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至今,全国生产了320部影片,只有100多部进行了规模放映,其余200多部影片悄然“失踪”,浪费表演不算,数亿元的投资亏损更是揪心之痛。
电影“失踪片”造就了一大悬念:到底哪个环节梗阻,让这么多作品悬于市场之外?从而使电影成为产销率极低的行当,甚至沦为自娱自乐的游戏?
导演怨档期,院线怨观众,观众抱怨质次价高不方便
在第十三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记者沿着电影产业链,对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多方人士进行了采访,虚构出这样一部短剧:制片人攥着大把钞票找导演要拍一部《不是英雄》,导演接下了活,拍了一半要求追加投资,他说:“这不过分,全国有六成影片预算超支。”制片人边填支票边唠叨:“电影怎么闹腾得像足球似的,只见片酬疯涨,不见票房提高。”
数月后,制片人与导演带着片子找电影院院长,院长说:“没有你们的档期啊,我们的档期排给进口大片和港片了,加上张艺谋、冯小刚,他们的片子一个也不能少。”
两人刚转身,院长就叹息道:“唉,档期不是问题,一年365天,一天放一部就是300多部,可观众看了《英雄》,谁还希罕你那《不是英雄》呢?”导演耳朵尖,回头责问院长:“我们的主创人员虽不是大腕,可电影界卧虎藏龙啊!”
院长唏嘘不已:“我们也难啊,前年除《英雄》外,99部国产片总票房不到两个亿,观众这么少,我总不能赔本放映吧!”“我可赔大了!”制片人接过话茬。导演连忙安慰:“没事没事,现在70%的国产片亏损,咱们是大多数。”
电影院门可罗雀,三个人一起坐到台阶上,合唱一首名为《朋友,请来看电影》的歌,歌声幽怨,如泣如诉……一位路过的小伙子以为他们在卖唱,抠出一元硬币扔过来,三人都楞了。
回神最快的院长突然喝道:“哪有一元钱的电影,至少十元,到时候《天下无贼》得三十元呢!”此刻,小伙子已隐身对面的影碟屋,他们只看到一幅“十元三张VCD”的广告牌。最终,《不是英雄》成了“失踪片”,胶片入库,拷贝锁进保险箱,为防盗版贴上了封条。
短剧折射的事实是,国产电影产业链勾连不畅,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投入不够导致质量下降,质量下降导致观众流失,观众流失又压挤利润空间,导致资金更紧。
影片难见观众 质量提高是关键
横亘在“失踪片”与观众之间的大山,首先是质量。
电影衰落是伴随整个现代文化市场的兴起而出现的必然现象,而与此同时,国产电影可看性提高的程度并不明显,不足以形成挽救颓势的“剪刀差”。有专家估计,至少有三成“失踪片”因为质量问题而败走麦城。
中宣部影视处副处长王强说,不少影片艺术质量低下,制作水准粗劣,内容胡编滥造,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指出,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冲击,确实有一些电影工作者产生了浮躁情绪,影响了艺术创作。
针对电影创作中盲目仿造好莱坞“庸俗片”的倾向,中国文联影视创作中心主任丁道希高声诘问:“为什么不顾民族审判习惯的歧异,甚至连好莱坞已有的人文精神都不屑一顾,而制造一些浅薄无聊的低俗产品呢?”
当前,国产影片的创作急需提高历史品格和美学品格,既要突出对历史、对社会、对生命的关爱深度和认识深度,又要提倡对电影艺术和电影语言的一种最深刻、最具有开放性、最具有创新性的表达和体现,唯其如此,才能从源头摆脱国产影片的信誉危机。
不搞产业化 好片也会无踪迹
质量上去了,如果翻不过市场这座山,好片也会无踪迹。
有人预测,中国电影有150亿至200亿元的市场容量,五年内可达到50亿元。但严峻的现实是,票房多年徘徊在10亿元以下。如果不大规模构建风格多样的电影院线,吸引不同口味的观众;不大力开展国产片的市场化运作宣传,所谓的“市场容量”不过是画饼充饥的梦幻数字。
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会长赵国庆曾担任过华表奖评委,他说,没有公映的影片中确实有不少质量上乘的影片,这些片子进不了市场,一是因为电影院太少,影院多了就不会存在档期问题,二是因为宣传不够,片子拍得再好,没有知名度,市场就是虚幻的。
据调查,1998年,全国有1万多家放映单位,2001年只剩下3000多家,现在全国35家院线,只有900家影院、2000张银幕。我国年均每人至少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美国年人均观影次数已达到5.7次,韩国也达到了2.27次。
放任更多的国产片“失踪”,“造梦产业”就会变成“噩梦产业”。仅去年至今的200多部“失踪片”,按每部影片投资200万元计算,至少亏损4亿元,约占同期国产影片票房的八成,远远超过其产生的利润。目前,国内外资本正大举抢滩中国电影产业,但是只要"以销定产"的市场经济铁律不被遵守,就仍会有影片“失踪”。(新华社记者孙波 张先国 孙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