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目前各大院团每年都有排演大戏的项目,但动辄上百万的投资,不可能交给一个年轻的新人。而小的项目每个院团也有自己的老导演,新人因此罕有机会。在目前上海的各大院团之中,只有项目相对较多的上海话剧中心一直在尝试给年轻导演机会,但若干年下来,也只有何念一人“奇峰突起”。
观点
解决关键:
改变导演教育机制
对于如何解决导演系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与成才率低两大问题,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控制招生也许不失为明智之举。在目前师资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和个性化的特点,控制学生人数和质量是合理的,而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看,导演系的招生人数确实不需要太多。
虽然上海戏剧学院目前并没有停招任何专业的打算,但是招生规模确实没有继续逐渐扩增。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控制学生人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不一定要通过停招的方式,但是要努力让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与学生人数对称。在艺术发达的国家中,艺术教育可以达到三比一的师资学生比例,也就是说,如果一年招收300个学生,相应的师资力量就有100人,但在国内,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业内人士建言,要改变导演系成材率低的现状,学校和院团要共同努力。文艺院校的导演系可以考虑在学校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像医科学生一样,在打完基础的两三年学习后在院团等单位进行实践。而院团也不能太急功近利,要给青年导演适当的机会,给他们提供良性发展的空间,青年导演可以先从跟随老导演做场记、副导演做起,然后再排一些小戏,在对舞台逐渐熟悉之后院团再提供给他们单独执导大戏的机会。只有改变目前的教育机制,才能让更多的青年导演人才涌现。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