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揭密《魔比斯环》片名玄机 一名多意有典故(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1:08 新浪娱乐
揭密《魔比斯环》片名玄机一名多意有典故(图)

电影魔比斯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中国首部CG魔幻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即将于7月28日在全国院线同步公映。尽管离上映日期还有一段时间,已引起争议纷纷。

  片名由来

  对于从来没有听说过《魔比斯环》的人来说,乍一听这四个字,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跟着念一遍吧,感觉还有点坳口。于是常常会好奇地问:怎么取了这么个奇怪的片名?是有什么渊源?还是为了追求神秘效应?是故弄玄虚?还是仅仅英文译音而已?其实,关于这个片名的由来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这些亦真亦幻的典故,横跨东西,纵贯古今,涉及科学、艺术、哲学乃至意识形态,包藏了无限的玄机。

揭密《魔比斯环》片名玄机一名多意有典故(图)
魔比斯环(数学概念)

  数学结构

  这个“魔比斯环”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源自一门古老科学――数学的真实概念。1858年,曾做过著名数学家高斯的助教的德国数学家Moebius(1790-1868)与另一位数学家各自独立发现了单侧的曲面。这个曲面可以籍由一个有趣的实验获得:取一条长方形纸带,仔细观察会发现它有两个面和四条边。把一个短边扭转180度后,与另一短边粘在一起,便成了一个8字形的环。这时候再来观察就会发现:这条纸带现在只有一个面和一条边。这便是著名的拓朴学结构,从此,以这位德国数学家自己名字命名的“莫比乌斯带”(又译“魔比斯环”)便名闻遐迩了。魔比斯环的诞生使得数学的分支――拓朴学得以蓬勃发展。

  时空隧道

  影片中的“魔比斯环”,依据的正是这个“内部传输环”的科学理论:当一个三维圆锥环扭转180度时,会变成一个二维的数学形态,成为魔比斯环;然后扭转两个空间的参数,就可以建立第三个参数,即是距离……于是,电影《魔比斯环》中,在公元2100年的未来时代,科学家西蒙建立了一个魔比斯场的入口,即时空通道,名为“魔比斯环”,穿过这个时空通道,便可以瞬间到达已知的宇宙的任何地方。

  阴阳玄机

  “魔比斯环”是一种没有内外之分的空间划分,亦即正面之中有反面,反面之中有正面,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古老的中国哲学中阴阳的流变统一过程。东方的抽象思维与西方的具象思维常常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强烈的碰撞甚至对抗,在《魔比斯环》一片中,人们不难发现,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仁慈与残暴的对抗中,东西方智慧不着痕迹的较量。而“魔比斯环”这条带子可以说是东方思想以一种最生动、最易被西方人理解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展示。

  名字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魔比斯”还是该片的原创作者,法国国宝级艺术家让·纪劳的笔名。这位集作家、漫画家、导演、制片人等众多头衔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也是《星球大战》、《第五元素》、《异形》等知名大片的原创作者。他在创作《魔比斯环》这部电影时,不仅以数学概念中的魔比斯环作为本片最重要的故事线索,演绎出了一个遥远外星球异域空间的魔幻故事,更是直接用了自己的笔名作为影片名,由此不难看出他对影片所倾注的心力和双倍的期望值。

  前景暗喻

  剧中的魔比斯环是一个时空隧道,穿越魔比斯环可以到达任何一处外太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动画事业以及环球数码的未来有着无远弗届的发展空间呢?

  神秘气息

  撇开影片中的魔幻内容不说,单是戏里戏外涉及的三个历史阶段──过去十九世纪的数学理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原创者笔名、未来二十二世纪的时空隧道,以及似幻似真的各类概念──科学、艺术、人文、哲学……这些不谋而合的设计本身就传递出种种神秘莫测的气氛,适足以令这部魔幻大片更加令人期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75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