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周刊:刘晓庆(blog)也提到,《芙蓉镇》里表现李国香和王秋赦那段“奸情”有点脸谱化。她说,那也是爱,只不过相爱的两个人不那么善。一想到这个我就想笑:好人相爱了,跳着华尔兹扫街;坏人相爱了,幽会完掉在牛粪上。
李子云:但你问谢晋的作品我最喜欢哪部,恐怕还是这部《芙蓉镇》,它还是写了人的命运和人性的。我一贯说好话比较少,但平心而论,在那个年代,能拍出《舞台姐妹》这样的电影,真是挺了不起的。
人物周刊: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早期的片子您看吗?
李子云:你说哪部?
人物周刊:比方说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
李子云:《一个和八个》我喜欢。
人物周刊:改革开放后有点追求的导演都奔人性去了,可能被历史的沉重拖得累了。
李子云:有些电影,回过头去看,没那么了不起、没那么严重吧,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看起来真没那么激动,有时都搞不清楚;就像有些电影拿到国外,人家看不懂。
艺术应该平衡地处理人和历史背景的关系,人性离不开特定的背景,但不能只让人去表现历史背景。反过来,完全把背景抽离的人性也不成立,抽象的人性是没有根的。第五代导演现在的作品就有点空了,流于表面。谢晋的作品,可以说是有点笨笨的,但它结实。
第五代也好,第六代也好,他们尊敬谢导,感激谢导,尤其功成名就的同行晚辈,他们不好说什么,但心里是明白的。就像姜文,每次跟长辈在一起,他很周到,谦恭有礼,谁稍微受点冷落都能感觉到,聪明地调和,但一看他就是心里明白的。一个再出色的人,也只能从他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经历来看。谢晋的电影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你看好莱坞历史上,一个时代就是一个时代,一部好电影在它那个时代就是不朽的。谢晋的电影停留在了80年代,他走不前了。
李子云
1930年生于北京。1949年起先后在华东局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1950年起担任夏衍秘书,并开始写评论文章,自述“历次运动中不断批判别人,自己也不断遭批判”。1977年进《上海文学》编辑部,曾任副主编。著有《我经历的那些人和事》等。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