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记:我们的电影死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19:11  新浪娱乐

  ——我们的时代还需要巴赞倡导的那种“作者论”电影吗?还需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那种风格的电影吗?

  ——需要,完全需要。电影不光是娱乐。电影最初诞生的时候,那些《工厂的大门》纪录电影,还有卓别林的伟大的默片就像历史的胶片一样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图景。中国的默片《劳工之爱情》也异常鲜活地为我们描述了当时人的爱情生活。

  我们现在的时代,改革开放已经进行30年了,物质生活逐渐富足起来了,电影院也逐渐多起来,但我们的电影却在远远落后于我们的时代和人民。

  第五代电影人早期的美学风格已经被遗忘得差不多了,商业,票房,明星,还有恶评,恶搞,充斥了我们的娱乐版面,激活了我们的电影话题。第六代电影人的作品你也许在某个角落里看到,比如咖啡馆、大使馆的文化中心、798和宋庄艺术区,可冗长的镜头(《世界》《三峡好人》等等)和破碎的情节(《颐和园》)让大众望而却步。我们的电影就这样慢慢边缘化了,就像曾经的台湾电影和现在日益衰落的香港电影。

  我们需要能够冷静观察我们时代命运的中国电影。《小武》《盲井》这样品质的电影或许是我们时代特别需要的电影。《鬼子来了》也是我们中国人对历史反思和记忆所特别需要的电影。邻国日本NHK电视台出品的《激流中国》系列纪录片里面很多的现实问题也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勇于面对和用心思考的素材。我们的电影应该充满锋利的批判光芒,也应该有温暖的人性关怀。电影应该跟时代和大众有紧密的对话和交流。故事决不是凭空编造的任意想象。我们应该用电影作为我们思考生活的方式,也应该用电影作为向时代发声的精神武器。

  电影应该首先要感动我们自己的。我在考虑是不是拒绝看华丽虚假的故事片,而应该去更欣赏真实客观的纪录片,因为它真实而鲜活。很多现实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用心去观察和思考的,也是电影创作最大的素材和营养。

  电影的本质还是应该记录我们的时代,记录那些时代中的人他们不同的命运和情感故事。我大学的时候爱上了电影,是因为那部简陋而粗糙的影像《小武》,电影就像一个学生作业一样,但是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一下子打动了我,我觉得发现了一个生动的世界,这个世界属于电影,属于一种活着的电影。也许这也很契合年轻人那种通过电影来表达的理想主义吧。

  第五代电影人陈凯歌导演有段话,我特别喜欢:

  电影之所以重要,乃在于它是现代社会的标志。电影在这个星球的出现,其意义不亚于宗教的诞生。它向全世界狂飙般地传播生命的快乐、精神的诉求和悲苦中的希望。它拥有广大的信念、狂热的信徒;它有自己的教堂,而观众在并非由上帝创造的光影中获得对人类自身的认知权。和宗教唯一不同的,是它有一张世俗的面孔。我对电影充满了信心,我的理由仅仅在于:一个被热爱的事物是不会消亡的。

  虽然有那么多的青年人热衷拍摄和谈论电影,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电影还活着吗?电影是为谁服务的?电影的本质是什么?请扪心自问。青年朋友,拿起电影这个精神武器吧!我们需要为时代留下什么,让电影真正活下来,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历史的分量吧!

  《青年电影手册》的出版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影评人、电影人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感谢北京电影学院的郝建崔卫平和杜庆春老师,感谢在西安坚持影像批评和创作的王杨,感谢2008年底刚加入青年电影手册编辑团队的耿聪,感谢更多热爱电影的读者和网友们!我们将会更加努力编辑手册,2009年将密切关注华语电影的发展,关注青年导演的创作,尤其关注香港电影、台湾电影和建国60周年的献礼电影。

  愿与你共勉。《青年电影手册》也愿意成为你在精神上的指引助手和朋友。

  宋健君                   

  2009年3月于北京

  供稿:《青年电影手册》第二辑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