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剧照
本报讯(记者伍洁敏实习生关健) 贺岁档第二轮战火正式展开,香港导演韦家辉的都市喜剧《购物狂》前天(1月19日)上映。离开了“银河映象”的韦家辉依然有想像力,《鬼马狂想曲》走怀旧爆笑路线就相当讨好,可是去年耍时空变幻、天马行空的《喜马拉亚星》并不受欢迎。这次把题材拉回都市生活,把爆笑的点放在人物性格上,观众又“受”不“受”
呢?记者于首映当晚到北京路青宫电影城进行了简单的观众调查。
上座率偏低
首映当日是周四,不是该影城的半价日,也不是周末。记者晚上7时15分到达影城时,见某单位包下了最大的影厅看《金刚》,全场爆满。而第一日放映的《天生购物狂》,记者在7时15分这一场看到,可容纳220位观众的影厅坐了30人左右。据观察,来捧这部都市喜剧的观众都是年龄介乎25-28岁的年轻人,超过半数是情侣。
前半段笑声不断
影片开始,张柏芝亮相,前往心理医生刘青云的诊所求医,要解决她因“购物狂”而负债累累的问题。开场5分钟,现场观众反应就与故事发展步调一致,极端化的人物个性和戏剧化的情节让现场笑声连连,有的观众还笑得座椅摇晃。
后半段太过无厘头
到了徐小凤出马为四个年轻人解决婚姻难题时,现场笑声减弱。看来这段导演着力渲染的戏剧化桥段,并没有让观众的情绪继续升高,反而有部分观众表情呆滞。90分钟的影片在刘青云和张柏芝的婚礼上结束,最后银幕上一位可爱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说:购物狂是不是很好玩啊,购物狂是不是很开心的啊?这时已经有两位观众离座。
影厅灯亮,坐在记者前排的一位男士牵着女朋友从座椅上站起来,说了一句:“?无厘头既呢部野。(这部片无厘头)”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观众,“搞笑”二字是最普遍的评价。
导演专访
韦家辉:张柏芝的角色选男朋友就像买东西
《天生购物狂》以明星阵容和搞笑剧情为卖点,包括难得一见的徐小凤。尽管观众对影片的总体评价一般,但都提到人物设计“有点看头”。故事围绕一群“病人”展开,几位主角各有一种怪癖,包括购物狂、选择恐惧症、失恋创伤后遗症等,与《喜马拉亚星》以及《鬼马狂想曲》的疯狂搞笑风格不同。导演韦家辉接受了本报专访,解释了这次题材选择和风格转变的考虑。
问:请说说《购物狂》的故事构思。
答:我去年年初想拍一部大故事电影。买东西是每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而都市人压力挺大的,在这种状况下,就如片中的一句台词:有些不正常也是挺正常的。片中每个人的癖好,代表着城市里面一类人的心情和遭遇。
问:我们知道,张柏芝有“购物狂”、刘青云有“选择困难”、而陈小春有“吝啬狂”。能说说你是怎么考虑把这些癖好安插在这三个人身上的呢?
答:其实这三个人的癖好都是跟买东西有关的。买东西本身是一种选择行为。张柏芝很喜欢一些漂亮的东西,买东西的时候她可以把喜欢的都买回家,但是到选男朋友的时候,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和选择方式就会惹出很多麻烦。比如刘青云,他面对的选择越多就越头痛,比如吃饭A餐跟B餐他不知道该选哪个,在感情上也是如此。陈小春的角色很有钱,有时候很大方,但有时候又很吝啬,使得他对待女朋友的态度也比较极端。
问:这次你把喜剧元素放在了人物个性身上,而不是天马行空的场面和台词了,对吗?
答:是的。这次的故事跟观众很贴近,可能每个人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鬼马》涵盖了更多香港传统文化的东西,《喜马》就天马行空一点。这次的《购物狂》我希望能做到像当年《瘦身男女》那种效果。喜剧有好几种,有一种是横向的,故事中间会稍微停下来安插一些搞笑的场面和对白,像《鬼马》;有一种是纵向的,喜感是来自慢慢发展的故事和人物本身的,《购物狂》就是这种类型。
问:近年,特别是去年港片中喜剧特别少,尤其是能让内地观众也同样喜欢的喜剧就更少了。你对《购物狂》的信心,来自哪里?
答:我也发觉近年华语片欠缺能让大家感到亲切的题材,我希望《购物狂》能填补这个空缺。我想说一些普遍的东西,回归到最基本的生活里头。此外,几位已经搭档过好几次的演员,我们之间很有默契。比如张柏芝,她本身的个性非常适合这个角色,演的时候观众不会觉得有距离感。影片有个很有趣的地方,我把买东西这项行为和心理治疗结合在一起,希望能得到观众的共鸣。
问:你想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什么信息给观众?
答:性格决定命运。片中出现两个男主角争夺张柏芝,四个人搅和成几个婚礼。关键人物徐小凤就用行为治疗方法,让他们玩一个游戏,让他们真正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谁。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桥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