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顾长卫《立春》专题 >正文

专访导演顾长卫:我最害怕观众看不到希望(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9:19 新浪娱乐
专访导演顾长卫:我最害怕观众看不到希望(图)

专访顾长卫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专访导演顾长卫:我最害怕观众看不到希望(图)
顾长卫印象

  有一种男人,总是很沉静,即使在他大笑的时刻,你也会觉得他的内敛,很有力量,即便他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只要他在那里,就会让你安静下来。在这个疯狂、表面、躁动的浮世,这样的男人真的不多。他把一切都放在了心里,沉淀到了岁月中,所有的过往、奔波和梦想,所有的冲动、狂喜和欲望,所有的悲辛、失眠和暗夜,都如大海深处涌动的暗流,看不到却能感受到他的强大。

  由于是创刊号的缘故,我们对选择谁来做这期的嘉宾一直犹豫不决,最终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了顾长卫身上,不仅是因为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立春》即将完成后期制作,更是出于我们对顾长卫的判断,那就是他和他的电影都值得我们细细品位。

  采访顾长卫的计划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好事往往多磨,我们杂志的一行三人最终还是在《立春》隐藏在北京东三环麦子店街的后期制作间见到了他。两室两厅的房间略显凌乱,屋子内摆设着一个剪辑操作台和一张旧沙发,桌子上是与熬夜有关的烟和咖啡,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很难相信,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会在这里诞生。顾长卫依旧戴着棒球帽,这是一顶白色的Polo帽,几乎遮住了他的眼睛和上半截脸。

  我一直觉得与他的见面谈不上是采访,我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而感兴趣的似乎就是他的表达方式。而顾长卫在谈话过程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细微之处却显示出了他为人的亲切和平易,看得出他是一个低调的人,不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原因是害怕自己失去自由。

  M:(一个轻松的开场)平时上网吗?

  顾长卫:我……很少。网络现在越来越发达,我发现确实很方便,我不太会弄电脑,但我觉的网络的信息量比报纸的容量大的多。要是能够驾驭网络,它的空间比传统的平面媒体的空间大。

  M:《立春》本来计划是要参加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但是由于后期制作的一些问题,就不能到威尼斯参展了,您觉得遗憾吗?

  顾长卫:不觉得遗憾。当时,我们试图计划赶威尼斯,可是当时排的时间就是一切都顺利的话,9月27号才能把《立春》刚好做完,可是做电影通常要比你计划再多打出一倍的时间。我做电影的经验就是电影做好了,才一好百好。赶这个赶那个其实都不如赶着把电影做好。

  M:如果去参加像威尼斯这样的国际电影节,您更看重的是电影节的什么?

  顾长卫:坦率的说,我觉得电影节其实对票房很有好处,你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要是能得奖,就会对影片的宣传产生好的效应。

  M:电影节和奖项对您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呢?

  顾长卫:(犹豫了片刻)对我个人的意义就是,如果得奖,在电影圈就代表了更多的人喜欢你。因为电影节专业评委的态度会影响观众的态度,而这个态度也会通过媒体形成一种传递,传递给更多的大众。这两年,文化市场的选择是多样性的,如果没有信息说一部电影和一个导演,观众是不会盲目有很高的热情去看一个导演的作品的。

  M:对威尼斯这个城市的印象如何?

  顾长卫:(笑)我没去过威尼斯。

  M:那您想象中的威尼斯是什么样子?

  顾长卫:水城,有好多的狮子。其实,我去过威尼斯机场,但是我没到威尼斯城里面去。我从威尼斯机场直接去了旁边一个城市乌蒂内。去年那有一个电影节,叫远东电影节,远东电影节是欧洲电影节中唯一一个介绍亚洲最新电影作品的电影节。《孔雀》是在柏林电影节之后,被邀请去远东电影节的。这个电影节没有专业的评委,观众就是评委,而且他们只有一个奖项,就是观众最喜欢的电影,是观众从当年亚洲一百多部电影中票选出来的。《孔雀》以摇摇领先的票数获得了观众最喜欢的电影奖。

  在《立春》中顾长卫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导演了,作为制片人,他还是一部电影的老板,需要忙很多电影之外的事情。面对我们抛出的每一个问题,他总是先要沉默一会,才做出回答。也许,沉默是顾长卫的思考方式,而谈话中的每一次沉默和停顿,都打破了我们预期设计的采访节奏,也至于我不知道到底是应该打断他的停顿还是该等待他的沉默。于是,顾长卫成为了采访节奏的控制者。

  M:《立春》什么时候能和观众见面?

  顾长卫:现在还是一个半成品,画面基本剪定了,下面需要很多特技的镜头,有差不多将近60个特技,然后还有音乐,还有声音,还有最后的配光,目前的计划需要到9月29号。这是计划中的,但是,一般计划都赶不上变化,所以我觉得要到10月初或者10月中旬才能够彻底做完,档期现在正在安排。

  M:《立春》是《孔雀》的延续吗?是您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吗?

  顾长卫:《立春》和《孔雀》没有什么关系。我也没有要拍三部曲的概念。

  M:《立春》和《孔雀》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顾长卫:完全不同的时代。《孔雀》是一个七十年代的故事,从文革的后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立春》的时代背景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这个时期已经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部电影还是要讲人的故事,讲普通人的生命,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是一个关于平民小人物的故事。

  M:《孔雀》在口碑和票房奖项上取得了特别好的成绩,在制作《立春》的时候,会不会有好多的压力?

  顾长卫:没有压力,我觉得我是有后路的,不拍电影了,我还可以去做摄影师。无论做好做不好,我都可以去做摄影师。即使不做摄影师,我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不过,我对电影有种责任感。拍一个片子挺不容易的,前后一年多,有那么多的投资,有那么多的人在一起辛苦。所以,要不然就不拍,拍了,就应该尽你的努力把它做到最好,至于票房和奖项就都是天意和缘分了。

  M:这部电影会像《孔雀》一样,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吗?

  顾长卫:今天的观众对影视的欣赏和鉴赏能力,思维的速度都非常的厉害。所以,我觉得,反正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在一部电影中,告诉别人什么。我希望的是,故事结束的时候,留给观众一个愿意去感悟,愿意去交流的结尾。

  M:以导演的眼光来衡量,您觉得蒋雯丽老师在《立春》中的表演好吗?

  顾长卫:(低下头,似乎很不好意思)真的演得非常好。

  M:您觉得自己属于那种讲故事能力很强的导演吗?

  顾长卫: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剧本其实挺重要的。剧本如果没有基础,后面的一切都完全是瞎使劲、能做好的可能性很小。

  M:您觉得现在的中国电影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顾长卫:坦率的说,我觉得电影的人气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从电影的制作上来讲,如果投资人愿意用更多的钱投入到电影,能够让它积极地进入良性循环,中国的电影和电影市场就会更好。

  M:《立春》上映后,观众会赋予影片不同的理解,对您来说,你最害怕观众对您电影的哪种误读?

  顾长卫:我最不希望的就是观众在那些庸长平凡,艰苦的生活当中看不到希望。

  在我的眼中,交谈中的顾长卫从一个著名的导演变成了一个有着一面之交的普通人。坚定的脸,朴素而不张扬的表情……平和淡定之中透露出只属于自己的收获和疲惫,在许多的瞬间,我都感觉到了来自于他的强大磁场,也许人最有魅力的时刻就是卸下神秘呈现真实的那一霎那之间。

  M:当时您选择去美国,是因为工作了很长时间想休息还是想去尝试好莱坞电影?

  顾长卫:我就是好奇心,这是一个方面。还有,我当摄影师,我就希望能够有多一点空间去发展。我自己当时明确的感觉,我去美国,就是把自己的一只脚伸那,另外一只脚,其实还在国内,两边我都有可能拍戏。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商业的电影进入中国的市场,艺术产品现在越来越国际,而且今天的文化,整个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地方。其实文化的存在,就是因为人是需要交流的。

  M:从好莱坞回国之后,为什么突然有了做导演的念头?

  顾长卫:(笑)你要让我说实话吗?当然你可能不太相信。我这个人做事,就是挑什么事容易做。这就比如说你每天,吃一样的东西,就算很好吃,要是每天吃,也就不好吃了,所以你可能还会想吃别的东西。

  M: 在一个男人的生命中,可能分几个阶段,您从丈夫的角色,到父亲的角色,儿子的出生对您的艺术创作有没有影响?

  顾长卫:孩子会让人跟这个世界有更多的牵挂。会更慈悲,会更有责任感,而且会更有爱心。

  M:您经常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可在大家的眼中,您是一个名人,怎么保持自己的平凡呢?

  顾长卫:平凡的人很多,也许有名字,也许没名字。平凡的人有时候也挺了不得的。我觉得平凡的人不一定就意味着他的平凡。我这个人最改不了的就是性格。我是O型血,就是随大流。(笑)

  M:拍完《立春》之后,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顾长卫:我自己是时刻准备着,有可能不拍了。只能走着看,走着瞧,这个我也说不准。

  M: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顾长卫:挺实在的吧。

  采访/撰文:李丹 来源:Mtime.com

  声明:本稿件文图独家授权新浪娱乐刊载,其它个人或媒体一律禁止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1,000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