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映进入第二周的港产片《内衣少女》,其周日票房只有36万港元,比上一个周日的80万下滑了55%,而以目前累积的674万港元的票房成绩来看,可以最终达到800万港元,但与之前所期待的突破一千万港元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导演陈庆嘉曾在电台访问中表示本片的制作成本将近1000万港元,而女主角邓丽欣(听歌 blog)也表示如果票房超过1000万港元将搞庆功宴。(而其甚至在上映后被观众投诉,影片中邓丽欣只有一个穿着内衣但仅露背的镜头,与影片的名字有所不符,呵呵。)
而最近香港电影编剧兼导演林奕华在《南方都市报》的专栏中也曾谈到中产阶级“不爱港片”的问题,“香港的中产阶级会有哪些欲望?基本上每本八卦周刊都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吃喝玩乐当然不可少,但他们真正追求的,其实是‘精神食粮’——绯闻、丑闻、上位、出局,一切与身份地位有关的图文,都能让他们插一把嘴,或是羡慕,或是妒忌;时而嘲弄,时而讽谑,总之是又拜又踩。随着眼球转动心里也停不下来,每翻一版,情绪随着急剧变化;每掀一页,个人欠缺和不足又被多一次提醒。理论上是给自己增添压力和焦虑,但中产阶级之所以甘之如饴,是因为早已习惯‘不轻言理想,但喜欢做梦;有条件消费,没能力创造’的生活形态。港产片一日不能拍得比八卦周刊更吸引,或除非做到一样的耸动、重口味、有话题性,香港电影工作者恐怕还是要将市场拱手让给大众媒体”。最近上映的这部《内衣少女》,或许可以成为林奕华所说的这个问题的一个注脚。
在《内衣少女》上映之前,叶念琛已经凭借《独家试爱》、《十分·爱》及《我的最爱》三部曲让邓丽欣上位,其成功的因素自然也包括了男女主角方力申(听歌 blog)与邓丽欣之间的绯闻、影片中所表达的当代很时尚化很潮流化的爱与性的观念,吸引了不少的观众(自然也包括中产阶级)的喜欢。《内衣少女》在上映之前的凭借此前陈庆嘉的《绝世好Bra()》、影片名字的“内衣”与“少女”,以及那张几个青春美少女穿着内衣横卧着的海报,吸引了一定的眼球,而午夜场的火热情况也应当说明了观众对本片的期待;但是,《内衣少女》的票房成绩却得到大幅度的下滑及难以超越1000万港元呢?这大概也与林奕华所说的香港的中产阶级的欲望有一定的关系。
原本很多观众是抱着进入影院看穿着“内衣”的“少女”的心态进去的,甚至是期待着看邓丽欣的穿内衣的镜头(这就像此前阿娇被一再的塑造为很傻很天真的纯真少女而艳照事件引起一片哗然,而邓丽欣在之前的作品里也是以很傻很天真式的纯真少女形象为主),可惜本片不过是将这些作为一种宣传的噱头,两者之间的落差让不少观众感到不满(于是也有观众对此进行投诉),更不能谈得上满足中产阶级的观影欲望。而在城市的观影群里,年轻的学生是观众的主体,他们对本片的“欲望落差”使得票房难以有进一步的作为,观影群的另一个主体,也即中产阶级,则更加宁愿是去选择观看像《欲望都市》之类的现代成熟都市女子的情爱戏,毕竟那里有着他们所追求或向往的,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原本他们对于《内衣少女》有着一种欲望的“投射”的期待,可惜电影本身让他们的这种欲望落空了……
《内衣少女》反映出的问题之一是,不少港片想要有所突破而满足更多人的“欲望”,但却常常止于宣传的噱头。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