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于冬:发行瓶颈是院线的问题 合拍要实现市场分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5日15:16  新浪娱乐

  于冬:发行瓶颈是院线的问题 合拍要实现市场分销

  王中磊:谢谢前面几位嘉宾跟我们分享了很多的经验,有拍摄方面的经验,有合作的经验,还有朱利安先生分享了印度电影的拍摄,然后对电影的理解,还有对全球他们的眼光跟发行。我知道今天其实我们在谈到跨区域的合作之外,也是非常想对中国市场发行渠道环节有了解。所以我们最后的一位嘉宾,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经验,然后有很多的案例,我觉得于冬在中国的发行行业也是传奇人物,因为他到现在还是中国民营发行公司里面发行的数量和片种最丰富最多的一位资深人士。特别希望于冬在他的环节里面,对于如何让更多的亚洲电影,更多跨区域的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因为我知道于冬除了发行很多中国本土大的电影之外,也发行香港的电影,日本的电影,韩国的电影,很多不同地区的电影都有在中国进行发行。希望于冬能够分享这方面的一些经验。

  于冬: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同行,还有跟关心电影的朋友一起交流。我在发言之前我想特别感兴趣一个话题,就是印度的电影一年有1300部的产量,我很关心这1300部怎么在电影院里上映?我们现在一年拍400部电影,在电影院上的有一半基本上进不了院线,那么那一半在院线里头也很难有很好的成绩,毕竟还有很多的美国片,还有其他片。一年就52个星期天,一个礼拜上四部新片就是200部片子,香港可以放300部电影一年,印度1300部电影,我觉得有一半起码在院线放,那么一个礼拜要排八部片子,怎么办?

  朱利安-阿尔坎特拉:印度能够做到这一点,各个国家情况很不一样,有些大片全国在放,但是这1300多个电影当中有很多电影只会在一个小地方放,那个小地方会讲电影中的语言,印度大概有1200个电影院,很多都是在小村庄,近年才在大城市建立起大影院。因为这点,所以能够放很多电影,各个地方有不同的语言。而且很多印度电影制作成本比较低,制作很快。印度影星可能一年要拍10部电影,而且印度观众很喜欢看电影,所以你可以不停地放新的电影,观众会一直看。

  于冬:这个我就有意见了,其实现在中国电影也是在市场当中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刚才我讲的问题,现在很多的电影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商业院线的发行,因为我们现在发行的瓶颈实际上就是院线的问题。我们没有分渠道放映影片,甚至没有按合理的商业模式去操作排映影片,现在所有的电影都是演不透的。每个礼拜上四个新片,其实都是在流水一样的过。偶尔有好的片会延续两周到三周,接下来就是盗版的DVD已经泛滥了,网上可以随便看得到。其实对中国市场这几年的成长,其实有一个很大的代价,就是我们高额的制片成本堆积。我们确实是花了很多钱去拍电影,拍完电影之后往电影院里去放,当然电影院的建设也是这几年突出的进步。但是我想今天讲一点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院线其实现在处在一个非常落后的排映的方式,就是一条大院线全国同步上,尤其是随着数字一普及,几乎就是城乡同步上映一部片,那么很快一个礼拜就下片,很难坚持两周,甚至三周。所以这个就给了我们国内的制片压力很大,就会用很多钱去做一个礼拜之前的宣传。过了这一个礼拜,下个礼拜新片又来了。没有一个办法,一方面是迫于盗版的压力,另一方面盗版不光是DVD的盗版,还有网络的,还有个别电视台盗播。现在面临中国市场的代价是很大的问题,我们虽然从02年到09年,我们每年30%的速度递增,大的市场环境是好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解决很多问题。这样的发展,其实已经逼到我们去解决院线的问题,分线供片的问题,院线和院线之间排映节目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大的影片当然可以所有影院院线都可以上,但是有特色的影片其实不需要这样排的。

  刚才谈到亚洲合作制片,最重要的一点从市场和发行的角度,其实合拍电影一定要市场分销的概念实现合拍。制片人国际这几位都是非常有成就的跨国的制片人。他们活跃在各个制作团体,各个区域的制作公司之间,他们的关键作用是把一个项目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联合在一起。其实现在的亚洲电影合拍,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台湾华语地区,加日本市场,加韩国市场,这一块现在是比较活跃的,因为印度电影跟中国好像是一直没有合作合拍的可能,今天你来了特别好,大家可以聊一聊合作的方式。但是我觉得这几年比较成功的就是中国、韩国、跟日本的合拍,刚才谈到的《墨攻》,包括《赤壁》,《赤壁》很重要的就是日本出了比较高的价钱预售预买这部片子的发行,然后去放映。我觉得预售和预买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不是在影片拍摄之前能够把跨区域的合作伙伴绑进,我们叫捆绑式的方式绑进项目里的话,那么你这个电影在进入他的市场区域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同样刚才我讲的一个道理,中国有400部电影,日本去年有500多部电影,韩国去年拍了50部,韩国你们美国片很多了。

  王中磊:好像前几年韩国片很多。

  李治允:原来有150部,现在变50部。

  于冬:我觉得一定要以合拍的方式捆绑式进行项目的合作。

  王中磊:其实是市场的分销先完成。

  于冬:因为一旦合拍成功之后,你没有合拍在进入他的时候,他2010年的片子都已经排完了,他的戏院,他在下一档期的时候已经排完他的电影了,你在放的时候说我卖日本市场,再放的时候可能现在谈的是2011年的档期,2011年你在中国已经是09年都要上片的了,你2011年再排到日本就是旧片了。但是从2010年还不知道有多少片子要出来,日本本土还有500部电影,这就是为什么当时像《投名状》这样的大片在日本不成功,像《赤壁》这样的大片在日本就可以卖一亿美金,所以这是捆绑式的合作合拍的方式,现在是一个风险公担也好,或者是资金共享也好,资源共享也好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国电影要想走出这一步,一定要跟国际发行的人买家来捆绑式地进行合作,我觉得是有效的。同样道理,日本的片商在中国一定要跟能够买片的,能够做市场发行的公司合作,光拍电影没用的,你说你拍了电影在中国取景在中国拍摄,拍摄完了之后还得找发行,这个发行你不卖给人家不等于人家就不做生意,人家会做别的电影,做别的电影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电影有效的生命大概一个新品出来,其实从国际销售来讲上半年的嘎纳,下半年的美国电影市场,每年全世界5000部电影,印度都1300部,中国400部,日本超过500部去年,法国有300部,全世界5000部电影我们拍一部合拍片沧海一束,我们这种电影的合作要想进入他的市场,进入他的院线,进入他的商业渠道的发行一定是捆绑方式,这是我的一个理解。

  朱利安:经销商与制作人加强沟通 才能更加成功

  王中磊:非常好的对市场的理解,因为于冬在发行方面非常有经验,而且他也是碰到过很多的困难。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到了电影制作行业。

  于冬:我们作为内地的发行公司开始拍电影,首先解决了海外发行,海外渠道的建立,电影还没拍呢,我的计划在去年前年已经构思了,因为你要转入制作行业的话,那么小的渠道你的销售在哪里。我去年在香港请了国际发行人,嘎纳中文里头我们是最好的,当场签约的就有几百万美金的回收,我觉得一个电影一定要解决发行解决他的市场,这样你才有一个动力才有一个循环,否则的话拍电影永远是一个撞大运概念的话就很难有持续。

  朱利安.阿尔坎特拉:我想补充一下,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下全球的经验,就是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很多印度成功的制作人也是自己销售电影的,他们从制作转向电影的经销,而不是反过来。我认为你一定要控制整个过程,经销商全球都会有个批评,就是制作人不和他们经常进行交流,他们看来制作人是在真空当中创造电影,定制好了才给到你,分销商会说没人喜欢你的电影,所以我们要有合作,有些时候制作电影的人他们可以创作很好的电影,但是他们本身并不是发行的人,所以双方需要互相交流,并不一定是要一起工作,但是一定要互相交流,这样双方就能够更加成功,因为你可以告诉互相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王中磊:各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刚才聊的当中可能你们又想到了很好的经验,或者是一些自己的想法。刚才于冬说到的合拍片最重要的要先做的是市场先行的概念,首先要确定在一些你预计可以作为这部电影主流回收的市场,要先把市场的分销完成,才是合拍电影的基础。又回到了我跟井关惺先生合作的《墨攻》,现在回想起来合作最成功的部分是先完成了这个过程,当时是中国跟香港、日本、韩国四个出品单位,投资的单位其实都是在各个地区最好的发行公司制一,除了他们是投资公司,同时他们也是最好的发行公司,所以可以让《墨攻》这部电影在电影拍摄结束以后,在几个月之内这四个市场都进行了主流的放映,我印象我们也都有幸被每个合作人请到他们市场市场看他们的发行,我也去了日本,我们在东京大的电影院做了大的电影的首映式,然后在香港做了大的首映式,在韩国也做了首映式。现在想一想在那个年代一部定影的投资也是非常大的想法,当时在任何一个市场都很难拿回那部电影的投资,因为很好地做了市场的平衡,所以那部电影变得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分享。只是我们当时在这四个主流市场之外的部分,我们委托了一家代理公司去做。我觉得只有在那个部分没有做的非常成功,就像于冬刚才讲,如果在那些欧美市场提前也有很好的发行人给我们很多的意见,包括对我们提前做很多工作的话,我相信可能那部电影的成功不止现在的这个状况。

  非常谢谢五位嘉宾能够分享他们的经验,而且他们用很快的速度结束了这部分。我觉得这个时间非常宝贵,因为他们都在,我们下面都是同行,我们来自八个国家地区的将近五六十位非常好的制作人发行人参加今天这样的讨论。接下来的时间留给下面的朋友,如果有任何想交流的方面都可以进行。

  于冬建议王中磊 寻找跨地区的电视台投资投拍电影

  提问:您刚才说400部电影,供应的是200部,另外200部怎么样了呢?没有供应的200部最后怎么样了呢?

  于冬:也不是没有供应,都允许你供应,因为你要进入院线放映的话还要花钱,还要宣传要做广告。有些片子不愿意再赔了,我赔到这个就可以了,不愿意再花钱去赔发行成本。因为你销售回来的钱可能买不回来拷贝的钱。

  王中磊:刚才于冬讲的里面有一个部分没有完全地讲明白,现在中国的电影发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管是多大的投资,多小的投资,发行的模式只有一种,没有区别,然后就变成越大的电影越有可能更大的资金发行。但是小的电影大家就觉得没有钱再进行发行,因为他没有另外一种方法,像刚才朱利安提到的,他可以有不同的地区,其实中国也很有意思,虽然没有那么多种语言,但是有很多的方言,比如说东北话、四川话,在那个地方电视好像也这么做,有方言的电视剧,然后在那个地区的电视台非常好的收视。但是电影没有这样的很细致的市场。

  于冬:我们二三级院线的市场大部分是公益性的。

  王中磊:是不收钱的?

  于冬:基本上是免费的,或者是鼓励他们放的,丰富农村二级市场文化生活的公益性。你要是拍这样类型的电影,那你只能是公益放映,很难收到钱,政府给的补贴很少,5万块吧。所以像有些片在这样的区域很受欢迎,但是因为是免费看。比如说有一部电影叫《太行山上》,非常好看,在这些地方场场爆满,还有一部片叫《举起手来》,抗战打日本的一个喜剧片,重庆的小的地方放的特别好,观众喜欢的不得了。但是因为没有电影院正式商业的卖票放映,但是即便卖票放映一年不到20万,所以你拍的电影定位在这个层面是很难成功。像刚才大部分的电影进入电视台的放映,电视台播映可能是DVD卖一点,这样就没有机会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