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陈可辛:其实你说商业效应,反而我觉得你站在这几个男主角来讲,其实周迅并不是那么有商业效应。我最初决定启用周迅的时候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就说可以找一个更有票房保证的演员。我常说我坚持这个戏里面,这个女主角一定要是内地女演员去演,因为她的经历很典型,这二十年也好,演员也好,往上爬的女孩经历也好,我觉得会感动很多很多人,女孩对那个经历的感觉,在你往上爬的时候,对人生很多你可能认为很重要东西的牺牲。
好了,我一路问很多业内的朋友,内地哪一个演员有保证吗?其实没有一个有保证,我曾经找过新人,因为在很多压力之下,他们都说你不如找一个新人签了,那么好的角色,不如找一个新人,内地合资公司有条件,要是你找一个新人,把新人签在我的下面我就投你这部戏,这是本来的看法,起码他们觉得一个那么庞大的投资,虽然我这个投资很大部分是在海外的,但是内地也有投资,内地投资就一路觉得,在商业决定上,要是你那么多男主角,张学友、池珍熙、金城武捧一个新的女孩都可以,基本上可能他签了这个女孩以后,好处、利益更大。
我就见了很多人,我看几百个,可能见了几千个,给我见几百个,我真的找不到一个人有周迅的感染力,所以我后来还是回到周迅那边,还是说我觉得一定要周迅。
主持人赵宁:当时你是看她以前的作品?
陈可辛:最主要2000年我看了两部内地电影,因为我对内地电影不是那么了解,香港也不是那么多,那个时候是香港一个内地电影节,中国电影节,第六代的,我看了两部,一个是冯小刚的《一声叹息》,一个是《苏州河》,两部都是我喜欢的,我看周迅之后,我觉得她一定会红,因为我觉得她感染力很强,而且她跟很多内地的演员不同,她很有时代感。内地很多很好的演员,但是演时装就不太像,你放他在巴黎,放他在伦敦,放他在香港他都觉得他不像,就是没有时代感。周迅很有时代感,那个戏当然是上海,我觉得你把她放在哪里都可以。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有一天要是拍一部戏,跟内地合作,能够把她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行的就是周迅,后来看了她的电视剧,电视剧比较煽情,就知道她的感染力很强,我反而不是用她的感染力,修她的感染力,感染力太强,太像电视剧,太煽情,所以那个时候,周迅是我一路很想合作的演员,到这一次后来我在戏那边也做了我应做的本份,也跟投资方交代了,说真的找不到一个我觉得好的,结果最后还是回到我本来最想找的演员身上。
对内地票房最吃不准
主持人赵宁:我们很多网友都在网上担心这部电影的票房,不知道导演是不是也会有一定的压力?
陈可辛:有,电影是说站在投资跟回收上的压力,其实都已经过了。因为这个戏在外面都已经,每个地方都卖的不错,很好,欧美也好,日本也好,东南亚也好,亚洲也好,而且现在我们整个上片的状况已经是说站在最有利的地位,无论在香港、台湾、韩国哪里的档期都是。每个地方因为电影这个工业已经几十年、上百年的工业在哪里都好,所以我们对每个地方的预计,其实是已经蛮稳定的,因为电影这行,我常说,大家说风险大,其实风险,最早的时候风险是大,因为很多你想做的事情你不知道做不做成,演员好不好,剧本好不好,投资者更担心,导演也拿不准。但是到你东西都做好了,宣传出来了之后,其实你票房预计,无论在香港、台湾、韩国都有上下分别不会太远。所以这个戏本来在外面就已经很稳定,但是最不稳定一块就是中国内地,因为内地的电影还是刚刚开始,很多时候票房的预计都可能会跟实际的情况,外面可能只差20%,预计跟实际最多上上下下,这里可能上上下下500%,或者只剩20%,所以我觉得在内地来讲,因为整个看电影的习惯都还没有建立出来,票价那么高,观众能够花钱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又不是那么多,再加上盗版的问题又那么大,大家一年有几部戏是一定要到戏院看的,这部他们觉得在家里看还是戏院看还是未知数。当然我们觉得电影都应该在戏院看,这部戏那么大场面还是希望观众到戏院看,能达到观众心里面吗?压力还是有,还是中国内地,这一块对我们所有人来讲都是最大的一个战场。要是用战场比一个电影的时候,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这块是最大压力的,外面可能这块的回收不比外面多,可能比外面少很多,因为外面市场加起来可能更大,但是大家心血都是花在抢内地这一块,这一块压力是最大的。
主持人赵宁:其实我觉得应该是不错的。
救市先要救自己 观众心理一点点接受
网友:陈导你曾经在一个采访中说你这次把它拍成歌舞片的形式也是希望把很多观众拉回戏院,有一种救市的感觉。但是救市是不是一定依靠大制作?因为现在很多观众习惯,尤其内地观众习惯,进了影院就是必看大片,有这样一个心理上的习惯。如果依靠一定的制作来把观众拉回来是不是矫枉过正,而进一步紧缩小型制作在院线的生存空间。
陈可辛:好象我拍歌舞片一步一步走,我觉得这个观众比较偏激,而且很不理智,我觉得做事情,好了,我要是现在回去拍一部很小的制作,很典型我自己的电影,结果没有效果,观众还是回家来看碟片,怎么办?我那个时候拍了你就可能不会问这个问题,但是结果,因为我大部分认识我的朋友都跟我说看《甜蜜蜜》都是在碟片看的,我听到以后当然不开心,当然他们不看碟片,可能他们更不会来看,我觉得当然,看比不看好,在影院看比碟片看好,这是我们电影人的名片,我们宁愿你看碟片好过你根本不看。我分析一下,要是今天我是在拍一个武侠片那种特技大片,我同意你讲这句话,就是说我跟别人做的都一样,我没有走半步。但是我要是那么极端拍跟《甜蜜蜜》一样的,只是在碟片就能够看的,结果我去望天打卦,观众看我的名字进去,一定有一些本来就喜欢我电影的人,但那些人有多少?可能有六百万、八百万的票房,可能有一千万的票房,但是没有影响力,我就是我,甚至十个导演,都未必一下子把整个电影全改变,把不健康的状况改变,我当然知道这个状况不健康,但问题是说你要改变世界是一步一步走的。我不要说到救市那么伟大,其实每个人应该先讲一样东西是救自己,你救了自己之后,每个人都救自己到最后能救市,没有一个人那么伟大救市,每个人都是修身齐家,永远是先修身,我现在做的不是救市,我只是救自己。我站在我的力量我尽量拍回我最擅长的东西,我没有把自己的东西扔掉拍武侠片,因为武侠片是最保证的,我在拍这部戏里面用了两年时间,跟投资者、记者、发行商、戏院商争论、讨论、吵架,每个人都说你为什么那么多钱不去拍一部武侠片?不去拍一部特技,当然我不会拍,我起码走了一步我尽量拍我最熟悉的东西,在我最熟悉东西里面加了一种元素,能够把观众吸引回戏院。他来戏院之后可能以为是歌舞,以为大片进来,但是他进戏院之后还是会发现跟现在所谓大片潮流不一样的东西。下一部我可能不用那么花俏东西叫你们进来,可能你们下部有信心进来,我救了我自己,我还会开了多一条路给别人走,原来歌舞片可以,我下次可以拍另外一种东西,每个导演把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扔在一旁,拍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那个反而最可悲的。
重拍《刺马》讲述人性故事 陈导不同意武侠定义
主持人赵宁:陈导你下一部作品,重拍电影《刺马》,被外界认为武侠片,你进一步救自己?
陈可辛:所以大家很奇怪,你那么坚持不拍武侠片,你现在拍了这突然间这个戏还没有出来,下一部拍武侠片,其实我这部真的不是武侠片,有两个原因,我拍《刺马》,第一个原因,其实我之前想拍一部戏叫《等待》,是小说,四年前就要拍了,但可能在剧本方面没有弄好,演员没有谈好,很多问题结果一路挪到现在,我五年前买了小说的版权,美国旅美华人作家,讲东北的故事,那个绝对是爱情片,很苦的爱情片,我这个戏一定要拍,我拍了这个戏之后不能马上拍那个戏,还是爱情片,我很想拍别的。《刺马》是我11岁的时候,小时候看到的一部电影,那个时候我觉得是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从那部电影我找回历史里面真实故事,马新贻被他的兄弟,一个兄弟被刺杀的故事,为什么兄弟会刺杀自己大哥?中间也是因为一些兄弟的情仇等等东西,看似是一个武侠片,但是我在历史里面,也在个人的生活经历里面找到很多我觉得很能表达人性的东西,其实它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关系跟勾心斗角,跟朋友,童真失落的故事,我觉得我自己特别想拍那个故事,而且它是一个内战中的中国,我觉得中国很少拍战争,也很少拍战争之后的后遗症,其实这个戏里面战争的动作场面会很少,主要拍战争带给我们的东西,就是战乱的中国里面三个人的故事,现在很难说得清楚,为什么这个戏是古装而不是武侠,那部戏我能说的,要是对电影有认识,我觉得这部戏里面有很多特写,是一个人物的戏多过是一个动作或者场面的戏,到时候宣传会不会把它说成武侠片我不知道,但是今天新浪的网友,我可以保证这个绝对不是武侠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