从冯小刚1998年打出“贺岁片”的大旗拍出《甲方乙方》以来,从元旦到春节这个贺岁档期就成了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喜剧、正剧、搞笑、古 装、武打、言情,不管什么题材,先抢占这个档期再说。但一直以来,只要有冯小刚的片子,就是票房最高。这个情况直到去年才有所改观,周星驰凭借《功夫》分了一大杯羹,力压冯小刚的《天下无贼》。而今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冯导避开了贺岁档——就像有《英雄》那年没有冯小刚的片子一样——因为年底这个档期,陈凯歌的魔幻史诗大片《无极》,还有张艺谋回归文艺片的新作《千里走单骑》。而年底贺岁档的争斗,就变成了陈张这两位第五代导演的“同学德比”——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两位大导演首次在同一个档期碰头,因而注定,这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
陈凯歌也盯上了贺岁档
众所周知,冯小刚才是贺岁档的"一哥",即使是张艺谋凭借《英雄》创下票房神话之后都没有人否认这一点。首先,贺岁档这个概念由他首先提出,贺岁档也是由他精心培育起来的,而张艺谋的《英雄》是在没有冯小刚片子的情况下拿到票房第一的。再有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冯小刚从1998年就开始培育贺岁档期了,到了2002年,张艺谋才出手,在别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贺岁档如此炙手可热,可以大把捞钱,作为电影人没有不眼红的。内地四大导演,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姜文,除了姜文的个性使得他基本不屑于这种争斗之外,也就只剩下陈凯歌没有来分这杯羹了。陈凯歌何许人也?北京电影学院78级的才子,张艺谋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众人演中的"后门生",看到冯小刚这种野路子的导演能在贺岁档呼风唤雨,自己的老同学张艺谋也能在贺岁档独领风骚,一部片子的票房就压过自己所有片子的总和,心里会甘心吗?当然不会。在这种背景下,《无极》的出炉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如前文所说,陈凯歌一直在"抄袭"或者好听一点是"借鉴"张艺谋的创意。
借鉴之一:强阵容
《英雄》阵容之豪华,前无古人。张艺谋起用的演员、摄影、录音、美术、配乐、服装、化妆、道具,无一不是各自领域重的佼佼者。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陈道明、章子怡,甄子丹,都极具人气,拥有巨大的影迷群体,一旦结合,这个人群庞大得让人眩目。至于那些幕后的制作者,也都是具有极大吸引力,即使是偶尔看看电影的观众都知道,杜可风是王家卫的御用摄影、谭盾为《卧虎藏龙》配乐拿过奥斯卡,而程小东设计的动作早就伴随成龙等人的电影深入人心,还有一个服装服装-人物设计,和田惠美,似乎知道的人不多,可是一提她曾经在黑泽明手下工作过,又有多少人会顿作仰慕状?张艺谋的第二部武侠片《十面埋伏》仍然如此,沿用豪华的幕前幕后阵容。
看看,陈凯歌的这部《无极》,张艺谋用的演员都是国内的,最多是个"两岸三地"的明星阵容,陈凯歌就用了"中日韩国际纵队",刘烨,陈红代表中国内地,张柏芝,谢霆锋代表中国香港,张东健则代表韩国,真田广之代表日本,能够将中日韩三国市场一网打尽——至少在各地做宣传的时候都可以做到"本地化"吧。至于幕后阵容,比起《英雄》,《十面埋伏》来也不遑多让,服装是拿过奥斯卡的叶锦添设计的,摄影师鲍德熹也拿过奥斯卡,至于武术指导林迪安,那可是为《黑客帝国》,《蝙蝠侠》设计过动作的。至于对影片的气氛起着重要作用的配乐,陈凯歌当然不会马虎,请来了曾为《角斗士》、《珍珠港》、《碟中谍2》的德国人Kluse Badelt。
借鉴之二:大炒作
《英雄》的炒作,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导演张艺谋本身的名声,加上豪华的演员阵容,因而开拍之初,就有大量新闻出现,拍摄过程也时不时地爆出一点点料,如李连杰车祸之类,让观众持续保持对该片的关注。拍摄完成之后,安检搜身、包机仪式、版权拍卖、盛大首映等等,都使媒体对该片的报道如"黄河之水,连绵不绝",尽管有些不尽恰当,尽管有些过犹不及,然而也吸引了观众前所未有的关注。
到了《无极》,陈凯歌当然不会忘记张艺谋的这些招术,而且自视甚高的他当然也不会完全照搬,肯定会有所发展。比如,衍生产品,如《无极》游戏的发布——这是对《少林足球》,《功夫》的"借鉴",再比如书籍,首先是小说的改编权,要选合适的改编者,从众多在青少年中有影响力的写手中选,选来选去选了最有影响力的郭敬明,这个又是一个能够让媒体持续关注的过程,然后有着导演妻子,影片制片人以及演员三重身份的陈红要出书,《一望无极》,披露幕后故事,这也是一个新闻点。此外,在戛纳小城的海滩边一掷千金,推销《无极》,要办《无极》主题音乐会,直到最近的各地宣传,拿张柏芝谢霆锋的陈年往事出来说事,等等,真正做到保证媒体每周一个头条,让观众在视线所及范围之内,始终摆脱不了对《无极》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