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8月7日,由文艺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唐季礼影视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到会致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仲呈祥应邀主持研讨会。与会的影视理论家、评论家、专家学者高度赞赏唐季礼影视作品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精神,高度评价他在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呼吁有关部门和影视界要重视“唐季礼现象”,造就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型人才,积极推动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以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
优秀作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打响中国民族品牌。
唐季礼为香港电影的发展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上世纪90年代,他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由他执导的电影《红番区》是第一部在美国主流院线上映的华语电影,还创下了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亿的纪录。他执导的许多优秀电影作品都成功地在全球发行,赢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国际电影界享有较高声誉。在放弃了好莱坞良好的工作条件定居国内后,他积极投身中国的电影事业,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认真研究分析国内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情况,积极探索切合国内电影发展实际和观众审美要求的创作方法。他近年来完成的几部电视连续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其中电视剧《男才女貌》成为中国第一部出口韩国的电视剧产品,在中国电视剧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方面作了重要尝试。
金炳华在致辞中说,唐季礼先生充满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优秀作品,能够成功地走向世界、占领市场,这充分表明,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从时代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高度上认识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用优秀的作品满足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要用优秀的作品占领国际市场。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我们的文艺创作要通过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讴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展现中国人民丰富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心灵世界,让人们感知和认同民族精神,自觉接受和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加深对伟大祖国的感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增添民族进步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同时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我们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发展国内市场,还是开拓国际市场,都要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为依托。
金炳华说,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从中外影视业的发展看,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根据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是作家艺术家成功合作的成果。新时期以来,我国影视业的发展同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作家的优秀作品为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可靠、丰富的资源,影视剧的创作也扩大了作家作品的社会传播面和社会影响力。我们衷心希望广大影视艺术家和作家们能够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广泛合作,为新时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精诚合作,共创精品。中国作协愿意在作家与影视艺术家合作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与会理论家专家注意到,唐季礼的影视作品努力塑造中国人不屈不挠、勇敢智慧、正义善良的正面形象,热情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反映当代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时代风貌,为世界进一步了解真正的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唐季礼特别善于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化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他的“功夫片”匡扶正义、嫉恶如仇、维护道德的主题,是他的作品赢得海外观众的深厚基础,也是他的“功夫片”的思想艺术特色。
与会理论家评论家指出,我们要通过对“唐季礼现象”的分析研讨,总结他的作品赢得国际文化市场的经验,积极探索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经受国际文化市场的严峻考验与挑战,维护国际文化安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扭转影视产品国际贸易逆差,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获得优势。
与会专家学者呼吁,必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积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生产出有世界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又能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打胜仗的优秀人才。应当承认,在世界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这方面的人才特别紧缺,尤其是“双语”人才特别紧缺。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尽快群策群力,调动海内外的各种积极性,迅速建立一整套有效培养国际型实践型人才的体制和机制,推出我们民族的优秀导演、优秀演员、优秀监制、优秀制片人,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打响中国的民族文化品牌。
唐季礼也在研讨会上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谈到,是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让我回到祖国内地来发展。有了在国际文化市场打响中国优秀民族品牌的雄心壮志,还要懂得如何让这品牌走向世界。我们必须打造好平台,首先要建立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有了基地以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利用产业带动教学,利用教学带动研发,让一大批通晓东西文化交流、会“实战”的电影制作人才进入国际市场,共同去为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有:严昭柱、范咏戈、李京盛、汤恒、张丕民、李准、郑伯农、沈卫星、王必胜、曾庆瑞、赵为民、贾磊磊、柳秀文、周涌、丁亚平、王强、王人殷、饶曙光、索亚斌、张颐武、李怀亮、陆红实、单万里、李道新、刘大敏、张陵等,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有关人员也出席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