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元解析“吸毒门”前因后果:我很懦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17:32  南都周刊
张元解析“吸毒门”前因后果:我很懦弱(组图)

张元

张元解析“吸毒门”前因后果:我很懦弱(组图)

张元解析“吸毒门”前因后果

张元解析“吸毒门”前因后果:我很懦弱(组图)

张元勒戒结束后来到广州,有时间就打乒乓球,运动让他的状态恢复得很快。

  2008年1月29日,当上千万人因为五十年不遇的恶劣风雪被困在春节团圆的返乡路上时,张元(张元解析“吸毒门”前因后果:我很懦弱(组图) blog)远离家乡僻处于广州某草堂,困拘他的是出生后从未遭遇的严寒逆境——20天前,他因吸毒被逮捕在电视节目曝光后引起各方强烈反响,10天前他在拘留后释放的第二日就来此隐居,“只要我手机一开就有国内国外媒体的短信、电话进来,我自己是不敢看,也从没认真看,我不知道到底怎么面对这个东西。”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一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到被媒体曝光的“吸毒明星”,张元有的竟是一种解脱感:“我自己也很痛心,因为你毕竟是所谓公众人物,过去还扮演所谓的成功形象,但这又是特别好的事,这么多年来我可以说是一个两面人,如今我希望自己彻底透明。”对于张元,所有的真实从那一天那一刻公安人员进门开始;对于大众,张元内心的真实从那一天那一刻草堂的门被敲响开始。

  编辑/许伟淳 采写 本报记者 陈炯 摄影 本报记者 邵欣

  “我不是一个真正的瘾君子!只是偶尔为之!我还是一个有健康身体的人!”

  这些认出我、但没有使我感到窘迫的人们,让我很感动。可以说是这些人的宽容让我今天还能够自然地生活。

  我想找一个精神的出口,结果就是自己去用一些,原本是想让心里的悲伤减少,但越用反而感觉更差,可以说我用这些药物没有一次不令我更加沮丧的……

  我只是断断续续地吸,没有彻底把这个东西当成精神食粮,没有当饭吃。

  我没有超量使用的,不是说长期的。只要我平平静静生活就不需要,我是一个男人,我是一个健康的人,到今天我能够面对这个东西!!

  朋友们一直陪在我身边,每天平静地生活。我觉得像友情、爱情、亲情的基石,都让我一定要做一个坚强的人,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的支柱。

  ——张元

  张元解析“吸毒门”前因后果

  从小身体不好,接触精神药物

  20天前——拘留所里精神抖擞

  12:30 AM 伴随“请进请进”的欢迎声,草堂门打开,顶着一头卷发的张元面带笑容出现,身形与一年多前在某次发布会上见到的同样高大,看上去精神不错。屋外飘着湿冷的雨,他身上只穿一件短T恤,坐下没多久就开始额头冒汗,于是不停地从纸巾筒里抽纸擦汗——你很怕热么?“不是,很久没有见陌生人了,见到你们我紧张。你别严肃,一严肃我更紧张。”

  其实这一段时间张元最常见到的就是陌生人。1月9日凌晨警察破门而入,检查出冰毒和氯胺酮尿检呈阳性后,张元被带到拘留所,第二天他就从报纸上看到了对整件事情的报道,广为流传的被捕视频他后来也在网上看到:“我听说甚至为了保护我的形象,电视台剪去了我头发凌乱的部分,但我从来就是一头乱发,我里面还说了一句话‘没有任何、不要这样’被写成对联,我个人的不良行为,用这种可怕的方式变成了可怕的社会事件,甚至让一些人感觉很搞笑。”

  在拘留所时,和张元关在一起的是形形色色的人,有小车车本开大车的、小车车本开摩托的,还有卖盗版DVD的,贩卖精神产品的和制造精神产品的在此相聚,“人不都是普通人么?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什么职业,违反了规定就要受到处罚。”在拘留所的十天张元过得算很健康,放风的时候还在里面精神抖擞地跑步,旁边的警察开玩笑地说:“看来张元用的东西还不够纯,那么有精神。”“我不是一个真正的瘾君子!只是偶尔为之!我还是一个有健康身体的人!”

  与此同时张元身边的人则为张元担忧痛心:公司里做清洁的阿姨,一听说这个事当场就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一个最早一起共事的人听说后也哭了;事情发生后几个北京的记者正好在广州,看到报纸上的报道把张元的照片、资料甚至小孩照片都登了出来,“看了一下就受不了了。”

  从拘留所出来后第二天,张元南下到广州调整,“朋友跟我说你一定要换双鞋,好开始新生活。我们就去商场买鞋,发现周围的人其实已经认出了我,但他们不说;后来我们又去饭店吃东西,旁边吃饭的人也认了出来,但看你的目光都是同情的,似乎我是一个受害者。这些认出我、但没有使我感到窘迫的人们,让我很感动。”在广州宽松的环境里,张元隐居草堂,每天打乒乓球、看电视、看书,早起早睡的规律生活。

  33年前——12岁接触精神药物

  01:00 PM 几个穿着古装的服务员进来,手里拎着古色古香的食盒,里面是当地有特色的菜肴,张元招呼坐下吃,自己却捧着腮帮子不动筷子。原来在出事之前一个星期他开始长智齿,智齿横着顶前面的牙,疼得晚上睡不着觉,“医生说太奇怪了,人家的智齿都十几、二十岁开始长,你怎么现在开始?看来我什么都比别人晚,连智慧也晚。”

  张元的心智显然比智齿来得早很多,这份早于同龄人的敏感成为影响他日后心理软弱、依赖药物的主要原因。满族正蓝旗的张元,父母都是南方支援苏北的干部,一两岁起张元就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先是住在舅舅那里,后来和奶奶伯伯生活在一起,六七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而且从小身体就不好,得了肾炎和气喘,加上一直没有和父母生活,心思比较细腻敏感,“最后喜欢上艺术也是因为身体有病,经常上不了学,就在家里画画”。

  谈及张元最早的一次和精神类药物接触,竟然可以推及到十一二岁时,“有一次生病,要吃氨茶碱和‘强的松’,结果那天我就把这个药给吃多了,气憋得喘不过来,浑身冒汗,把我爸爸急得在身边来回乱转,然后忽然之间整个病就好了,气都完全顺了……这次经历和我后来接触药物很有关系,因为我当时吃的药实际就是左旋安非他命的一种。”

  “以后,当自己在感情、内心不是那么高兴时,我吃过百忧解。到最后发展为用这些被中国定义为新型毒品的东西。”对外界关于吸毒是为了“寻找灵感”的说法,电影《绿茶》《我爱你》里的主人公“小菊”名字都来源于毒品的猜测,张元说“这实在太有想象力了。”“我没有为了找灵感来用药物。主要是我比较懒惰,性格也比较慢,最重要的是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嗜睡,我原来有一个毛病,一上车就睡觉,甚至坐在监视器前,演员正在表演,表演到后一段的时候我竟然也能睡着。你了解冰毒这个东西么?它就是不让你睡觉的,会让你很有精神,所以我有些时候就是用这个东西让自己不睡觉。”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