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 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15:00  新浪娱乐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导演陆川 制片人覃宏 陆川覃宏接受专访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主演姚笛与江一燕(左起) 姚笛手持小浪 江一燕问候网友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覃宏手持小浪 陆川自信笑容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两人侃侃而谈 陆川倾听提问 陆川面带微笑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覃宏对影片有信心 两人曾经经常吵架 陆川谈拍摄幕后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陆川不谈戏份多寡 覃宏相信陆川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实录: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用影片纪念逝去女性
陆川要向中国女性致敬 覃宏谈影片筹划 陆川感谢制片人放纵 陆川笑容略带腼腆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陆川导演的最新力作《南京!南京!》将于4月22日全国上映。4月10日,影片率先启动新浪官网,打响网络宣传的第一炮,陆川及三位女主演高圆圆、江一燕、姚笛共同出席发布会。发布会后,影片《南京!南京!》制片人覃宏、导演陆川、主演江一燕与姚笛做客新浪接受专访,以下为本次专访实录:

    陆川曾在南京城读军校 筹备过程中发现南京是光荣之城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能够请到二位到我们新浪来启动官网,同时也非常开心能够跟二位在官网启动仪式之后跟我们网友做一个聊天。请二位首先向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陆川:新浪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陆川,《南京!南京》的导演。

  覃宏:新浪网友大家好,我是覃宏,《南京!南京》的制片人。

  主持人:我们大家一直特别关注二位为什么会选择拍摄一个南京题材的大片。

  陆川:可能也是因为我在南京上过四年军校吧,有机会参观过几次博物馆,印象特别深刻,特别难以磨灭的印象。然后05年《可可西里》上映完了之后有一个机会有一群国外的制片人来找我拍跟南京有关的一部电影,机缘巧合,然后就开始阅读这方面的资料。但是跟这些外国的制片人没有合作成,因为他们主要从一个国外的观点,外国人的观点阐述中国人的这个故事。

  我在看资料的过程中间其实我后来发现很多史实是我们不知道的,就是我们以前可能就知道30万这个数字,知道拉贝,这是两个符号化的东西,但是真正关于南京,好像我们有一个感觉,就是南京是一个屈辱之城,是一个投降之城,是一个被屠杀之城。但是真正看史料我们会发现南京是一个光荣之城,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打的都非常惨烈,然后破城之后巷战也是到处都发生,我们难民营里边的这些难民,还有包括我们的父母也在抵抗,用自己的身体柔弱的抵抗,所以这些故事我会觉得好像七十年过去了,我们包括从我开始到我下一代,到再下一代的这些年轻的朋友们,好像没有人能知道有多少中国人的故事在这个记忆里边。

  所以当时觉得也挺冲动的,就想拍一个片,把中国人七十年前的这些壮举能够带回到我们面前,重新把中国人的这种抵抗书写下来,让这个历史里边真正有中国人的位置。

    制片人覃宏相信陆川才华 被《南京》剧本所震撼

  主持人:覃总呢,其实对于制片人来说投资这样的电影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您是怎么想的?

  覃宏:我主要是两点吧,第一个是导演的才气,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第二个,最重要还是这个剧本,刚才导演谈到,还是让我非常震撼,从我们从小说的教育来说我们只知道南京大屠杀30万这个数字,至于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不是特别清楚,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看的过程中我就给导演打电话,我说这个史实性有多强?说史实性非常非常强,我就知道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感觉非常非常震撼,当时非常激动,我觉得这种题材它是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而且也是值得给全中国人民探讨的,到底南京大屠杀当时中国人是怎么样的情况,在那个情况下中国人生存下来了。

    陆川定义《南京》是商业片 群像式表达方法带给观众不同感受

  主持人:之前的时候我看过陆川导演对于咱们这个影片的阐述,其实是界定于一个叫商业片的,或者说中国式大片,如果说是一个商业片,为什么不采取始终贯穿一个故事呢?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惑。

  陆川:我说商业片,因为我觉得其实所有的电影在主流的渠道中间去生产,然后去发行的影片,其实都是商业电影,就是商业片并不决定它的艺术属性,所以我是想说这个道理,因为其实艺术片它也是商业片中的一种,它只是贴了艺术电影,或者说文艺片这样的一个标签,所有影片进入商业渠道制作、发行我觉得都是商业片。那时候有个记者问我,说你这个是不是艺术片?我说不,我是商业片,我只是告诉他这个电影是要见观众的,不是拍给我陆川自己看的,这是我们希望能够影响一个绝大部分观众的影片,不是说我们拍完之后当作日记一样放在家里的电影,是因为那个原因我说它是个商业片,也会照顾观众的观赏习惯。

  主持人:但是可能观众的期待是想看到一个贯穿始终的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戏剧性特别强烈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其实这个群像性,同时有一些黑白影像,这个对观众来说会有一些挑战吗?

  陆川:其实我们不要轻易地去定义观众,我觉得现在的观众其实很挑剔,而且他的品味,他的鉴赏能力也非常强,我们只是按照一般的我们的思维在讨论观众可能喜欢什么东西,我觉得差异和独特性是观众选择电影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这个电影是群像式,但是所有的信息是新鲜的,我们这部电影几乎是不喘气的带着观众往前走,他们几乎看每一个段落的时候都是一个全新的空间,全新的视角,全新的人物,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信息,这种新的东西会使他忘记传统的观影经验,会忘记传统的那种根据经典的观影的逻辑去看这个东西。

  另外黑白影像,比方说吃惯了甜点的人,这次我们给他吃个麻辣烫,可能他也会喜欢,他会觉得新鲜。所以关于影片的差异和它的特征,和它的独特的东西,我觉得恰恰可能会成为吸引观众进去观赏的东西,因为谁愿意一年、两年、三年进电影院都看一样的东西?

   陆川感谢制品人覃宏放纵 拍摄周期、经费成争执焦点

  主持人:二位在整个合作过程里边有过争议吗?

  陆川:我们俩天天吵架(笑)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覃宏:很正常。

  陆川:非常非常正常,而且我们俩都属猪,同龄人,都是1971年的,我们俩是在争吵中建立的真挚的友谊。

  主持人:那争执的焦点在于哪些方面呢?

  覃宏:因为对导演来说,他肯定是在影片上,在艺术创作上有他的坚持,作为我们投资人、制片人,我本人从商业上要有要求,包括拍摄周期等等,我希望更快的拍完,所以这里就要有一个妥协,大家都要妥协。

  陆川:其实总的来说我特别感谢覃宏的,如果不是他的话,这个电影我觉得现在没有这个水准,他是比较,我用一个词,他是比较放纵的,虽然吵也吵,但是在整个艺术创作上他很放纵,你比如说我们想搭一个城,七千多万我们就搭了,这个可以说在别的制片人那里是不可以想像的,我突然说我要拍场战争戏,在我这儿是蓄谋已久,但我会挑跟他说的时机,在他那儿会觉得这个想法是很大的一个想法,但是总的来说覃总还是在全力以赴的支持。电影工业是一直需要回报的,就是所有的这些民族电影的制片人,他们的资金全是从电影中间一点点积累的,不是说去开一个矿,或者去做点什么衣服,他是从电影中间积累的,所以他从这个电影的角度,产业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我们也会去听,这是肯定的。

    《南京》选择日本人角度 力求用客观描写屠杀

  主持人:其实我对于这个影片,我开始看的时候感觉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样,因为我没有想到是站在另外一个视角,为什么这不是直接的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而是用日本人的眼光来看,是不是导演让他第一次在荧幕上对中国人有一个谢罪的表示呢?

  陆川:这是一种,但是有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用中国人的角度去拍,拍了60年,这样的影片连亚洲都没出去过,就是我们都没有说服过世界,我们70年后我们这一批年轻的创作者拍这部影片,要让这部影片影响世界,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整个世界站在我们这边接受这个事实,接受中国人抵抗的事实,接受屠杀的事实,同情中国人,谴责日本的军国主义。所以我们在选择视角的时候实际上是要选择一个能被整个世界,这个外部世界认为更客观,而且更不带感情色彩的那么一个视角,让他们能够更接受这个事实。

  所以从现在的实践角度来说,这个效果已经逐渐达到了,因为所有海外的发行商看到影片的时候,第一个评价,他说是客观的,很客观,然后他们会有感于中国人的这种精神,你等于是从日本人的角度看中国人的抵抗,这件事就变的更客观,这其实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方法,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我们想去表达的事情。

    《南京》陆川想纪念逝去女性

  主持人:咱们这个影片里边除了日本人侵略的部分之外,肯定很大的篇幅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分两种,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我觉得这里边的男人没有女人可爱。

  陆川:我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在城破了之后,确实挺身而出,就是第一,在南京城被打破了之后,在巷战被残酷的扑灭之后,男人确实成为了一个被杀害和被迫害的对象,在南京城后半程拯救和自我拯救的过程中间女人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我是觉得在南京中间中国女性真的是最美的,我会这么感觉,我特别想拍这个电影去纪念那些女性。

  主持人:其实在这里边有四个,我不知道准不准确,有四个女人,她们的面孔我一直记得特别清楚,尤其是江一燕演的那个角色,我看到她的那个角色的时候,我觉得她是一个红色,或者她的指甲是红色,我想跟您求证一下,我不知道是不是特意为她那个角色设计的红色?

  陆川:没有红色,这可能是你心里的一个感觉,因为我觉得她确实很耀眼,真的很耀眼,就是这个角色和表现都是很耀眼的。

    陆川不想比较演员戏份 高圆圆角色原想致敬张纯如

  主持人:在宣传里面我们都知道高圆圆是女主角,但是后来戏份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

  覃宏:圆圆本身的角色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角色,这样演起来是有更大难度的。

  陆川:圆圆的角色呢,我们作为主创来说比较难,因为让她肩负的这个事比较难,当时我们设计这个角色真的是刚才制片人说的,是要向张纯如致敬,就觉得她单枪匹马把这么黑暗的历史带到了全世界面前,她离开南京之后跳海自杀了,然后被救起来,然后在纽约,在自己的家里开了煤气又自杀,实际上想做这么一个角色向这样伟大的女性致敬。她的戏显然就不如,坦率地说,从表演的难度上来说要远远大于小江、秦岚,包括姚笛她们的角色,因为那些都是来自于生活的东西,而且都是组织了大场面去推这些戏,圆圆的戏她是一个人,没有办法,她经常是单枪匹马挑这个戏。所以从我们主创的角度来说,她付出了很多,但是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所有的东西马上就要被观众检验了,媒体说哪个演员演的好我们都会高兴,只是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希望去做那种比较,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这个戏里付出了全部的艰辛和真诚。

  主持人:其实之前大家一直都会觉得导演是在用摄影机跟女演员谈恋爱,这次在这个片子里边有四个女演员,您怎么来形容跟这四个女演员之间的关系?

  陆川:我觉得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女演员吧,包括刘烨,包括范伟,包括这些日本演员,其实我觉得这些角色在我内心中间我都是非常,我拍这部戏我觉得我是用一种爱去拍的,我到现在看到他们的时候都会忘掉他本人是谁,我看到刘烨的时候我会觉得他还是陆剑雄,我看到高圆圆的时候我会觉得她还是姜淑云,就是这部电影中间我觉得我跟他们的关系就是生活在我的那个电影世界里的黑白影像那个城市中间的人,我到现在还不能够完全的抽离出来。

  主持人:你觉得他们是黑白的吗?

  陆川:不是,但是你注意到圆圆现在经常出来还是穿黑白的衣服,秦岚也是穿黑白的衣服,她们还保持着那种状态,至少我看她们还是那样。

  主持人:就是说《南京!南京》对她们的影响都很大。

  陆川:我们现在在一起那个感觉好像还是在剧组那个感觉,但是说实话,我跟他们也会刻意的保持,就是我在拍戏期间会保持跟他们的距离,就是我不想说因为我真的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感情而失去判断,我觉得这个对影片和导演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我觉得我都是在一个距离上去感受的,我觉得这个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主持人:刚刚二位聊的挺开心的,但是二位很忙,我们的时间也非常有限。

  陆川:对,你的问题也很厉害(笑)

  主持人:麻烦二位向我们的网友用一句话或两句话简短的推介一下这部片子。

  陆川: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我刚才一直在想,主持人想让我说一句话能够让大家去看这个片子,可我一直在想我说什么。我说什么呢?从《可可西里》之后我就消失了,一直在做这部片子,片子马上就要出来了,你们相信《可可西里》的导演不会去拍一个不好的电影吧?而且我们拍了四年,就像上一个大学一样,现在大学快毕业了,这是中国第一次年轻的电影团队拍一个大片,我想说请大家去看一看,不会难看的,肯定是好看的电影,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样是一个讲屠杀的电影,有屠杀,但是实际上是给大家希望,给大家激励的一个电影,是看上去会让大家激动的一个电影,所以我想对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别怕,我在电影院等着你(笑)

  覃宏:新浪网友大家好,我是《南京!南京》的制片人覃宏。这部影片等于几方投资八千万制作的非常精良的一部电影,也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南京1937年大屠杀的事情,我非常希望能有些年轻的观众能进到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我相信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二位,谢谢。

  更多:江一燕姚笛做客聊《南京》 演绎片中坚强女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南京》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