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电影《无极》片场,陈红素面朝天,穿着随意的帽衫,戴一顶棒球帽,一副黑色的墨镜遮住了半张脸。见惯了风风火火风尘仆仆的女制片人,现在的陈红虽然也可以用这两个词形容,但她还是让我看到了“不同”——一种与生俱来的女性娇柔和美丽。
陈红身边有无数人穿梭,她从容地跟每个人嘱咐着。在众多男人中间,陈红显得越发娇柔,但她指挥若定。
陈红也有“软弱”的时候,就是在陈凯歌身旁。开机的前一天,她正为一件事红颜微怒,陈凯歌轻轻拍拍她:“别生气啊!现在可是我们大喜的日子。”
陈红现在呆得最多的地方是摄影棚,开机那天,她早晨8点进去,凌晨3点才出来。陈红说他们在棚里搭了一个大的雪国,有高耸的悬崖峭壁,大片的雾凇,煞是壮观。已经拍完的第一场戏让陈红兴奋不已:现场用了400多工作人员,加上群众演员快千人了,还有几十匹马……
用一流的班底打造无极的世界
我注意到你这次是被冠以“总制片人”的称谓?
因为《无极》这个戏投资规模很大,境外的投资方有美国、日本、韩国,国内的投资方也有几家,我是代表这些投资人从预算、进度到质量等整体上进行负责,任何事情必须亲力亲为,不能有一点差错。我们这次的操作蛮国际化的,每天拍完戏都得写报告,报告各项细节的进展程度,比如拍摄、试装、准备的程度。
同时,每天还必须向保险公司备案,因为我们买了保险,比如我们在保险细则中写了3月15日开机,如果我们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像拍露天戏由于天气不好没有开机,你想我们这么庞大的剧组每天吃喝住行的开支要上百万,这样保险公司会对我们有一个理赔。那如果是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不能如期开机,那我们就会被罚。总之所有的章程都是很严密的。
(这时有工作人员从摄影棚出来,陈红赶紧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并嘱咐道“尽快”!)
在国外的剧组演员每天的作息是很有规律的,那我们这次是按照国际模式走,还是让这些“外来”的演员入乡随俗?
演员每天工作不超过14个小时,每星期都要休息一天。另外,剧中他们都有高难度动作,我们都给他们买了“巨额”保险。
这样下来,剧组的投入也就相应增加了?
钱会花的多一些,但是许多问题处理起来简单化了,因为每一件事都有参照的规则。
能不能透露一下《无极》的投资是多少?网上披露过数字,不知准确与否?
(陈红反问我“网上说是多少?”我答“2600多万美元。”陈红听完,笑,不置可否。)
我们不会跟任何人比排场,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我们真正想做和想要的东西。叶锦添就跟我说“陈红,你这次不要疏忽啊,这是一辈子的一个戏啊!”摄影师鲍德熹也说“你们不要劝我休息啊,这个戏对我很重要!”我们这个戏,每个人的参与感和期待感都非常高。
这一点是不是也让你跟凯歌在忙和累的过程中略感欣慰?
还不完全能用“欣慰”这个词来表达。为什么呢?因为《无极》对每个人都是一个好的机会,这么好的故事,这么好的想法,要靠大家各自的力量来完成让其大放异彩,我想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跟凯歌也是,这应该是最现实的说法。
怎么想做《无极》这样一部影片,凯歌导演曾经说过他没有武侠梦。外界传言是因为张艺谋的两部武侠戏大制作加超豪华的演员阵容备受瞩目,才促使陈凯歌拍《无极》。
其实,凯歌在伦敦拍《温柔地杀我》的时候就开始酝酿这个题材。通常,一个导演都是同时在磨合几个题材,哪个成熟就先做哪个,《无极》是我们众多题材中的一个。而不是拍完一个我们再找下一个,剧本都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说到大制作,凯歌这些年一直在拍大制作的戏,比如《霸王别姬》、《风月》、《荆柯刺秦王》等。这是他的电影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至于找明星,那拍戏肯定要找好演员了。如果一定说是要奔着什么样的模式,一定要找多少个明星来充门面,我想这不是我们拍戏的准则。
据说,今年春节,你跟凯歌特意去美国为特技“求援”?
我们不是为了赶时髦或是为了特技而特技。但凡我们自己能做,都会尽量自己做。只是因为我们这个戏是极其富有想像力的,需要借助一些高新科技手段来完成。
《无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没有年代、没有确定的时代背景。他讲述的是一个东方无极世界中爱恨情愁的故事。我们想创造我们自己的无极世界。
凯歌的作品通常有很强的思想性,《无极》也不例外吧。
当然,这是抹煞不掉的。陈凯歌作品一定要有陈凯歌特有的印记。
通常港台演员的通告都比较多,很少能拿出整块的时间专心拍一部戏,这次他们会为《无极》安下心来吗?
几乎所有的演员一进组就扎进来了。像张柏芝五个半月都给了剧组,她为此做出了一些“牺牲”;张东健惟一要走一次的是做《太极旗飘扬》的首映宣传,但他还要视他的戏能否走得开才决定成行与否。只有谢霆锋要兼顾一些事,因为在我们找他之前,他已经把2004年的档期基本都签出去了。后来,为了《无极》他推掉了几部电影,尽可能地专心配合我们拍摄,蛮不容易的。其实,这几个演员都是很顶级的腕儿,如果我们要为他们“跑来跑去”头疼的话,戏就没法拍了。这是我之前比较担心的,没想到现在这种担心都是多余的了!
演员能为此“牺牲”,某种角度凯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起了一定的作用吧?
可能会有。但是《无极》这个戏我们每个部门都是非常强的。比如,我们组有两个拿过奥斯卡奖的人——鲍德熹和叶锦添,凯歌拿过金棕榈和美国金球奖。我们不是拿一大笔钱给一两个大明星,其他的人水准都下降,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一流的创作团体,总美术师、动作指导都是走在世界电影前沿的。我觉得要出来一个好作品,还是要靠整体水平,靠某个明星是改变不了整体的。
所有的演员都是你跟凯歌导演定的,标准是什么?
应该是“合适”吧。凯歌不会因为谁名气大就用谁,他选演员是非常有自己主张的。真田广之在日本的知名度应该是NO1的演员之一,他属于那种演技派的演员,今年他有两部影片被提名奥斯卡。在日本,可能有比他更偶像派的,但是《无极》中的这个角色不适合偶像派的演员。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员,我专程委托了日本一家经纪公司,凯歌数次去日本看,反复确认,才定下了真田广之。如果我们只盯着名气大的,那我们可能不用北京-东京往返几次去看了。通常凯歌选演员都要单独跟演员一对一的交谈,包括开机前演员来剧组报道最后定装,凯歌也是分别跟张东健、谢霆锋和刘烨聊,不允许别人打扰,他希望看到演员最直接、最本性的回归。同时让演员最深刻地了解他要什么。
张柏芝跟谢霆锋虽然知名度很高,但他们并没有特别好的代表作品,给人的印象他们是缺乏演技的偶像派。选择他们凯歌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吗?
我敢肯定,大家对他们的这种印象在日后看到《无极》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看来,现在像张柏芝这么漂亮又有一定知名度又这么会演戏的人很少有。找她之前,我们把她演过的许多戏都调了过来,虽然有些片子很商业,角色也比较肤浅,但凯歌作为一个导演他能看出这个演员有没有潜力。他是很会挖掘演员的,他把张柏芝的片子都看了,认为她有非常大的表演潜力。
你既然做制片人如此忙,为什么还接演了片中“女巫”的角色?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节省一个演员的片酬支出?
怎么会为了节省支出呢!那么多钱都花了,不会在一个演员的身上省钱。当然也不是因为我是陈凯歌的老婆,他才选我演。还是因为合适,如果不合适,我也不会去演,这方面我是很清楚的。
那么《无极》中的六大主演戏份是否有很大的悬殊?
戏份肯定有所不同。但大家知道凯歌的电影除了主角,其他的角色也都是很出彩的。像《刺秦》中的王志文是典型的男配角,但这个角色很有特点。再如《和你在一起》中莉莉也是配角,却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有演员都说在陈凯歌的戏里即使露一脸,他都不会只让你说几句台词就了事,而是跟你抠半天的戏,让你跟他一同享受创作的激情。就像拍了《和你在一起》后,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同样《无极》也会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加不一样的陈红,这个角色戏份也是蛮重的。
做制片人“累并兴奋着”
《无极》从筹备之初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开机后更是让众媒体吊足了胃口。现在很多“大片”拍摄过程中都做足了“保密”工作,对此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一点大家应该理解,不是我们要故弄玄虚,有意要吊起人们的胃口。要知道一个大制作,拍摄周期要接近两年,如果造型、剧情等很多东西都提前曝光了,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后果。《无极》这个戏好就好在不是以陈凯歌为中心,而是以这个制度为中心,投资方专门组成了一个投资战略联盟,关于保密工作有一个厚厚的章程。所以根本不是由陈凯歌或是我说了算,完全是由这个制度说了算的。开机以来,我的压力一直很大,怕出错,怕提前曝光等问题出现。为此,我们做了一些防范措施,并不是说我们非要跟媒体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无极》是你第四次做制片人?
是我的第二部电影,第四部戏。我做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吕布与貂禅》,然后是电影《和你在一起》和电视剧《和你在一起》。
每做一部戏都感觉你很辛苦,但每一次你又都乐此不疲,“制片人”对你是否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觉得还是兴趣。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做制片人的想法,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制片人,初衷就是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做自己喜欢的题材,一部影片从无到有对我来说是很神圣的一件事情。前几年我在美国生孩子的时候专门学了半年的制片管理,凯歌在国外拍戏,我也用大块的时间看人家制片部门如何操作,越发觉得做制片人真的很有意思。
但是,对国外的学习需要有“扬弃”的观念,他们有些模式根本不适合我们。比如这个戏打了3000万美金的预算,如果你作为制片人没有把这个钱花掉,那你就是失败的。这一点我觉得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但是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这场戏要拍后海的酒吧,那他们立刻就能把诸如租场地,包括群众演员的费用等成本算出来。他们完全是数字化管理,每天都有一个现金流量表。对制片来说,最重要两点是周期和资金的使用,如何把这两项协调好的确是一门学问。
从目前做完的三部戏中,你有没有教训可言?据说《吕布与貂禅》就超支巨大。
那是一场噩梦,是血的教训。最后造成成本没有办法回收,我自己投进去的钱包括我拍戏的收入全部损失掉。虽然人们常说经验是用钱买不到的,但这个教训实在太大。
但是你并没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主要是觉得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付出了如此昂贵的学费,为什么不重新再来,为什么不再尝试做得更好。就像《吕布与貂禅》之后我做的电影《和你在一起》,结果还是蛮好的。在很多人眼里制片人只需把钱投进来,然后找一个制片主任处理一些杂事,自己几天来一趟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制片人我是不会去做的,我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来做一件事。就像这次拍《无极》,很多好朋友都很怜惜我的身体,但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每天我都很兴奋着。真是应了那句话——累并兴奋着。
有没有比较做制片人前后自己性情上最大的变化?
有些人可能天生是做制片人的料,有经济头脑、有耐心,但我以前一直做演员,接触的事比较单纯,可以说做制片人是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从常规的标准看,我不太适合做制片人,因为我平时算帐没有那么细,个性又直,“刺”比较多。要说能胜任的是我有把不同的人组织在一起做同一样工作的能力,其实,在一个团队里完成一个既定目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做了制片人,我最大的变化是性情变得更加温和了。我发现我的棱角逐渐被磨平了。做演员的时候,是以个体出现,不顺心拍屁股就走人;现在做什么事都会有一个整体观念,要顾全大局,所以个性会变得圆润许多。每次“谈判”之前我总不忘给自己备课,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该怎么说。
除了《和你在一起》,你最近一直没拍戏,是没有遇到合适的角色?
还是兴趣的问题吧,有一些找我演的角色,但是我没什么兴趣。以前一个人的时候不拍戏觉得空落落的,现在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有了比做演员更让我有兴趣的事,我当然会慎重选择角色。
后记:享受人生中不同的角色
陈红说现在剧组里最忙的两个就是她和陈凯歌,“凯歌主要抓整体的艺术把握,除了导戏,还要跟服、化、道等各部门沟通,拍摄结束又要写分镜头。我是从整体的生产来抓,比如进度、质量、人员调度、场景安排等,这个电影的工程太大了。原来当演员再累,还是能倒头就睡。可如今一躺下来,几百件事情都涌上来,有时候想到什么点子,还得马上用笔记下来。”
陈红笑言她跟凯歌已经顾不上相互呵护了,“昨天我们一早就来到片场,吃第一口饭的时间是晚上11点40分,但是我们都没觉得饿。可能是因为开机了,蛮兴奋的。不过,看我累成现在这样子,凯歌也挺心疼的。好在我们都很享受这个工作过程,所以心里还算有点安慰。”
“这段时间我们的生活比较狼狈,跟两个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几乎每天都见不到他们。早晨我们走的时候他们还没起床,晚上我们回来了,他们又都睡了。不过,拍戏总是阶段性的,总会有一个盼头的!幸好孩子的老师还有我的父母都帮了我们不少忙。”
虽然,作为演员,陈红演过无数性格迥异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角色的转变,让她感触颇深,她发现自己的生活态度由此有了变化。
“妻子”是陈红人生的第一个角色。“以前我是一个人生活,现在身边多了一个人,当然和以前不一样,有一种亲人的感觉。你会觉得你与这人很亲,是一家人。没结婚,就不会有这种感觉。”陈红自认最浪漫的事是“八年前我在加拿大拍《纽约风暴》,当时凯歌来探班,他对我说‘我们结婚吧’。他是第一个对我说这话的人。”
“母亲”是陈红人生的第二个角色。“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他给了我一个新的世界。孩子很可爱,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什么叫纯真。做了母亲,我最深的体会是生活变得特别踏实,人也变得非常安静,整个人内外很协调。我一直觉得拍戏是一时的事,要孩子是一世的事。等我老的时候,也许感到最有成就的就是教育了两个好孩子。”
“女人三十”是陈红的第三个人生角色。此时上有老下有小的她深深感悟到“亲情”的弥足珍贵。“现在想来最温馨的事是大年三十与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感受这种祥和的气氛,让我一下子很知足。”
也许,正是完成了这些角色的转变,陈红经常会有一种莫名的快乐。有时,仅仅是一杯茶的滋味,就让她快乐地回味好几天。(王江月、封面、本文摄影/闻晓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