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献民:不透明的疆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18:44  新浪娱乐

  作者:张献民

  我最近想的是有关透明度的概念,不透明可能永远是一种现状,透明也是有限度的。跟透明相关的就是一个最基准的框架,对个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信息控制和信息的调配。我认为(经官方许可)可以向全民公布的信息也就是占总信息量的1%到2%,如果放大到全网络,把所有的条件都加上之后,绝对可能被批准公布的信息量扩大到10倍,也就是20%,还有绝大部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所以,所有的人都有权利怀疑任何作品,这个怀疑是非常正当的。

  还有一个话题是边界。你和我之间是有线的,我们只有个人对个人,因为要讨论个人与一个公立机构之间的线,我觉得毫无意义。对生活来说,有几个敏感的区域,有些边界是非常模糊的,但是有些边界就非常清楚。就像游泳池的壁一样。广电局要发布一个文件,禁止某个事件——比如说禁播汤唯的广告,这就是一个底。有的时候这个底线能摸得到,有时候摸不到。

  在影像里面的这条边界,如果要做一个简单的描述的话,就是对现状最确切的理解,我们生活在什么框架中?这个框架是别人规定的,假装不会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假装网上什么都有,就像以前认为电视什么节目都有,是可笑的。

  有一个新界限,所有的农村话题已经在被批准的范围内了。关于民生的这些东西,大概是从五年前开始转型的。要是五年前报纸要刊登一些关于民工的照片,总编是要花很多时间考虑的。

  这次汶川地震发了很多图片,要放在五年前《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可能都会很困难,他们会有很大的压力,但是现在要发照片所有的媒体应该都是没有问题了,除非媒体自己有特殊的状况。矿难不是一个问题、讲一些农民的生活也不是问题,整套民生话题已经进入到了记者的框架,这是近几年来一个动态的显现。是不是再往前发展?这个动态的哪方面收缩?哪方面膨胀?我也不好估计。我只是用这个话题做一个说明,你们可以触摸到的那个东西就是媒体、信息的披露和信息披露的方式。

  在这条边界上还有几个东西,如内地未成年人的暴力和色情,这是一个前沿的东西。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可能都有这样的情况。这方面探索没有深入。这一部分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探索会稍微多一些。

  到目前为止,看到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差别,纪录片稍微走在前面一点,剧情片跟不上。再比如有关军队的内幕,非常独立的纪录片至少有三个,关于武警的有两个,还有一个是关于人民解放军的,讲兵的日常生活。但剧情作品一个都没有。

  具体到风格问题,现在还用一种比较基础的写实的东西,我个人猜测这个东西至少不会过时,到现在还是最重要的一个,虽然写实并非永远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充分,有点儿像把伞,今天下这么大雨,伞可以挡一部分,但是肯定还是要湿的。写实本身不错,但是还不够。

  但是影像的东西当时是用来推翻现实主义的一个东西,我们也不可能回到社会主义写实主义。这是风格的一个考虑。到现在这还是一个主流的倾向。

  视觉倾向会越来越强大。

  有关疆界的问题我再讲几句比较玄的话。所有作品都是艺术作品,到现在为止,屈指可数的几个政治作者全部是纪录片作者,没有一个是剧情片作者是政治作者。不是说我期待什么东西出现,只是说现实是这样的状况。要退到六年前,所有的都是艺术作品,都是搞创作的。政治作者不是说不搞创作,而是别人对内部层面的读解会远远压倒现实写实性的解答。有关军队、外交和其他一些非常难以讨论的领域会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不清楚,但是我直觉是大概在未来的两到三年的时间,可能会出现政治性非常强的纪录片,一旦要是有人能够看到的话,就几乎不会有人把它作为艺术来讨论。

  风格方面纪录片比剧情片更典型,一方面基础写实这块东西非常强大,而且又是在我们的了解当中,应该来说是现在全世界最强大的一块。即使是这样,现在纪录片的作品也确实是往非写实主义方面转型。我感到有些作品有这样的倾向出现,就是非常非常主观,是作者本人的内心的透射。

  所有的思考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可以理解为左和右,也可以是有和无。思考是可以在各个方向上来回摇摆,对别人言论的思考,可以是读书,可以是影像,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唯一性,思想顶多是一个讨论的范围,你是阻止不了别人对你行动的阐释的。只有唯一才能有无限大,别人对你的行动有一千种阐释,但是你的行动是唯一的。行动经常是离不开权力和金钱的支持,而金钱和权力,对行动又只能有破坏性的作用,这是个矛盾。有时候跟欧洲的知识分子讨论,他们显现出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行动,对此我越来越不以为然。

  提  问:刚才说到边界的问题,我想知道,边界对于中国或者国外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的欧洲知识分子,我不知道深思熟虑的背后代表什么,或者哪块东西的内容?谢谢。

  张献民:边界的动态是非常缓慢的,(欧洲人)他们认为我们非常躁动。对别人的了解,我觉得是挺困难的。

  边界,举一个例子,香港国际电影节,两个主要的负责人,我问他们的两个主要负责人怎么定级的,他们都说不清楚。放映现场会在布告栏贴一个告示,告诉观众某影片是什么级。他已经熟悉了,不用再去触摸那个东西,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就是在影展上放,还是贴了一个东西,以免碰到疆界。不同的机构对文化都是百分之百理解的,而且规定已经做了,这可能也是疆界的一部分吧。

  提  问:我想知道,独立制作的剧情片、纪录片一般是多长时间?投资大概是多少钱?拍摄是用16毫米胶片还是35毫米?

  张献民:纪录片成本很难核算,大多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剧情片比较容易计算,因为剧情片要招很多人,等这些人散了,就完了。剧情片尽量把前期压得特别短,整个开拍之前非常漫长的就是磨剧本,不断找投资。还有各方面的综合压力,对这个剧本和导演不断提新的要求,加一个女主角,少做一点历史元素,但是还要多一点武打等等。传统产业当中前面这个过程会特别长。但是现在独立的剧情片把整个时间概念颠倒过来了,他在前面琢磨的时间非常短,基本上是导演本人对剧本负责,然后再对投资的一个非常有限的需求的前提下就能非常快地开拍,整个决策被推迟,这几年剧情长片的剪切时间越来越长。《街口》至少剪辑了一年半。所以工作节奏和纪录片完全不是同样的一种工作节奏。

  剧情片一个比较正常的概念大概是10万到20万人民币,并不是否认10万块钱以下,但是也有150万以上的。这几年相对来说最大的一个独立作品是1300万人民币,最后只能把自己算作是香港作品。根据愚比王自由改编的张弛的作品和《街口》,山西一个小县城的高中生的生活,这两个的成本是一样的,大概是刚过了10万人民币,在15万以下,《街口》的现金的支出应该是过了10万人民币,但是有一个麻烦,有一部分肯定是非现金支出形式的。《街口》拍的是卡,松下的P2。

  提  问:像这种片子一般多长时间呢?

  张献民:各个片子长度不一样,剧情片比较规矩,《糖》大概是87到91分钟之间吧,《盒饭》大概是107分钟,《街口》比较长,2个小时20分钟。

  纪录片差别特别大,而且这几年,有一个蛮明显的倾向,就是有一部分纪录片有一种非常良好的一个超常的长度。我认为这个超常的长度是有道理的,我跟周围的人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也非常的激烈,它有非常正当的理由做到三个小时和三个半小时以上的,这几年有差不多接近10个作品。大部分纪录片如果仅仅就现金支出的话是5万到10万人民币。当然会有比较贵的,纪录片超过20万的我也知道有几个。

  提  问:在国外有很多拍纪录片的,他们以中国为主题或者完全是在中国拍的这些片子,在他们的脑海里是没有底线或者边界的概念的,能把这个情况和我们介绍一下吗?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