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电影一周(8.18-8.24):档期的博弈(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17:07  新浪娱乐

  影人影事:

  1.《梅兰芳》再起申奥风云

  8月19日,据《明报》报道,香港影业协会理事长洪祖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有意推荐电影《梅兰芳》代表香港报名2009年的奥斯卡(香港电影一周(8.18-8.24):档期的博弈(2))外语片奖,“《梅艳芳(听歌)》符合代表香港出赛的条件,演员方面有黎明(听歌)等港星,出品人名单中也有香港的英皇集团,很符合基本条件……不过《梅兰芳》即使能代表香港出赛,面对各国的竞争对手,奥斯卡之路并不容易”,洪祖星也表示,影片很适合近年奥斯卡外语片的评选标准,因为拥有很强的导演及明星阵容,又偏向于艺术及缕获好评的传记片,更何况主角人物梅兰芳的戏曲成就很高……《梅兰芳》目前预计在今年12月12日上映,而现在还处于后期制作当中,随后也有消息指出,《梅兰芳》暂时不考虑参加明年的奥斯卡。

  很多人,包括笔者,看到《梅兰芳》要参加申奥的第一反应,则是想起他数年前的那部无极(香港电影一周(8.18-8.24):档期的博弈(2))(blog),而不是曾经代表香港申奥的《霸王别姬》。当年《霸王别姬》虽然在戛纳电影节获得大奖,但在内地的上映是几经波折的,后来在香港上映并代表香港申奥。如今,香港影业协会理事长洪祖星表示香港有意推荐《梅兰芳》代表香港申奥,这大概说明在他们的眼里,《梅兰芳》是可以代表香港电影的(《梅兰芳》并不符合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香港电影”的要求),而这符合的条件是出品公司是香港的公司,加上演员有黎明跟阿娇(香港电影一周(8.18-8.24):档期的博弈(2) blog),那么,是不是《梅兰芳》、《回家的路》、《荒村客栈》等内地主创的影片都可以说是香港电影呢?毕竟,香港影业协会,是一个比较官方性的协会。这也难怪,在创刊号上以大量篇幅讨论“什么是香港电影”的《香港电影》杂志,仅是从第三期开始,就将《梅兰芳》、《回家的路》、《硬汉》等作品都归入于香港电影里。

  其实,在合拍片越来越成为主流、且纯港产片在数量上越来越少影响力方面也减弱的这个时代,直接以华语片命名,可能会更加好一些。毕竟,纯港片的处境越来越困难,而香港电影融入内地电影中也已经是势不可挡的潮流。

  另外,文隽在20日的《南方都市报》专栏中对《梅兰芳》申奥一事也做出他的看法,“当然我们对陈凯歌的《梅兰芳》确有企盼,并希望他能拍出当年《霸王别姬》的水平。《霸王别姬》拿下戛纳的金棕榈大奖,再拿下翌年的奥斯卡外语片,可完全没有事先张扬!”不过,《梅兰芳》是否可以达到《霸王别姬》的水准还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文隽所说的《霸王别姬》获得翌年奥斯卡外语片,则是瞎吹。

  2.香港电影的“第三条道路”

  近日,香港电影发展局举办了一个“香港电影新世代”的推广活动,主要是在于探讨如何的重整香港电影的东南亚——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市场,而电影市场观察者郭缱澂则在《明报》中探讨港台电影联手的问题,“香港电影人常怨内地审批过严,要求政府代为争取开放市场,为何不组团先争取一个没有审批的临近市场——台湾……港、台两地娱乐产品未来最大市场还是大陆,但碍于内容审批,进度受阻,两地共通点是有创作自由,先联手做好市场,是有可为的”。台湾市场,在这两次的探讨里,似乎都成为了香港电影在香港本土市场、内地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其实,台湾市场曾经是香港电影的最重要的外埠市场之一。台湾学者卢非易在《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一书中谈到香港电影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进入台湾市场的飙升状态,“长期以来,港片供应量以较大幅度向上爬升。也就是从一九五五年的大约一百七十部,到一九九四年的大约一百九十五部,其成长的幅度大于台产片衰退的幅度”,而钟宝贤在《香港百年光影》中也以较大篇幅谈到了香港电影与台湾市场的关系,“80年代后期,港产片发行到台湾市场,票房屡次压倒台湾本地电影。台湾地区每年的十大华语卖座电影中,十有八九为港产片,占台湾每年总票房的80%以上,引发台湾各发行商展开了一场港产片放映权争夺战,港产片的卖埠价随之飙升”。为了稳定港产片的供应台湾市场,台湾片商也不断的将资金投入于港产片的制作中,包括联合制片或者购买片花等方式,这也成为香港电影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繁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香港电影业里不但明星的片酬被抬高、卖埠版权费也不断的提高,跟风性的粗制烂拍作品也增多,甚至不少作品都无法如期完成,而台湾电影市场的发展并不能跟的上这些非理性的增长,促使台湾片商也联合抵制港产片,再加上日本电影及好莱坞电影在这个时期已经大面积的进入台湾市场而对港产片形成了一定的挤压,港产片越来越失去了台湾市场……

  如今,台湾电影市场基本上是好莱坞大片的天下(一般每年的电影票房中,好莱坞电影占了百分之八九十),华语片的生存空间比较小,但毕竟台湾的电影审批制度比较的开放、港台电影之间的因缘关系比较深且都是处于华语文化圈之中,港台倒是可以在这个内地审查制度还不明朗的阶段联手开拓市场。而台湾市场,预示着港片的第三条道路。

  3.《大搜查》香港延至10月9日上映

  原计划在九月份中秋档(9月11日)或者国庆档上映的新片《大搜查》,近日传出消息,香港市场将延至10月9日上映。至于在内地的上映时间(9月11日),是否也随着香港档期而延期,还没有消息。

  早前已经传出《大搜查》延至9月25日上映的消息,据说部分原因是假如在9月11日上映,那么,内地市场将会遭遇有李连杰(香港电影一周(8.18-8.24):档期的博弈(2) blog)黄秋生(听歌)杨紫琼梁洛施(听歌)等华人参与的好莱坞科幻动作大片木乃伊(香港电影一周(8.18-8.24):档期的博弈(2))3》,票房前景面临着强烈的冲击,而试图延期上映减少风险。开始时有消息说将延至9月25日上映,与陈木胜的《保持通话》、陈嘉上《画皮》一起竞争国庆档,但这样的三者相争让前景也并不乐观(去年国庆档的内地市场收入还不能进入年度前十名的周票房收入排行榜),如今则确定为10月9日在香港上映。

  不过,10月9日在香港上映,其票房前景也并不是很乐观,因为这周本身就是票房冷清期,更何况,马楚成导演的《剑蝶》(blog)也暂定于10月9日上映。至于内地市场,如果《大搜查》在9月11日上映将会面临《木乃伊3》的冲击,如果推迟到10月9日上映则可能会迎战《蝙蝠侠6》,而显得有些左右为难。

  而在《大搜查》的游离不定的上映时间的背后,呈现出的问题或许更加值得思考,那就是,今年下半年的港片或者跟不上市场的档期需要,或者是扎堆在一个看似比较热的时间上映——如《保持通话》、《画皮》都是9月25日上映,《大搜查》与《剑蝶》在10月9日上映,韦家辉的《思念》据说将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上映——碰到的是徐克导演的《女人不坏》,而刘伟强(blog)《星梦奇缘》叶伟信的《叶问传》将在12月中下旬的圣诞档上映,如此的票房竞争在港产片逐年低迷的时刻无形中加剧了港片的低迷步伐。而影评人汤帧兆在《不变应万变,男女大挪移——2004年港产片的开局面貌》中就已经谈到,“今时的港产片上映策略,早已演变成互相回避的方法,而不再如过去般作正面抗衡的决战式心态。简言之,观众如果留心观察,应会发觉现在的港产片,往往会利用时间差来区分上片的承接力,其实顶多以一星期看一出港产片为极限,所以要谋求生路,正如人肉天枰的隐喻,要互相为对方留一条后路,大家才可以苟延残存下去,盲目的恶性竞争只会加剧了彼此的崩溃”。不知汤帧兆看到今年下半年的香港电影的上映情况,会有何感想。

  另外,刘国昌导演的新片《弹·道》(原名《江湖情》),原本定于八月份在香港上映,但推迟到大概11月份上映;而邱礼涛导演的新片《同门》,原本也暂定于本月上映,现在也推迟上映时间。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香港电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