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娱乐专题搜索:
影音娱乐

资料:卡罗-庞帝合作名导德-西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6:01 网友来稿
资料:卡罗-庞帝合作名导德-西卡

德·西卡

  卡罗-庞帝曾经与名导德·西卡合作过影片《昨日、今日、明日》、《第二个月亮》、《情人们的老地方》、《烽火母女情》。

  维托里奥·德·西卡简介:

  “我的用意,就像我曾经说过的那样,是要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戏剧元素,从其他大部分人看来早已成为老生常谈的材料中发掘出神奇的因素。”说这句话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旗手维托里奥·德·西卡。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思潮之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代表人物,德·西卡通过一幅幅深刻丰满的写实画面揭露社会现实,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和走向起了深远的影响作用。

  维托里奥·德·西卡的辉煌的电影生涯横跨整整半个多世纪。在这漫长的五十多年里,他不仅作为导演执导了34部伟大的电影作品,而且还作为演员主演过150多部电影。在今天看来,德·西卡作为导演取得的成就无疑远远超过他作为演员所取得的成就。他已经是影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导演之一,获得了无数的国际奖项,这其中包括四次奥斯卡奖:在最佳外语片奖创立以前,他的《擦鞋童》和《偷自行车的人》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获得了奥斯卡的特别奖,而《昨天、今天和明天》和《悲惨的青春》则分别获得了1964年和1971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德·西卡于1902年出生于离罗马不远的索拉,并在那不勒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他的父亲恩贝托·德·西卡是一个对表演事业有着强烈兴趣的银行职员,他鼓励他相貌英俊的儿子去追求演艺生涯。于是16岁那年,德·西卡参演了电影《克莱门修事件》。二十年代初他暂停了他的表演生涯,进入当地的一家电影公司工作。这之后他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制作并和他的首任妻子吉幽蒂塔·丽桑一起合演电影。在这期间他为自己赢得了“意大利电影界最温柔的男子”的美誉,广受女性观众的喜爱。

  “二战”期间,德·西卡由表演转向了导演。他执导的最初四部电影是承袭当时意大利电影传统的产物。而他执导的第五部电影《孩子在看着我们》则是一部颇具洞察力的成熟之作,它深入地展示了成年人的荒唐行为对孩子们天真的头脑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这部电影还是德·西卡与编剧恺撒斯·柴伐蒂尼之间的合作的开始。他们的伟大合作产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擦鞋童》和《偷自行车的人》。由于缺乏资金,德·西卡在这两部电影中启用了当地群众和非职业演员参加演出。他采用实景拍摄和纪录片效果,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现实生活环境。这两部片子公映后马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因为它们不但揭露了造成意大利贫穷落后的社会原因,而且还标志着对电影传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变和超越。1948年,《擦鞋童》获得了奥斯卡的特别奖,奥斯卡组委会是这样评价的:“这部优秀的电影把我们带入了处于饱经战争创伤的国家中的悲惨生活,它向世界证明了创造精神可以取得对一切灾难的胜利。”事实上,正是这部电影推动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设立。两年后,德·西卡凭借着被后人认为是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的《偷自行车的人》,再次获得了奥斯卡的特别奖。

  德·西卡跟柴伐蒂尼接下来合作拍摄的是1950年出品的充满讽刺与幻想的《米兰奇迹》,这部电影以一种摇摆于乐观和失望之间的态度对工业社会的困窘现状做了讽喻。1952年出品的《恩贝托·迪》是一阙以老年和孤独为主题的悲伤、烦扰的影像诗,同时它也是德·西卡的最后一部“新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这以后德·西卡的导演事业进入了低谷,除了1956年的《屋顶》和1960年的《战地两女性》(索非亚·罗兰凭借着它获得了奥斯卡女主角的殊荣),他接下来的一系列创作明显缺乏灵感和内涵。尽管他在1964年回光返照式地创作出了《意大利式婚礼》和《昨天、今天和明天》,并凭借后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批评家和观众仍然一致得出结论:这位年迈的导演已经失去感动观众的能力了。

  为了解决他导演事业的经费问题,德·西卡在他的从影生涯中一直坚持表演。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他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表演上来,并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末,德·西卡眼看就要在平庸之中结束他的导演生涯了。但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时他又闪现出一线余辉来:1971年,他的《悲惨的青春》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1973年,他又拍摄出了讲述意大利的劳动妇女在男权社会中初尝自由滋味的《短暂假期》。

  在拍摄完最后一部作品《出航》之后,维托里奥·德·西卡于1974年与世长辞,时年72岁。

  大师必修作品

  献给老父亲的爱《恩贝托·迪》

  1952年,德·西卡和柴伐蒂尼联手制作了又一部经典“新现实主义”作品———《恩贝托·迪》。作为代表“新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影片之一,《恩贝托·迪》一如既往地关注以往电影所不曾关注的日常生活片断,阐释普通人所普遍具有的人性尊严。

  故事的主人公恩贝托·多美尼哥·费拉里是一个孤独的退休老人,只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弗莱特陪伴在他身边。公寓的厨房女佣玛利亚是他惟一的朋友。这个年轻可爱的女子每天都很早起床,静悄悄地点燃炉子,开始准备早餐。恩贝托总是要为他的小狗偷一盘食物,结果招来其他房客的议论。由于亏欠房租,恩贝托面临着被逐出公寓的困境。于是恩贝托不得不变卖他的财物来偿付欠款。他先是卖掉了他的链表、他心爱的书籍,直至最后卖掉了他所有的衣物和衣箱。

  影片的脉搏始终是紧张不安的,因为我们知道恩贝托的境遇是多么的绝望:一心巴结权贵的女房东一直想把恩贝托驱赶出去,这样她好把恩贝托的那间房间改建成一个接待厅;而恩贝托的可怜的退休金却远不足以支付他的房租和债务。

  和德·西卡的其他几部经典“新现实主义”作品如《擦鞋童》和《偷自行车的人》一样,《恩贝托·迪》讲述的是处于战后意大利的贫穷与不公之中的悲剧故事,充斥着失业、黑市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但恩贝托似乎是德·西卡塑造的所有社会底层角色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个。除了玛利亚和那只棕白相间小狗弗莱特,孤苦年迈的恩贝托无所依靠。在影片的最后几个场景中,恩贝托深深依赖于弗莱特这个唯一肯留在他身边陪伴他的生灵,给观众留下了一幅无限漆美的画卷,也点燃了整部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德·西卡的天才主要在于既能够赋予灰暗背景以生机、又能够激发非正式演员的灵气。在他的指导下,巴迪斯蒂这个大学教授把老恩贝托演绎得鲜明生动,让观众充满了的同情;而女裁缝卡茜丽欧的美丽善良也让观众喜爱不已。

  在德·西卡的整个导演生涯中,《恩贝托·迪》是他最为珍爱的一部电影,他把它奉献给了他的父亲恩贝托·德·西卡。尽管这部影片最初并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而且还招致了意大利政府当局的野蛮攻击,但它最终还是跻身于备受一般用于人的经典电影的行列。在今天,《恩贝托·迪》的银幕形象已经深深融入了全世界影迷的血液之中。

  “新现实主义”的顶峰《偷自行车的人》

  新现实主义是二战以后一批有良知的意大利电影人作为对法西斯时代逃避现实的情节剧的反应而兴起的一次电影运动。维托里奥·德·西卡导演的《偷自行车的人》是这次运动中最有名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的编剧恺撒斯·柴伐蒂尼是所谓客观真实风格的坚定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他长期致力于推动对社会问题进行现实主义的描述和探讨,强调电影要表现真实的日常生活而非虚构的故事或幻象。在看过鲁伊奇·巴托里尼的一部小说之后,柴伐蒂尼深受感动,并把它改编成了《偷自行车的人》的剧本。德·西卡的工作就是借助影像来赋予这个故事以客观真实性。在拍摄过程中,德·西卡继续起用业余演员饰演主角,并像罗西里尼在拍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时所做的那样,把摄影机抬到了战后意大利的街头上,以前人从未有过的方式捕捉现实生活的声音与景象。

  这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标志性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男人绝望地寻找他失窃的自行车的故事。安东尼奥是一个失业工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整个罗马城张贴电影海报的工作。对他来说,自行车是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但是在安东尼奥开始这份工作的第一天,他的自行车就被偷了,虽然他奋起追赶偷车贼,但却没有能够追上。于是他跟他的儿子布鲁诺一起四处寻找那个小偷以及他所珍爱的自行车。

  《偷自行车的人》凭借它对现实的关注获得了全世界影迷,乃至奥斯卡组委会的肯定。然而尽管它是通过现场取景、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和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描述日常生活的真实片断的,它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事实上它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专业的制作手段。两个主演虽然是业余的,但他们的表演并非随心所欲,而是精雕细琢的结果。当父子二人彷徨地穿越阴沉昏暗的城市时,深情哀伤的音乐和如诗的影像造成了难以抹去的疏离感和绝望感。结构缜密的剧情中,呈现出高于一切的苦痛,但又不乏出人意料的幽默、讽刺,甚至神秘。安东尼奥对自行车的寻找过程,其实也是他不断寻求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高贵和尊严的过程。同时,这部影片也是德·西卡和恺撒斯·柴伐蒂尼对贫困儿童的生活状况所做的又一次关注,一如他们在《擦鞋童》和《米兰奇迹》中所做的那样。在影片的结尾,安东尼奥和布鲁诺流着泪走开并消失在人群之中,这一失落的场景使这个关于“平凡小人物”的故事具有了古希腊悲剧才有的感染力和普遍性。

  《偷自行车的人》既经过精心严密的组织架构,又基于纯粹的客观现实,实现了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双重效果于一身的艺术理想。而影片中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微妙关系无疑是这一艺术理想的最佳体现。我们看到,安东尼奥在变故中行为变得如同小孩一般,而布鲁诺跟父亲相比则更像一个男人———这既是出于影片前后关系的必然发展,又是真实可信的外界环境所致。看完影片,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否孩子们对当下现实的把握要优于成年人?随着最后父子俩消失在人群之中,一种来自日常生活的不确定性油然而生。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命运是否会有所改善,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有一种重要的东西正在他们之间生发出来。

  引领意大利电影走向世界《擦鞋童》

  罗马城里,两个小男孩以在街边给路人擦皮鞋为生。他们每天辛苦工作,却只能挣得为数不多的几个里拉。他们生活在贫穷和肮脏之中,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骑上美丽的大马,过上美好的生活。他们千辛万苦积攒起了50000里拉,打算用它们去购买一匹骏马。眼看他们的梦想就要实现的时候,其中一个男孩的哥哥却把他们引上了歧路:他们向一个算命人出售走私的美国毛毯,结果交易没有做成,小男孩们却被抓进了少管所……

  《擦鞋童》是“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一座里程碑,它的许多创新之处都引起了当时的批评家们的一致欢呼。实地外景拍摄、启用群众演员、纪录片摄影风格的运用……这些出自经济考虑的革新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上的选择。写实带来的效果是强有力的,特别是在两个小男孩被抓进少管所之后,观众真切直观地目睹了监狱内犯人之间的欺压与屈服以及监狱看守的现实生活。德·西卡自己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引导群众演员做出完美的近乎专业的表演。那两个小男孩面对冷酷无情时所表现出来的柔弱和敏感既出自于他们自己对所演角色的熟悉与理解,又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擦鞋童》作为“新现实主义”电影潮流的引发作品之一,它所掀起的轰动效应是世界性的。它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非英语影片,征服了世界上所有还未被战争泯灭了同情心的观众。

  作品年表

  1939 "Rose Scarlatte" ("Red Roses")

  1940 "Maddelena, Zero in Condotta" ("Maddelena, Zero For Conduct")

  1941 "Un Garibaldino al Convento" ("A Garibaldian in the Convent")

  1942 "I Bambini ci Guardano" ("The Children Are Watching Us")《孩子在看着我们》

  1946 "Sciuscia" ("Shoeshine") -- Special Academy Award《擦鞋童》"La Porta del Cielo" ("Gate of Heaven")《心与魂》

  1948 "Ladri di Biciclette" ("The Bicycle Thief") -- Special Academy Award《偷自行车的人》

  1951 "Miracolo a Milano" ("Miracle in Milan")《米兰奇迹》,一译《慈航普渡》

  1952 "Umberto D"《恩贝托·迪》,又译《风烛泪》

  1953 "Stazioni Termini" ("Indiscretion of an American Wife")《终站》

  1954 "L'Oro di Napoli" ("The Gold of Naples")《那不勒斯的黄金》

  1956 "Il Tetto" ("The Roof")《屋顶》

  1960 "Anna di Brooklyn" ("Anna of Brooklyn")《布鲁克林的安娜》

  1961 "Il Giudizio Universale" ("The Last Judgement")《最后的审判》"La Ciociara" ("Two Women")《烽火母女泪》

  1962 "Boccaccio '70" (segment "La Riffa")《三艳嬉春》,又译《薄伽丘》

  1963 "I Sequestrati di Altona" ("The Condemned of Altona")

  "Il Boom"

  1964 "Matrimonio All'Italiana" ("Marriage Italian Style")

  "Ieri, Oggi, Domani"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 Special Academy Award《昨天、今天和明天》

  1966 "Le Streghe" ("The Witches")

  "Un Monde Nouveau" ("A New World")

  "Caccia alla Volpe" ("After the Fox")

  1967 "Sette Volte Donna" ("Woman Times Seven")

  1969 "Amanti" ("A Place for Lovers")

  1970 "I Girasoli" ("Sunflower")《向日葵》,又译《第二个月亮》"The Garden of the Finzi-Continis"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Nominated for Best Adapted Screenplay.《故国梦》"Le Coppie" ("The Couples")

  1972 "Lo Chiameremo Andrea" ("We'll Call Him Andrew")

  1973 "Una Breve Vacanza" ("A Brief Vacation")《短暂假期》

  1974 "Il Viaggio" ("The Voyage")《出航》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