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东方早报记者 刘嘉琦
2009年,许鞍华用一部低成本制作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征服重艺术的香港评论学会和重市场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徐克将他天马行空的电影触角伸到了市场未知深浅的内地。杜琪峰在香港导演集体北上的大潮中,依然固守香港电影的传统文化,拍属于香港的电影。当年受徐克启发,用《英雄本色》改变香港英雄片套路的吴宇森,也赶在香港电影百年大庆前交出了华语史上最贵最卖座大片《赤壁》。这些名字,都与30年前香港电影史上最富激情的一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无线电视台节目部经理梁淑怡创立了“菲林组”(即用16毫米胶片拍摄电视节目的部门),聚集了一批从国外学习电影回来的年轻人,如严浩、徐克、许鞍华,也提拔了自学成才的谭家明等。其时,恰逢大制片场的导演陷入创作瓶颈期,香港电影市场失去了活力与吸引力。这个从来以“商业”为第一要素的市场,为了补充新鲜血液,将这批电视台的精英分子拉进了电影圈。1981年,香港新导演以空前繁荣的姿态横空出世。这一群有技术有想法的电影人,在两三年的时间内陆续交出了一批颠覆香港电影传统模式的影片。这场后来被评论界誉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运动,持续时间很短,但它着实把香港电影当时看起来已“死”的水搅动了起来。而随着这样一批年轻导演在影坛的“冲撞”,以及由他们带起的“第二波”,香港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
30年后,“新浪潮”名册上的大部分导演已然退隐,但也有像许鞍华和徐克这样依然坚持着的。
许鞍华 新浪潮特质:写实
2009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中,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部作品。所有人都猜测,该片的女主角鲍起静十拿九稳是个影后了。金像奖最佳导演这个殊荣,许鞍华似乎也离得不远了。
我必须去拍写实题材
120万港币拍一部电影,很多年轻导演对这样的小投资都不屑一顾。但许鞍华为了能展现她心中的“天水围”,欣然接受。2009年3月她导演的《天水围的夜与雾》成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很多人一度混淆了《日与夜》和《夜与雾》,对于许鞍华而言,《夜与雾》才是她近年来最想拍的电影。
“天水围是香港最底层的一个住宅区,这些年总有很轰动的案子在那里发生,比如2004年的灭门惨案,一个中年男人杀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之后自杀。还有很多诸如抱着小孩跳楼的事情也发生在这片街区,于是香港人把这个地方叫做‘香港的悲情城市’。”在数不清多少次对天水围的观察后,许鞍华写出了一个名为《天水围的夜与雾》的故事,“大部分灵感还是来自那个灭门惨案,我去听审,还去访问了死者的四川家属。”两年前的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上,许鞍华这个关于天水围的故事,赢得了最佳剧本奖。可惜,那笔编剧奖金并不足以支撑《天水围的夜与雾》开拍,“电影老板没一个敢投钱,他们要我‘升华’天水围。”
找钱找得疲了,许鞍华接受了内地电影公司的邀请,先拍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之后投资稍有眉目,可惜没等她把筹备工作做好,便又流失了。最后,曾嘲笑过许鞍华带自传色彩的作品《客途秋恨》的王晶导演,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花120万港元高清拍摄一部电视电影。许鞍华于是拿出7年前学生吕秀华写她与妈妈真实故事的剧本,拍出了一部仿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良好的口碑效应加上业内人士的一致叫好,使得该片名利双收。如无意外,内地观众在今年五六月也将看到这部影片。对许鞍华而言,《日与夜》让她从王晶手里拿到了过千万港元的投资,终于能将《夜与雾》呈现于大银幕上,“这次我估计反应不像《日与夜》那么好,因为它讲的不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许鞍华说,“观众可能会很讨厌这部戏,但我觉得,拍写实题材的人越来越少,我必须去拍。”
赶上新浪潮是因为虚荣心
关注现实题材,一直以来都是许鞍华的电影所坚持的。她的第一部电影《疯劫》就是将一起真实的凶杀案编成了悬疑和推理故事。“我当时对波兰斯基的悬疑电影正感兴趣,就借鉴了他的一些手法,在影片中营造骇人的惊悚气氛,讲述了一件情杀案的真相。”与许鞍华轻描淡写的描述不同,这部电影被评论认为是“香港第一部自觉地探讨电影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而许鞍华也因这部电影,跻身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一员。“这些都是后来添加到我们身上的符号。其实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并不是刻意而为。”许鞍华说,所谓新浪潮只是一次历史的综合契机。“当时的香港电影面临一个导演的断层。那个时候,需要新思想、新理念、新导演的出现。今天跳出来看,也许觉得多么了不起,当时其实有些盲打误撞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想拍个好看的电影。尽量按照我理解的香港故事,或者说就是本土化,也不想去讲什么道理、谈什么概念,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叙事就是。”
许鞍华的电影之路始于为拍摄了《侠女》的著名香港导演胡金铨做助手。回忆当时的缘分,许鞍华说自己当时在英国念书,刚好有个朋友认识胡金铨,而他当时需要一个英文助理。因为胡金铨承诺“三个月后找你做副导”,许鞍华原本以为自己的导演之路会从此起步,不成想胡导只是信口开河。1975年,面临工作选择的许鞍华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工作。因其海外电影学习的背景,她进入了“菲林组”,“最早被找去拍电影的是徐克、严浩,我们很羡慕。那时想做电影导演其实就是因为虚荣心,可以在街上看到那么高的广告牌,你的名字就在上面。”
让许鞍华为自己的电影风格定位,她给出了“率性而为,全看机缘”的答案。但执着如她,可以遵循投资商的要求,拍摄《女人四十》博奖博票房,借此筹措《千言万语》的资金。她可以在香港电影最鼎盛的1990年,“反潮流”地拍摄一部带自传色彩的《客途秋恨》。多年来,许鞍华曾四度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还帮助萧芳芳拿到了柏林影后。但落到她身上实在的“好处”并不多,甚至今天每次拍戏找投资依然困难。无怪有香港媒体形容说,许鞍华一直是“‘新浪潮’进行时的状态”。她说:“我只能说自己觉得很幸运,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了这么老,也不觉得有什么自豪,只是觉得越来越老。”
徐克 新浪潮特质:求变
去年,徐克在60岁的年纪学潜水,拍摄了《深海寻人》,又在《女人不坏》的都市背景下重新演绎了一把《刀马旦》的故事。接下来,他准备兑现自己“回到观众喜欢的武侠世界”的承诺,下月,刘德华、李冰冰、梁家辉等主演的《通天帝国》将在横店开拍。
“新浪潮只是法国的电影运动”
说起新浪潮的话题,徐克总认为“帽子有点大”。他说,新浪潮是法国的电影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并没有具体的定义,只是当时有一群从电视台出来的导演,朝一个方向走。“这群人就叫做新浪潮了。”徐克说,“我们这群人每过几个月就会一起吃顿饭,谈谈彼此的经历。”徐克很清楚他们那一群人为何会成为新浪潮的成员,“当年怎么看出一个人有当导演的潜质?基本上是通过在电视上看他拍的剧作,或者是他的个人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才去找他做导演,并不是他写了很好的剧本,所以找他做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