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别哭》海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影片《男孩别哭》(Boys Don't Cry)和《女魔头》(Monster)分别拍摄于1999年和2003年,它们有很多共同点:都是美国电影,都是美国电影中常用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方法拍摄的,都是关于女同性恋的故事,女演员都凭借女同性恋的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奥斯卡女演员颁给扮丑的女演员,几乎已经是惯例了。《羞愧体位》用不漂亮的女
演员拒绝了男性窥淫者,而《男孩别哭》和《女魔头》,则用反而用丑化演员的方法赢得了更多被看的机会。
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大众传媒已经反复的告诉我们,希拉里·斯旺克(Hilary Swank)和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都是绝色美女,大众传媒还已经预先对我们讲述了一个异装女孩被奸杀的故事,和一个女同性恋连环杀手的故事,当这两者相撞的时候,产生的奇异的效果。大多数观众都开始好奇,斯旺克束胸变成一个男孩到底会是什么样;身材婀娜的塞隆增肥之后绝对是一个奇观。
本身同性恋题材已经是噱头十足的色情奇观了,加上女演员的努力演出和媒体的大肆渲染,势必赢得观众的青睐。
作为这两部电影的女演员,相比其他角色,造型可以给他们更大的帮助。同时,角色的特殊性,也让她们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与那些内敛表演相比,实际上希拉里·斯旺克和查理兹·塞隆的表演难度要小,女明星争相用自己的丑陋来实现自己的“演技”,这其中的功利性不言而喻。
但是,另一种理解是,女明星的扮丑在一定程度上反抗了传统男性观众的审美。很明显的,电影所选的视角,都是对片中不幸的女主人公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男孩别哭》的片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影片中,约翰这个角色的设置也使得观众对其中的男性形象咬牙切齿;《女魔头》中,艾琳一次次的被男人伤害,她的犯罪最后也是在这种逼迫之下采取的行为,影片中对艾琳的解释与同情,最后甚至导致了现实事件中受害者家人的抗议。
不难看出,这是两部聪明的电影。把真实事件搬到银幕,对已经预先告诉大众的故事进行重演,在成就了女演员,满足了男性观众窥淫欲望的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灌输了女权思想。
借着这两部影片的好运,我们衷心地祝愿三部入围今年奥斯卡的同性恋题材影片能有好的收获。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