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平:最敢想敢干的制片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张伟平家有张巨大的餐桌。直径3米95,米兰定做的手工家具,选的是意大利特有的雀眼木。张伟平得意地说:“还是我老婆了解我,送了这张桌子,知道我喜欢什么。”当年这张桌子搬来的时候进不了门,特意找了吊车从阳台吊进19层。这不是张普通的好桌子,中国电影100年最卖座的电影前两名《英雄》和《十面埋伏》都离不开这张桌子上不同寻常的饭局。多年前,二张联盟还没启航,张艺谋就曾感慨地说过:“我认识你十几年,从没见你谈过生意,一直在桌子上吃饭。”
11月5日这天晚上,一场普通家宴,张伟平临时几个电话,来了20几个座上宾。主人张伟平居中,背后挂着康熙真迹,“风云思”三字力道过人。左右顺次有戴金链子的巴西侨领、个小块大的青鸟健身老板、《十面埋伏》首映式导演央视的亚宁、张伟平第一份工作北京第四医院的院长、算出过非典的藏族长相易经大师、《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的导演,以及张伟平几个官场上20几年的铁哥们儿,时尚的、传统的、通俗的、文艺的、救命的、管事的,一个都没少。席间易经大师不动声色地说:“未来二十年,瘟疫会越来越严重,搞事业的都不宜做得太大。”话音刚落,张伟平沉了脸毫不留情地骂道:“你少给我胡说八道!”
铁哥们儿和生意
身高1米85的张伟平是个大块头,他嗓音洪亮,说一不二,圈内人称“伟哥”。据说叫法是巩俐送的,正巧这一女一男一前一后左右了张艺谋的艺术走向。
张伟平第一次同张艺谋合作时根本不懂电影。1995年,张艺谋拍《有话好好说》,因为张巩分手,投资人对影片信心不足临时撤资。张伟平说:“张艺谋是我的铁哥们儿,不能不帮”,一下子拿了2600万解了张艺谋的围。当时国内票房纪录最好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红樱桃》加起来不过2000多万。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建立在商业上的友谊远比建立在友谊上的商业来得好。”但张伟平说:“那是在美国,中国是人情社会,中国人的仗义美国人理解不了。”
熟悉张伟平的人说:“他对喜欢的人是六月,对不喜欢的人是腊月,骂起喜欢的人照样也是腊月。”80年代末,靠着哥哥的关系,当时张伟平每年的生日Party已经成了影视圈的明星聚会。刘威认识张伟平比张艺谋还早,那时候刘威同何晴分手身无分文,借住在刘蓓在瓷器口的旧房子,有时在附近街边吃包子,一天突然接到张伟平电话,劈头盖脸一顿骂,刘威还记得他说:“现在流行痢疾呢,你赶快过来,以后我们家就是你的食堂和澡堂子。”
90年代初一个铁哥们儿拉张伟平下海,一起做航空食品,他们包揽了整个首都机场和广州机场的盒饭,省心又利润丰厚,加上后来的药品和房地产生意,在90年代初大款暴增的年代,张伟平很快成了影视圈钟爱的大哥,为人慷慨又讲义气,路子广又能拿事。
张伟平和张艺谋的交往始于1989年的一次圈内饭局,当晚张伟平开车送张艺谋回家,二人聊得投机。10天后,巩俐打来电话,张伟平请巩俐和张艺谋来家里吃饭,他们聊的很开心。此后六年,二张成了铁哥们儿。一次,对吃颇有心得的张伟平问张艺谋:“川徽鲁粤,你喜欢什么口味?”张艺谋答:“羊肉泡馍最好。”于是张伟平带着张艺谋吃遍了北京的大小名厨,张艺谋后来说:“羊肉泡馍确实不是最好吃的,但我就是喜欢。”祖籍山东的张伟平,好吃口味浓重的鲁菜。他要是好一口,一定要吃个够。80年代在西门子商务行政部做经理时他每月拿960块外汇券,有个周末突然馋了广州东方宾馆边上的蟹粉小笼,叫上一哥们儿,买了500块的机票过去,吃了包子,转身飞回来。这倒和他现在的生意一个路子,吃定了一口咬住不放。
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张伟平的新画面,王中军的华谊兄弟,董平的保利华亿三足鼎立。王中军稳住了冯晓刚,走的是影视、广告、演艺经济多元化经营未来上市融资的常规商业道路;从《孔雀》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董平圈内结交广、艺术片多,但电影上获利有限;只有张伟平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张艺谋这一个篮子里,张艺谋电影是新画面唯一的产品,对这个铁哥们儿,张伟平甩手到“一不看账本,二不看剧本”。张伟平喜欢简单的商业模式,铁哥们儿当合作伙伴,可以“一竿子插到底”。
我不是文化人
张伟平广为人知的大手笔始于《英雄》的商业运作,他一人开创了中国电影史四个第一:音像版权拍卖1780万天价,令当时的张艺谋也目瞪口呆,而此前的纪录不过一,二十万;选择中国盗版策源地深圳首映展开午夜禁盗版行动,率领他的那帮与电影毫无关系的铁哥们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升级到人民大会堂盛大的首映礼和包公务机在全国巡回宣传,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2.5亿的票房奇迹。这一系列动作张伟平花了2000万,后来为《十面埋伏》首映式再投入2000万。关于二张品牌的商业模式,张艺谋有句名言:“我是种萝卜的,他是卖萝卜的。”为了把张艺谋的“萝卜”卖个大价钱,新影联的高军说张伟平显示了近乎癫狂的想象力,高军评价:“张伟平是一个富于冒险精神的性情中人。”
张伟平为什么敢想敢干?哪里来的底气和创意?在他张狂的“赌徒精神”背后,其实有着敏锐的头脑和过硬的底牌。张伟平说:“我不怕吃亏,因为我吃得起亏。”
熟悉张伟平的人都说,外表粗枝大叶的他,其实极为细心和敏感。他记忆力很好,熟人的电话张口就来。新画面员工说,他们加班回家晚了,“领导”都会电话问一句到了没有。刘威说当年和新画面老陈一起去欧洲,邻上飞机前张伟平派人给老陈送了一打儿欧元,还说:“到那边换可能不方便。”当年《卧虎藏龙》国内票房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国内发行商扯皮把档期推后了几个月,但这样的意外没有发生在张伟平身上,他说:“我不会对方方面面的困难估计不足,我不想当然。”
2004年《十面埋伏》上映后,国内媒体和专家掀起的空前绝后的批张运动并不在张伟平意料之外,即便如此该片还是争取了7、800万的观众,也包括来自官方的支持。文化人在这场事件中完全失势,张伟平始终如一的强硬充分显示了他的不好惹。这是一个练过20几年拳击的东北大块头,1958年生人,文革度过的学生时代人称“胖小儿”,整日带着兄弟们在街上打抱不平。张艺谋曾经见过张伟平学生时代的照片,感慨地说,我上学时见到像你这样的人肯定溜边走。他热爱拳击,直到今天他也没忘了每天早晨用拳击热身。
为什么专家批不倒张伟平?高军还有一个解释:“因为张伟平的朋友圈同样很强大。”张伟平看人很准,他喜欢结交讲义气又能干的朋友。国内营业额最大的新画面为什么只有16个人?因为张伟平在外围储备了高效而有力度的各方面资源。据说,《十面埋伏》那场经过各地电视网转播收视人数达到7个亿的首映式,动用了张伟平20几年储备的人脉,一个都没浪费,他们都是张伟平的“铁哥们儿”。
说到底,张伟平的大手笔还是来源于踏实的经济后盾,他的航空食品、药品和房地产生意如今已经形成了稳定而丰厚的利润来源,投资张艺谋电影即便失败也不至伤筋动骨。张伟平在《英雄》和《十面埋伏》上所作的商业决策,看似一掷千金,实则十拿九稳。以英雄为例,因为《卧虎藏龙》创下外语片北美票房过亿的纪录,其制片方之一港商江志强得以从海外融资3000万美金复制同类题材的《英雄》,加上张艺谋对海外市场的票房号召力和全明星班底,片子的海外市场预期利润至少应该保证收回成本。后来米拉迈克斯所付的2500万美金北美放映权也基本证明了江志强和张伟平的判断。据《纽约时报》披露,米拉迈克斯当时将《英雄》雪藏一年,后来还是迫于母公司迪斯尼的压力不得不提早上映,原因据称迪斯尼在香港的项目因此遭到了来自中国官方的压力。
没人否认,以票房这个硬道理衡量,《英雄》和《十面埋伏》取得了电影营销的巨大成功。张伟平的信条是:“要不不做,做,就和别人不一样,做就做到最好。”他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数观众还是抱着看热闹心态,他先后两次铆足了劲满足了看客的猎奇心理。不在少数的人对这样的成功持观望态度,有人说:“这是对张艺谋品牌的过度营销,无异杀鸡取卵。”漩涡中的张伟平并不否认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他提到一个做电影至今让自己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场面,今年,在墨尔本、在伦敦、在温哥华,张伟平和哥们儿不止一次地看到,家电商场里一整面电视墙展示色彩的样片放的是《英雄》,那个李连杰和甄子丹对剑,剑穿水滴的画面。张伟平说:“在我看来,这比在国外拿奖还有意义。”郭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