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电影《银饰》错用拷贝事件有疑点
因错用“露点拷贝”而导致推迟上映的电影《银饰》究竟能否在本周末上映还是未知数,但就目前来看,该片和2003年黄建中另一部电影《大鸿米店》的情况如出一辙,而到现在为止发行方的解释依然显得非常无力,失误一说回避了问题的重点,种种迹象表明,媒体普遍怀疑的“恶意炒作”之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错得非常“巧妙”
按照发行方的解释,《银饰》最初有一个全版本,但考虑到国内没有分级制,自行删剪了部分敏感镜头,将第二个版本送交电影局,经过电影局审查后,又删掉了大约1分钟的露点镜头,成为面对观众放映的最后版本。发行方表示,春节前把母带送到刻录厂的时候,误送了第二个版本,造成后来刻录的170多张碟都错了——这番说辞看起来能够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仍有可疑之处。且不说送错母带的几率有多大,发现错误的时机实在太过凑巧。一部电影上映,影院和院线方必要先看一遍,随后对影片进行市场估计并安排放映,而媒体的放映场是可有可无的。巧就巧在发现错误的并不是影院人士,而是媒体的记者,这样,即使露点电影没有流入市场,造成恶劣影响,也达到了宣传炒作的目的,因为没有一家媒体会对此新闻熟视无睹。既然没有造成恶劣影响又及时制止了错误,发行公司的责任便减轻到了最低限度。这比当初恶炒《大鸿米店》确实高明了不少。虽然发行公司表示,这次失误将有十几万元的经济损失,但如果炒作成功,由此带来的市场效益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未见其他宣传
证明《银饰》炒作的另一个迹象是,该片除了“露点”之外,没有其他的宣传活动。一般一部电影的宣传,主创人员会提前到各地影院进行宣传,即便是大明星也会为了新片的宣传而东奔西走,而《银饰》却四平八稳地按兵不动,不见有任何宣传举动。一部以新人为主的电影竟然这样安心地置身事外,显然已有了如意算盘。而目前《银饰》的确已经成为各报娱乐新闻的头条,原因无他,“露点”尔。
苦酒终将自尝
的确,《银饰》如果能够在周末上映,该片所引起的话题将会带来一定的票房,但对于电影市场而言,“恶炒”绝对是饮鸩止渴的愚蠢举动,即便一时得逞,但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一而再,再而三地炒作低俗的卖点,不仅对影片的发行没有帮助,更会使影片格调降低,从而受到观众的抵制,使片方、主创最终自尝恶果。
电影市场的繁荣和发展需要的是运作,而非恶炒。本报记者周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