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期待已久的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参赛节目、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影片经过缜密遴选,今天(5月21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报名参加本届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赛参展节目、影片,从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数量、报名节目和影片的数量、节目影片的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往届;从主题、题材到拍摄手法都尽显深刻、多元和制作精良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了国际、多元的特征,和往年相比
,足以令人耳目一新,难分伯仲。由资深影视专家、学者组成的三个选片委员会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缜密的审看,最后确定了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和记录片参赛节目以及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参赛影片和金爵论坛亚洲新人奖参赛影片。
第一部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参赛节目:多元、深刻、新颖】
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共收到来自世界五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选送的报名节目,共365部。其中电视剧78部、纪录片287部。在所有报名节目中,国外节目占75%。经过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选片委员会一个多月来对所有报名节目的严格筛选,确定了本届“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所有奖项的提名名单,其中电视剧17部、纪录片20部。
一、本届上海电视节参赛电视剧特点:
1.涵盖多个国家,展示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17部参赛电视剧中,3部来自中国,其余分别来自日本、以色列、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家。
2.内容丰富深刻,表现手法新颖多样。
既有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电视剧,如德国的《德雷斯顿》、意大利的《加法罗尼亚》等,又不乏情节紧凑、制作大气、极富艺术张力的作品,像英国的《理发师陶德》和德国的《青年席勒》,还有诸如中国的《男人上路》、日本的《伟大的登山者》以及澳大利亚的《困境》等不少视角独特的片子,另外,德国的《斯皮尔与希特勒》新颖的纪实扮演夹杂的手法也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所有电视剧参赛剧目都具备娴熟的拍摄手法,制作精良的画面以及自然到位的表演,水平较之以往各届有了全新的提高。
二、本届上海电视节参赛纪录片特点:
本届电视节的报名纪录片,在数量和质量上较往届又有提升。主题深刻、视野广阔、手法新颖、制作精心的纪录片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国纪录片工作者在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绩。综观此次纪录片评选过程,纪录片选片委员会认为,入围作品有以下显著特点:
1)社会类纪录片题材宏大、主题深刻。本届电视节社会类纪录片佳片云集,水准很高。纪录片所反映的主题涉及世界性话题,同时其人文关怀又深入心灵。
2)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挖掘历史的内在真实。参赛作品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献价值以及非凡的历史演绎和讲述能力,它们带领观众穿越时间隧道,揭开历史伤痛、揭示历史真相、揭露历史秘密。
3)自然类纪录片凸显人性化视角。本届参赛自然类纪录片中不乏大机构大制作的作品,但这些描述自然世界的作品中洋溢着感性和温情的人文关怀,讲述自然界中小社会的生存法则以及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所在。
4)亚洲纪录片体现地域特色和人本思想。新设立的最佳亚洲纪录片奖旨在发掘亚洲地区优秀的纪录片作品,鼓励亚洲纪录片的创作。本届参赛作品题材独特、观察细腻、手法多样,刻画了亚洲区域内历史和个人生态的交融,见证了发展变动的亚洲所面临的挑战,展现了亚洲纪录片人对文明和人生的反思。
三、关于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电视剧组评委会主席变更的特别说明:
李少红导演本将出任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电视剧组评委会主席。因其目前正在重庆拍摄的故事片《门》,原定计划拍摄将于6月12日完成。但由于拍摄所需的特技设备未能按计划从香港运到,因此整个拍摄周期被迫推迟至6月底。作为该片导演的李少红,实在无法脱身,特致函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就不能担任本届电视节电视剧组评委会主席表示歉意。
组委会对此表示充分谅解。同时,邀请到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优秀影视导演胡玫女士出任本届电视节电视剧组评委会主席。胡玫的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近年执导了多部优秀影视作品,包括《雍正王朝》、《忠诚》、《芬妮的微笑》、《汉武大帝》等,今年1月在央视热播的《乔家大院》创下了收视新高。
第二部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参赛影片:新片、新锐、多元 】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实施网上报名方式,报名影片数量再次被刷新,共746部,较去年增长了48.3%,为历届之最。报名国家、地区为53个。尽管“亚洲新人奖”才举办了两届,但今年的报名数量达到了83部,较去年增长了50.9%。这充分表明,各国文化、电影机构、电影人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正迅速增强。
“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活动历来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由部分影视专家组成的选片委员会,从3月初开始对所有报名影片进行了认真审看。经过长达两个月的紧张工作,从746部报名的中外影片中,根据影片艺术质量、影片类型、发行日期等条件,选出了17部正式参赛影片。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参赛影片的特点:
1、首次出现世界首映影片
在“金爵奖”正式参赛的17部影片中,有4部影片将在本届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式,其中克里斯·克劳斯导演的德国影片《四分钟》正进行后期制作,电影拷贝将于6月14日派专人护送到上海。还有加拿大的《少女的释怀》、阿根廷的《爱在城市》、意大利的《土地》也将举行世界首映式,这一现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从未有过。另外,分别还有两部影片国际首映、两部亚洲首映。
2、新锐导演力作崭露头角
扶持和鼓励年轻导演,为其提供展示电影才华的国际舞台,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义不容辞的责任。加拿大的肖恩·加瑞提(Sean Garrity)同时担当电影《清醒》导演、编剧,拍摄手法新颖、娴熟,是颇受关注的新锐导演;《四分钟》的导演克里斯·克劳斯(Chris Kraus)是德国屡获奖项的新人,《四分钟》是他的第二部长片电影,该片人物塑造扎实,电影语言讲究。此外,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遭遇的导演莉娜·尹赫的处女作《尼娜的旅行》以及女导演法比安娜·戈代的处女作《心力交瘁》都颇见功力。
3、多国别、多题材、多角度
17部正式参赛影片分别来自13个国家,题材广泛。有专注心理刻画的加拿大影片《清醒》;有塑造人物心理强烈变化著称的加拿大导演尚·波丹的《少女的释怀》;有母亲和父亲让失足的儿子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恢复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的比利时家庭伦理片《爱无专属》;有风格纯正、但又匠心独具,通过三个妇女命运折射伊朗当代社会生活的伊朗电影《咖啡吧》;有反映二战题材及犹太人遭遇的瑞典、波兰合拍的《尼娜的旅行》;有涉及对包括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在内的社会价值进行讨论的影片《爱在城市》;有反映关于毛利文化与欧洲文化交锋题材的新西兰影片《河道女王》;以及有着清新淡雅的散文风格的爱沙尼亚与芬兰合拍片《梦想商店》;还有把大画家勃吕·盖尔搬上了银幕人物传记片《色彩的感应》。
4、中国影片充满艺术感染力
参赛影片《天狗》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现实主义力作,该片以犀利的笔触展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富有激情而又躁动的生活,影片关注当今中国社会现实和农村现状,关心当今中国农村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具有强烈艺术震撼力的现实主义作品,影片将现实中的某些严酷性、复杂性通过艺术形象真实地予以揭示。
《理发师》影片描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是已故视觉艺术大师陈逸飞的遗作,其唯美的画面、独特的视觉感受,以及历史的纵深感被有机地融为一体。流动的胶片中纪录的是陈逸飞先生的一幅幅画作珍品:悠长的小巷、湿润的石板路、精巧的布光、荒原上的一棵树,都散发着浓浓的油画效果,深深地浸润着陈逸飞导演不懈的艺术追求。
第三部分:【“亚洲新人奖”:亚洲电影新人的评奖高地】
“亚洲新人奖”以推动亚洲电影新人在世界范围的成长与影响为宗旨,经过短短两年的培育,正在迅速成长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个新的品牌。本届“亚洲新人奖”参赛影片以“鼓励创新与实验精神、推动新人创作、推广亚洲新人”为原则,从报名参赛的影片中客观公正地评选出了十部参赛影片。
本次“亚洲新人奖”的特点:
1、“亚洲新人奖”在亚洲的评奖高地已经初步形成。本届共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共83部影片报名“亚洲新人奖”,其中中国电影新人报名达到23部,在数量与地区覆盖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规模。
2、亚洲新人的创作能力在国际电影界日益突显,并已成为国际发行公司与投资商的新宠。本届有相当多的影片是由国际发行公司选送的,并有近一半的影片在世界上各种电影节参展或参赛并获奖,亚洲新人的创作势力已渐渐形成。
3、新加坡、印尼、泰国和越南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新人异军突起。传统的亚洲电影强国的新人,其创造力正受到来自新加坡、印尼、泰国和越南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挑战。参加报名的这些国家的新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国外电影学习的经历,他们成长迅速,已成为亚洲电影未来的潜流。
4、中国的电影新人参加“亚洲新人奖”的积极性超过以往两年,报名影片达到23部,影片的质量普遍提高。
5、国际评委组成体现了该奖的国际性与这个奖项本身的追求。国际评委主席由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田壮壮担任,无论是其自身执着的艺术追求和成就,还是他对新人的积极扶持,田壮壮都是众望所归的人选。另外四位评委分别体现了对电影创新的追求与冲击力(如韩国导演奉俊昊)、对年轻电影人的关注(如以奖励新人为宗旨的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主席桑德拉·德·海默)、对亚洲电影与世界关系的关注(如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李焯桃)等等。
6、在创作形式与内容上,新人们普遍表现出创新的欲望与把握这种欲望的能力。今年的报名影片在实验性与电影性、包括可看性之间的平衡上,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而涉及的题材远远超越了以往两年,除了新人普遍会以自身成长经验为拍摄内容外,战争、移民、物欲社会的冲突甚至父辈的历史等等,都纳入了新人们越来越宽广的创作视野。
亚洲新人奖立足亚洲——以亚洲新人为关注对象,面向世界——以世界电影投资商与发行商为吸引对象,以推动亚洲电影新人在世界范围的成长与影响为宗旨,正在迅速成长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个新的品牌,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