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08中国电影“黑皮书” 历数六种“怪”现象(2)

08中国电影“黑皮书”历数六种“怪”现象(2)

《筑梦2008》国产大片今年集体失声,这部低成本纪录片代表中国大陆“申奥”

08中国电影“黑皮书”历数六种“怪”现象(2)

《叶问》《功夫熊猫》再掀功夫热,但像《叶问》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好片很少

08中国电影“黑皮书”历数六种“怪”现象(2)

《梅兰芳》今年贺岁档出现好几波更改上映日期的“骚动”,《梅兰芳》是“搅事者”之一

  怪现象之四:拙劣跟风,乱学“乱炖”中国功夫

  今年的国产影片焦点之一是中国功夫,先有洪金宝领衔的《武术之少年行》张卫健(听歌)主演的《夺标》、动画片《真功夫之奥运在我家》等,再有贺岁档里甄子丹(08中国电影“黑皮书”历数六种“怪”现象(2) blog)《叶问》吴京《狼牙》。这些电影都是《功夫熊猫》在海内外市场一炮走红以后才匆匆上马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烙印的功夫片,却落得跟风好莱坞,实在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其实国内电影人跟风好莱坞大拍功夫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1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在海内外票房大卖以后,中国内地的导演纷纷投拍功夫片,而且还都是古装功夫片--张艺谋先后拍了《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拍了《无极》(blog),陈平拍了《天地英雄》。中国观众便只得一年年看严重同质化的所谓功夫大片。这类电影拍了五六年,票房是不错,可是奖项总也看不到。

  今年《功夫熊猫》海内外大卖,国内的一些电影人又按捺不住了,一些项目匆匆上马,想借《功夫熊猫》的余威赚取票房。可惜的是,这次的功夫风潮并没有学到《功夫熊猫》推陈出新、匠心独运的构思和制作,依然是一次拙劣的跟风。《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特别是武术文化了解得非常透彻,一些道理深入浅出地融合在细节中;而在跟风的功夫片中,除了《叶问》口碑不错,大多数影片只是普通的情节,连精彩都谈不上,更不要说意义和道理了。

  怪现象之五:扎堆贺岁,影片频频改“嫁期”

  每年贺岁档都是影片云集、票房争夺异常激烈,今年更是如此。近20部国产新片的加入,创下贺岁档影片数量之最,使得档期排定“玄机”重重。那些好不容易杀进贺岁档的中小影片,都想躲开与《梅兰芳》和《非诚勿扰》两部大片的正面冲撞,收获更高票房。然而,先有《梅兰芳》提前上映,后有《非诚勿扰》档期提前,接连引发贺岁档期连锁反应,夹缝中求生的“弱旅”也将档期变个不停。你变我变大家变,排期“乱战”,成为今年贺岁档最大“亮点”。

  争档期就是抢商机,因为档期直接关系到影片的票房高低,有些片子就是选对了档期而大获其利。以暑期档的《十全九美》(blog)为例,尽管质量不算上乘,但在一些新片为避开奥运而纷纷压后之时,该片乘虚而入赢得了高票房。

  而今年贺岁档众多影片上映档期一变再变,相互撞车,使整个档期显得混乱无章。业内人士指出,各部影片为取得最理想的放映效果而选择最有利的档期上映无可厚非,但档期变来变去,显示出国内电影业的档期规划尚不成熟,随意性仍占上风。

  一些影院经理无奈地表示,贺岁档片子太多,而平时可供放映的片子又太少,要是把一部分影片分流到平时上映其实更好。

  怪现象之六:方言受宠,纷纷效仿趋之若鹜

  投资不过1000万元、映前无声的《十全九美》,杂糅调侃诸多电影桥段,混杂昆明话、长沙话等方言,最终获得5000万元票房,成为2008年中国影坛最大“黑马”。《十全九美》可视为“山寨版”《疯狂的石头》(blog),使用重庆、河北、广东等方言的《疯狂的石头》在2007年让中国观众为之疯狂,许多台词成为当年流行词。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以四川方言拍摄的影片《抓壮丁》,后来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方言电影在银幕上淡出。近年来,方言电影相当吃香,《秋菊打官司》使用陕西方言,《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使用上海、东北、湖北等方言,《落叶归根》用了东北、河南、云南等方言,《鸡犬不宁》(blog)中人物说的全是河南话,今年的方言电影还有《爱呼2》《桃花运》等。

  当电影镜头越来越贴近特定地域内的人物生活时,方言以普通话难以匹敌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让观众觉得生动、亲近、自然。方言电影以自身独特的腔调讲述草根生活,受到观众喜爱,也引来不少非议。电影元素那么多,过多过滥地使用方言,观众会不会烦腻恶心?记者刘同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