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老片重拍”成为风潮 对观众负责请勿粗枝滥造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1:31 黑龙江日报

  时下,根据经典老电影改编的电视剧成为了荧屏宠儿,从《小兵张嘎》《林海雪原》、《苦菜花》、《早春二月》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等,题材从国内延伸到国外,可谓触角涉猎广泛。携着老电影的光环,这些重拍剧还未上映,就已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前一段时间由经典老电影改编的电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搭错车》再次搅热了荧屏。

  细想,这些被重拍的老电影,绝大多数都是过去不同时代的“红色经典”,其作品在思想、主题、主要人物刻画上,都是经过久经考验的,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重拍者正是利用了观众对其熟知的这一心理,大张旗鼓、不惜巨资以期重拍出“新”的经典,而实际效果并不其然。

  把原来只有几十分钟的影片“拉成”一个几十集的电视剧,谈何容易。按业内人士的行话讲,重拍者运用四大招数:英雄形象增加“缺点”凡人化、反面角色增添“人性”模糊化、感情描写“多角”关系复杂化、内容“注水”娱乐化。花重金大量起用当红影视明星,刘嘉玲胡军、陈小艺等,重拍剧中面熟的名角儿,用明星吊观众的口味;剧情不够,多角恋凑:三角、四角甚至多角,给正面人物安排“三角”情感恋,反面角色增添“善良人性”的一面,稀释反派的“浓度”,任意篡改人物原本的思想境界。我们不否认,一些红色经典中的人物,受时代的影响过于理想化和神化。可现在一些重拍的红色经典作品,已全然不尊重原作的时代背景,更是背离了原作品中的人物刻画。重拍者似乎不顾这些,作品拍的是不是经典,是“三六九等”中哪等已忽略不计了,只要能播出,就是好家伙,因为借着经典的名气,雪片一样的钞票已飞进了重拍者的腰包,少数人得利。而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让电视前的观众莫名其妙,对一些不太了解过去时代背景的青少年也造成了不良影响,重拍的经典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荧屏上的“罂粟”。

  重拍的中国四大名著也将陆续粉墨登场,看来“老片重拍”很有可能成为一股风潮继续热下去,但在这样的潮流中如何认识老电影的再生价值,改编经典应当如何进行再创作,重拍对于电视剧的原创力有无影响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别把经典拍“歪”了。

  其实,重拍经典本无可厚非,通过电视剧把更为细节的东西呈现给观众,让更多的人们对经典喜闻乐见,是件好事。可是经典拍成了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实属不应该,应该杜绝这样的作品登上荧屏,这不仅仅是对原作的尊重,也是对观众负责。吴利红/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