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士龙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4月8日,《沉默的远山》专家座谈研讨会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举行。影片导演郑克洪、制片人李馨雨、编剧程青松携影片拷贝在影协放映厅接受了专家学者的检阅。放映结束后,与会人员在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影片的座谈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对影片的艺术魅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齐士龙参加座谈时明确表示非常喜欢《沉默的远山》这部电影,
他对影片的成功作出了三点评述。
1、风格质朴,有味道。编剧程青松是个时髦的年轻人,他创作的影片角度也很新颖,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主旋律有复杂的想法。本片看起来有味道,让人很感动,可以看出主创对细节琢磨很深,结尾有意境。演员表演也好,罗德元好像就是周国知,表演到位,与编导风格要求联系紧密。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与编导的观念是分不开的。现代有些主旋律有强加的感觉,强制教育感动,这让人有防线。而《沉默的远山》娓娓道来,如片名一样悠远。片子开始一辆卡车从大山里开来,人显得渺小。导演有意识地创作,反复运用风景山林,在风景中对照人,塑造典型的好人。周国知是一个好人、好领导、好干部、好同事、好爸爸、好丈夫,但十全十美的人不可信,所以好得有度,好得不假,不强加,好得合乎大山,合乎茅屋,合乎中国国情,合乎人情。虽然片中很多都是非职业演员,但却很真实,大山里孩子的青涩不自然的尴尬表现也很到位,利用缺点完成的角色更加完美。这是一种久违了的现代角度电影。
2、默默的人。周国知是民政局的小干部,最小官职的主任。他自己装卸煤,坐卡车,在办公室默默工作,默默得病,默默死去。一切都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渲染,只有老婆与孩子记着他,最后抱着遗像照相让人感动。全片透过沉默的山景看人,十分协调。好人美丽的心灵在美丽的山水间,给人想象的空间。周国知带着儿子下乡那场戏,没有教育的词,但真实。周国知胃痛蹲下,儿子回来什么也没说,自己往前走,这正是对贫困山区人与人的关系、关心度的准确表现。妻子喝药酒过度,躺在病床上对周国知说:“不知道咱俩谁先走。”,伤感的语言,体现活生生人的气息。周国知弥留之际坐在屋门口背对观众的剪影,无人立碑树传,表现手法也是默默的,只用一个门框给人想象的空间。
3、思想性成功,新角度的主旋律值得探索。导演不留痕迹的艺术手法是一种全新的境界与生活体验,抓住观众不需要营造气氛,不用音乐营造气氛是非常自信的表现,事件本身就能打动人。观众的欣赏层次不低,才能欣赏这样的电影。到电影结束的时候大家回不过神来,静静地看字幕,都在情感回味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