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 陈旧)今年是金鸡百花电影节大幅度改革的一年,只评金鸡奖,不评百花奖就是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不过,针对外界“金鸡百花”分开来办和有关“分家”的说法,中国影协主席吴贻弓则澄清,根据有关部门的建议,以后电影节的两大奖项只是隔年评选,即按照今年评比金鸡奖,明年就评比百花奖的模式操作,但是金鸡百花电影节还是每年举办,称谓上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从电影节的本质上说,金鸡奖和百花奖从来都是各自独立评选的,前者是专家奖,后者是群众奖,两奖的宗旨目的方式方法受众等等都不一样,所以,
隔年评奖对电影节的举办并没有什么影响。至于为什么评奖要分开来,首先是考虑到有关方面的建议,认为两奖性质内容不一样,还是分开来好;其次,电影节举办14年来,中国影协越来越感到,一年评两个奖力不从心。“每年的影片都在增多,去年金鸡奖的候选影片就达到了212部,评奖过程中,我们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这是电影节举办之初完全没有想到的。”
指望下个百年的兴旺作为改革的一大显著特点,今年的金鸡奖还打破传统,首次照顾到港台影片和国外影片。吴贻弓说,把评奖合理地纳入电影节的范畴,这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作为中国文联和电影家协会主办的活动,金鸡奖可以说是国家高层次的奖项,应该面向中国创作的所有影片。另外,港台电影人本身也有这样的愿望”。对于金鸡奖将首次允许国外影片参评最佳影片,吴贻弓坦言这只是中国影协的一种愿望,“但这种愿望能否和大家的欣赏水平结合到一起,还要看实际效果”。毋庸讳言,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金鸡白花电影节从弱小走向强大,但偏巧,金鸡奖改革的一届却赶上了台湾举办金马奖,两大奖项同时评比,在吴贻弓看来,金鸡电影节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不过,就我个人的认识,一个电影节的兴旺,最根本的是根植在电影事业兴旺的基础上。中国电影目前正从一个百年迈向新的百年,如果将来会有更多的好作品、好影人,金鸡奖办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冷对金鸡永久落户三亚今年电影节改革的一大口号就是要向市场看齐,不过,落实到具体评比的时候,一些票房并不太好的影片却入围金鸡奖也遭到了不少记者的诟病。对此,代表中国影协的吴贻弓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这样的影片能否在历史上得到承认,只能历史作出回答,因为在文化史的探索上,一些超前的文本是不被接受的,比如,当年费穆的《小城之春》卖得相当不好,但专家却说,在叙事和散文化方面却是相当出色,现在也已经成为了经典。金鸡奖的责任就是这样。”另外,在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上,三亚市长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强烈的要求,即让以后的金鸡评比都放在三亚,“让电影节的影响拉动三亚的经济发展。”不过,当有记者就他的话题问询中国影协常务副主席康健民时,他则表态,现在还在和三亚发面商谈这个问题,暂时还不能回答。而一边的吴贻弓干脆沉默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