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有3年,好莱坞已借着“东风西渐”的热潮提前开始了中国题材的挖掘。《西游记》、《孙子兵法》、《杨家将》等中国传统题材将被贴上好莱坞标签搬上银幕。不久前已在浙江横店开机的《狄仁杰》便是好莱坞以中国题材“抢滩”市场的排头兵。
当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好莱坞造梦工厂的新鲜“血液”时,中国的影视圈却还在
为题材匮乏而烦恼,大银幕、小荧屏上总是戏说着这几个帝王将相。身在金山不识宝、守着宝藏却喊穷,成为国内影视创作的一大怪现象。
好莱坞:用“中国调料”熬美国人的浓汤
继成龙、李连杰、章子怡等东方面孔相继登陆好莱坞之后,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国题材成为好莱坞抢拍的对象。但这一中国文化的“西进”,却不同于好莱坞大片席卷全球的主动输出,也并不代表西方主流文化对孔孟之道、老庄之玄产生了认同。他们看中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掀起的“中国热”将带来的巨大商机。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作为一种形象和符号被嵌入到电影文本中,再加入爱情、自由、正义、美国梦等独门配料,煮出一锅行销全球的浓汤。
当一个筋斗翻到好莱坞的孙悟空、“留学”回来的杨六郎、“洋化”后的狄仁杰借助好莱坞的发行渠道返销到我们的大小银幕时,我们又该拿什么样的影视作品去告诉下一代:这才是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经典?
狼来了:用“鲶鱼效应”搅动死水
好莱坞的“中国攻略”为近年来“辫子”满天飞、“格格”排成行的国内影视创作敲响了警钟。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的作品呈现的却是艺术想像的苍白无力,热门题材的频频跟风,“原创力缺乏”已成为不少专家对国内影视现状的定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妨多喊几声“狼来了”,让好莱坞这条大“鲶鱼”来搅动中国影视创作这潭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死水。
我们的影视并非没有成功改编传统经典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名著的成功改编,至今仍堪称经典之作。
在资金和技术都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题材的改编却失去了当初影视人对传统文化品质的坚守。难怪韩国古装电视剧《大长今》在湖南卫视首播成功后,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和观众的思考:为什么师承中国文化的《大长今》,反而比中国土生土长的电视剧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从而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传统题材:用“内驱力”占领文化高地
业内人士指出,影视剧的一窝蜂,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是否一窝蜂,投资者注重的是市场而非艺术。好莱坞拍摄《孙子兵法》,着眼的是世界市场,不像我们会添加许多谈情说爱,关注的倒是斗智斗勇。
专家认为,传统题材要么乏人关注、要么“戏说”过度,不仅反映出想像力的匮乏,也低估了观众的精神需求,是一种背对未来的心态。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打开对于题材和市场的想像力,我们的影视作品完全可以凭借文化的内驱力占领传播的高地,赢得更多的文化认同。韩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