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在容结缘徐克老片 情感共鸣才是真正的合作(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16:00 北京晚报
![]() ![]() 韩国导演郭在容 记者:怎么想到在中国重拍《上海之夜》? 郭在容:我早年看到这个电影时就很喜欢,徐克导演同意翻拍。本来想在韩国拍摄,但现在韩国电影工业不景气。徐克开始并不很关心,但听说我要移到中国拍,立刻表示很欢迎。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比韩国更广阔,另外韩国电影市场近年萎缩严重,需要扩大海外市场。 记者:上海,在不同导演的执掌下被呈现了多种风情,迷离的、浪漫的、现实的……您赋予它什么格调? 郭在容:我去上海看了很多次景,已经有了计划。我觉得上海是一个时尚、繁华、现代得出人意料的城市。在这个背景下,还原到几十年前,它依然是一个时髦的城市,我希望挖掘出它明朗的一面,而不是像《花样年华( 记者:《上海之夜》当年的演员是张艾嘉(听歌)、叶倩文(听歌)、钟镇涛(听歌),这次重拍,演员有计划吗? 郭在容:因为是和中国合作,会以中国演员为主,搭配一些韩国演员,具体人选还没有计划。最快要明年才能开机。 记者:韩国电影市场的商业片和文艺片是否划分明显?年轻导演的商业意识如何? 郭在容:韩国电影也分商业片和文艺片。就我来说,不管是什么影片,我都非常注重票房。现在韩国有一种趋势,制片公司更青睐新的导演,他们总是愿意把资金用给年轻导演拍摄,老导演反而很难获得投资。有时我们开玩笑,说导演好像是一次性的。 记者:这好像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张艺谋、冯小刚这些导演的名牌效应很强。 郭在容:这和韩国电影公司不注意宣传导演有关。在韩国,演员和故事对观众的号召力更大,他们很少会思考一部成功的电影和导演的关系。导演在成为有分量级之前已经出了新导演。我觉得中国观众看电影的感觉非常纯粹,而韩国观众更注重电影之外的一些因素,别人觉得好,我也觉得好。 记者:您刚才提到韩国电影萎缩严重,目前情况怎样? 郭在容:韩国电影业正处在萎缩中。我之前一年在日本拍电影,回韩国后发现,一年来韩国电影的总片数减少了一半,投资也减少了将近一半。以前韩国电影火的时候,从IT业或其他公司获得的投资很大,而现在投资则很少,每年上映影片只有120部到140部。从2006年开始,韩国电影连续两年的下滑趋势依然在继续。此外,网络观看及盗版同样也对韩国电影产业有沉重打击。本报记者王雯淼 文图J208 郭在容简介 1959年出生,毕业于韩国重点学府庆熙大学物理系。受家庭影响,从小爱好电影,上学期间曾获“青少年电影节”优秀奖,1986年大学毕业后便以《明日未知》副导演的身份正式进入电影界。2001年拍摄的《我的野蛮女友》在韩国创下500万人次的观看纪录,并成为第一部被好莱坞买下重拍权的韩国电影。本月初,郭在容在日本拍摄的新片《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上映,位列日本票房榜第三。而他为徐克编写的剧本《女人不坏》也将在下半年与国内观众见面。 郭在容印象 从外表看,黝黑的皮肤、敦厚的表情、不太讲究的衣着和碎短发,无法察觉一点个性和浪漫,让人很难把他和青春爱情片大师的名头联系在一起。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