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方表明态度:希望双方能化干戈为玉帛,但无论姜文退出或陈逸飞退出,或两者都退出的--《理发师》节后接着拍。
“《理发师》春节后继续拍摄。姜文、陈逸飞说什么我们都没有兴趣,重要的是要拍出一部优秀的电影来。”昨天,《理发师》的投资方坦率、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重新开始的《理发师》将是怎样的格局?投资方说,《理发师》停机以来,投资方一直在做双方的工作,希望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同力把影片拍好。这是我们最美好的愿望。既然我们已经决定春节继续开机,那么最有变数的结局,或者姜文退出,或者陈逸飞退出,或者两者都撤出,都不会影响影片的继续拍摄、拍好。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因争吵而停机已被视为正常。只不过这次姜文、陈逸飞的名头大一些,更引人注目。从沸沸扬扬的《理发师》停机事件中,我们从中看到些什么?其中最该尊重中的又是什么?投资方明确将这个项目的运作继续下去,两个人孰得孰失纯属个人问题的态度表明,电影要产业化就是要尊重资本。
在资本面前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可以说话,但最强的声音是资本的力量,但这最终取决于观众。任何一个职业人,都应该对资本负责,而这一切都是一种契约关系。陈逸飞、姜文应该是在这样一种契约关系中合作《理发师》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项目的运作并不规范。姜文的个人声明,导演兼一方投资的陈逸飞对姜文的公开否认,无论是艺术还是非艺术的争执,其实已经不是角色的误差。它反映出中国影视界这种低层次、手工作坊式的运作模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发展。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不存在角色定位不准的问题。是手工作坊甚至夫妻店式的做法一直在继续,充斥着中国电影的拍摄。冯小刚拍《大腕》时说过,他和哥伦比亚的合作,最让他吓了一跳的是对方让他签的那本厚厚的合同。好莱坞的大明星汤姆.汉克斯拍电影的合同书是70多页,而我们的合同是一二页纸简单了事,对演职人员的职权范围等方面从没有具体的约定。
《理发师》又让我们重新看到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现在我们要补的不仅是自己的艺术课,也要补上相关的基础法律课和职业道德课,提高自己的法律、职业道德观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本报记者陈滨文 张风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