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巨片《霍元甲》是功夫皇帝李连杰的心血之作,对于这部戏他要说的话真是太多太多了,连续几天的专访、群访、联访,李连杰是最滔滔不绝的一个,而且作为影片的主演和监制,他想要借助这部影片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关于“初衷”
2003年我才决定要拍《霍元甲》,因为当时我看到了一个报道,说中国有28万人在这一年自杀,我觉得这个数字对于我来讲蛮震撼的。我希望拍一部电影对年轻人说,做人一定要坚持有勇气地走到底,哪怕生命到最后了,你也要走下去,这么个理念,就是希望自己能表达对这件事的一个看法吧。
关于“真实”
对于真正的霍元甲,我们做了很多历史调查,请了很多专家教授进行分析。我拍的霍元甲主要有三点是真实的:一是历史年代,二是他创立精武会的精神,还有一个是他死的年龄。如果完全依照真正的历史,观众可能就不想看了。按写实来看,他并没有打俄国的大力士,只是接受了挑战,俄国人就吓跑了。后来有个英国人要挑战他,最后也没打成。看到这个我也很惊讶,传统印象里都是说他把俄国大力士打跑了。现在,我就是用我的人生,从小长大的心理历程和经历去尽可能理解霍元甲先生提出的精神,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关于“自传”
《霍元甲》几乎是我人生的传记。我用自己42年的感悟来拍《霍元甲》。我的人生观,包括我对解决问题的看法等都融合在这部电影中了,可以说这是讲述我一生的一部电影。
霍元甲先生走的时候是42岁,我现在也是42岁,我创作除了三个点以外,基本上都是我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我看到旁人的心理感受,就是在青春期那种执着,不考虑他人的状态,直到别人帮你,你才知道失去的感受原来是这么重要的,从这个低谷里再爬起来发现活着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包括你做生意,包括生活环境,你要理解别人。因为基本上是我的人生观,经历了这么多年,所以才写出了这种感受。
关于“收山”
我特别强调武术这个东西,因为这么多年在全球走来走去,大家对武术是什么,与动作电影、功夫电影、武侠电影弄成一类,好像同义词似的,我个人没有文化,但是我理解功夫还是个时间的概念,单纯的动作是没有武术的,因为警匪片追赶都可以叫做动作片,而武术是制止格斗的心理状态。
我拍了很多武术电影,基本上是“以暴制暴”,战术上中国人喜欢后发制人,忍无可忍,最后爆发。但是,西方的战术方法不一样,是先发制人,就是你将来可能对我有威胁的时候,我就先发制人。我觉得这是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两种不同战术,但是还是暴力的。我认为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还有很多方法,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很多的方法,如果在两个家庭之间产生矛盾,可以用心理战或者另外一种方法表示另外一种思维。赢得对方的身体,暴力可以,但是赢得对方的心,光靠暴力是不行的。
从人生的角度讲,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追求,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追求了,就是中国人的随遇而安,有了,就开开心心做好,没有,很正常,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春夏秋冬,我不可能老留住春天,没有春天的时候,用自然而然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关于“说教”
我觉得说教多,好多人还是没有听懂。我思考人生的时候是这么考虑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常常在理性的时候说我们需要什么?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友好的邻居或者友好的国家、地区,大家在这个地方和平相处,这是我们真的需要的,但是我们想要的并不是这样,我们想要的可能比需要的多很多,我们想要看到刺激、争口气、爽一把,我们想到的感官的刺激可能和我们需要的是相反的。
所以,很多朋友认为说教,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我也很感谢大家那种愿望,我在电影里有一个跟日本人的对话,表达的是我现在的心态,就是说任何一样东西摆在桌面上,比如说摆十种饮料在桌面上,20个人在屋里一定有人说我喜欢啤酒、我喜欢可乐、我喜欢茶,但是这些饮料一定不会我比你好,你比我好,你说茶好,茶可以帮助人身体健康,他说酒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全球有上百万、上千万的人,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信仰不同,一定会有不同的评价,我很认同,很了解彼此之间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