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专家与影迷深入交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本报讯 作为本报元宵节的主打活动,由晨报娱乐部组织的“向电影学习爱情”昨日下午5点在环艺影城如期举行,到场的30多位影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得出一致的结论:国产爱情电影已经越来越难打动我们的内心,希望中国电影人能够拍出更真诚更美好的情感电影温暖慰藉观众日渐苍凉的情感世界。
老电影温润内心
昨日到场的影迷有不少是以家庭为单位,这些影迷朋友很多都是年近中年。在他们看来,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优秀国产影片相比,现在的中国电影中让人感动的东西越来越少。影迷阳庆伟说,以前他在看《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这些爱情影片时,往往能从电影中领悟和思考很多情感的真谛,而这些从电影里学到的情感真谛往往可以温润内心,并给心以力量对抗现实生活的坚硬。而现在的影片虽然场面很豪华、投资巨大,但真正能打动心灵,让观众有情感共鸣的电影越来越少。
重庆市电信公司职员殷稚鸿女士对此也深有同感,殷女士回忆说,在她很小的时候,看坝坝电影是当时人们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像《乱世佳人》、《魂断蓝桥》、《第50次初恋》这些优秀的外国情感影片,画面唯美,故事极具震撼力,对心灵的触动特别深,这些影片对她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她情窦初开时,就一直要求自己像电影里那样真诚地爱,坚贞地爱,纯粹地爱。
新电影不伦不类
电影是情感的艺术,现在很多大片都不会忘记掺进情感因素,以打动观众。但智博律师事务所的党争胜先生认为,现在的导演拍片的出发点已经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以前更多是为了情感,为了艺术,因而很真诚,现在的新电影受许多商业因素的影响,连情感故事都很难讲好,情感电影拍得不伦不类。像《千里走单骑》这样温情脉脉的影片越来越少。党先生认为现在所谓的大片更多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在作秀上大做功夫,忽略电影的精神内核,造成了影片叫座不叫好的怪现象。
真诚永远最重要
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青年导演郑正是我们特地请来的嘉宾,在和影迷的沟通中,他对很多当代国产电影情节薄弱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的功能、观众的口味也逐渐在改变,浮躁的当代电影正好反映了当下的情感关系和人际关系,这样的电影可能更适合在流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不过,郑导同时认为,电影人不能低估观众的智商与情商,在拍情感电影时至少应当有更真诚的态度,尊重情感,相信情感。
更多的影迷则反映,现在很多电影完全是在靠肢体语言,像《霍元甲》,一上来就开打。看完一部大片从电影院走出来,除了那些画面,什么也没有得到。郑正则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是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没有细分,文艺片因为不卖钱院线不进,观众就很难在影院里看到。不像美国的制片公司,都有自己的银幕,中国的发行制度有待于革新。 冯伟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