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葆玖称张国荣女里女气 嫌阿娇形象不好(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16:03  南方人物周刊

  人物周刊:他和程砚秋先生之间,擂台打得很凶?而且有人说论手腕,梅兰芳比不过程砚秋?

  梅葆玖:程先生也是他的学生,我父亲不愿和他打擂台。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在上海碰上了,没法子,尽量想避开。何必呢?师傅和学生打擂台,没必要。

  程先生还是很爱我父亲的艺术的,但他的条件不行,嗓子不行,他也没用什么手腕。四大流派各有各的戏。谁卖票卖得多,谁就成星了。那时候也没什么媒体,没什么炒作,什么忽悠都没有。我父亲不善于跟人斗心计。我看他唱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策划过什么事情,来把自己的戏捧上去。

  我父亲和程先生、周信芳、马连良一起赴朝演出,程先生不是一直搀着他嘛,满头大汗的。他们住在同一个房间时还有说有笑的。这在现在的梨园行就少见了,现在的人都很现实。

  中正平和

  人物周刊:有一种说法,说您父亲南迁的原因是要避开孟小冬?

  梅葆玖:那倒不是。南迁还是跟整个时局有关。你看抗战后,他又跑到香港去了,我妈带着我们香港上海来来回回好几趟。结果香港也沦陷了,这样他也没办法了,又回上海了。他还是愿意唱戏吧,就是整个大形势不许。

  人物周刊:解放后,很多名角对“戏改”持否定态度,包括梅先生也提出了“移步不换形”,后来遭到一定的打击,他在家中没有一点牢骚么?

  梅葆玖 :没见他发什么牢骚。“移步不换形”还是对的嘛。创新,利用舞台条件,把戏弄得更亮丽更好,这是移步,但魂还是

京剧

  他是能不说就不说,采用淡化的方式。这是一个挺聪明的做法:我也不得罪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争个半天,不都是瞎争嘛。

  我父亲不爱争,他就四个字——中正平和。他不像尚先生,很激烈;也不像程先生,很要强。

  人物周刊:您父亲解放后银行存了50万工资不花,拿过去的银元兑钱来用,为什么?

  梅葆玖:钱这个事,我还真是不清楚。我们小辈从不管家里面经济上的事,我母亲当家,也从来不跟我们念叨柴米油盐这些事,她那个人很大度的。

  我父亲后来也还到全国各地演出嘛,还是有点收入的。在家,里汗衫破了一个个小洞,他也穿着,说天热了,穿破的更凉快。当然场面上要穿好的。

  人物周刊:据说因为鲁迅当年给了他很负面的评价,所以解放后,任何纪念鲁迅的活动他都不参加?

  梅葆玖:具体怎么着我也不知道。我父亲从不提这事。他这人你不知道,他不爱提,尤其跟我们小辈。他什么事心里知道就完了,完全不提是一个很高明的办法,省了好多是非。再说鲁迅的话,也是见仁见智,各人有各人的说法,也不能拦着人说话对不对?鲁迅就是那么个人,他对谁都骂过。他要活到今天,我看也挺够呛。

  人物周刊:您父亲是不是请人算过命?说他生前要当领袖,死后要睡皇帝的棺木?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