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剧照
一向青黄不接、先天不足的国产儿童片,在广电总局大力扶植的倾斜政策下,终于有了打翻身仗的机会,一批佳作借势而上、破茧欲出,其中最突出的当属由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鼎力打造的儿童片《上学路上》,这部真正以儿童视角拍摄的叫好又叫座的儿童片,不仅一次性通过了审查,摆出了叫板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的架势,更被业界人士一致认为是今年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的不二人选。
鸡蛋 枸杞 24.8元学杂费
2002年,宁夏西海固女孩马燕的故事感动了大半个世界。当她和许多农村女孩一样在十五岁时面临辍学的时候,三大本的日记被一个法国记者发现并在欧洲出版,迅速地被译成了六国文字,在欧洲和日本引起极大轰动,马燕的名字由此成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为改变命运追求知识的一个象征。
将片名从《学费》改为《让我听听你的手》、最终又改成现在《上学路上》的这部影片,便是脱胎而又不拘泥于马燕故事的一部真正的儿童电影,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部纯净、简约、积极、生动、平凡却又传奇的故事,故事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孩子为了挣学费而做小买卖的酸甜苦辣”:放暑假之前,老师宣布,下学期每个学生要交学杂费24.8元,12岁的王燕和两个弟弟同在这所小学,王燕的母亲告诉王燕:“咱们家拿不出那么多钱,下学期你不要上学了。”
为了24.8元的学杂费,王燕开始了挣钱的艰难旅程:她要和小伙伴到几百里远的地方去帮人摘枸杞挣钱,摘一斤枸杞可以有两毛钱的报酬。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几元钱路费家里也没有,为了这笔路费,王燕从家里拿出10个鸡蛋,开始了一系列交易。最后王燕终于到了枸杞园,在漫山遍野的红色海洋中采摘自己的希望……
比《一个都不能少》多出一点
曾拥有《法官老张轶事》、《21天》、《满天星》等辉煌战例的著名编剧赵冬苓显然不愿意落入“苦难片”的俗套,在西海固,她不仅仅看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贫穷,更看到了人在贫穷中安祥、积极、洁净的精神,看到了孩子们为改变命运追求知识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赵冬苓试图在平凡的事件中找寻生命的哲理,用人物朴素的语言来揭示存在的真实,在她眼里,贫穷和苦难只是如影随形的背景,真正的重头戏是生活中孩子们的童趣和乐趣,还有孩子们天真而淳朴的天性。她认为,马燕出现在那块土地上是不奇怪的,不仅仅因为西海固独特的美更容易吸引国外的目光,更因为那块土地给予了马燕不屈从命运的精神和活力。“这个故事自始自终都流淌着大西北明亮的阳光,阳光下的孩子们脸上看不到因为贫穷而带来的抱怨和自卑,穷苦人之间没有互相仇视,而是相互帮助,相互同情,仿佛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回归人性之初。”
业内人士评价说, 《上学路上》的确有叫板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的资格,最关键的是该片比后者多出了一点——那就是孩子们脸上和心里的阳光,与同样表现贫困儿童上学的《一个都不能少》相比,《上学路上》里边孩子们的精神风貌更显得昂扬向上和健康。最难能可贵的是,该片拍出了身处苦难中的孩子们发自内心和天性的快乐,这无疑是几赴西海固、始终住在农民家里并六易其稿的赵冬苓所引以为豪的。
“小太平”、艾丽娅脱胎换骨
别看是儿童片,角儿还真不少,据制片主任侯鸿亮介绍,片中小主角的饰演者——童星吴旭,曾出演过《大明宫词》中的小太平公主、《人间四月天》的小幺妹,还曾凭借电影《一声叹息》里的梁月月拿到了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表演新人奖,而饰演她妈妈的,则是金鸡奖最佳女主角、“金爵奖”最佳女演员艾丽娅。不过,在拍摄《上学路上》过程中,“小太平”、艾丽娅都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新锐导演方刚亮的“纵容”下,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为求神似,因为化妆化得太丑而哭鼻子的“小太平”,每天都由副导演领着到集市上卖西红柿,而艾丽娅,也彻头彻尾地把自己融入了这片黄土泥巴里。
客观地说,身为儿童影片的《上学路上》所表现的主题,已经远远超出一部儿童电影的范畴。它写的是一个西部孩子求学的故事,但在故事的后面,蕴含着西部人顽强的生命力、开发西部从重视教育开始、西部孩子渴望更多的社会关爱等具有时代性的大主题。对于赵冬苓、侯鸿亮、方刚亮、“小太平”、艾丽娅等主创人员来说,在西海固的沙尘暴中每天“吃下”的沙土和经历过的所有苦楚,都变成了难以忘怀的甜蜜追忆和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 (邓鲁平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