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解梦姜文《太阳照常升起》之“枪”毙评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14:26  新京报

  太阳挂在那儿,看就是了

  《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三段叫“枪”,这一段里的姜文放了不少枪,对天上的野鸡、地上的野鸡,还有一枪给了房祖名。“太阳”从威尼斯到中国,也挨了不少枪。大部分子弹都是冲姜文去的,破坏性不小,建设性不大。然而对这样一部电影,对这样一种状况,我们应该保留放最后一枪的权利。希望枪响之后,云开雾散。

解梦姜文《太阳照常升起》之“枪”毙评论
片中的姜文打了不少枪,冲人去的只有一发。我们这枪也不对人。希望枪响之后,云开雾散。

  看不懂?

  有两种电影:简单的电影和被大家认为不简单的电影。有些电影故作高深,加强了群众的戒备心,等真有导演光着身子出来的时候,夹道欢迎的群众就不同意了,认为这不可能,怎么会?太直白了,得给点解释,于是喊“皇帝的新衣”。

  “太阳”就这么被叫住了。起先是一些媒体记者到处放话“看不懂”,还认为这是皇帝自己的意思,继而打了预防针的广大影迷提高了期待,做好了准备,就等迎接一场恶战,结果发现那件新衣似乎并没穿在皇帝身上,遂开始怀疑自己。

  “只能说你没懂,不能说你没看见”,疯妈说得对,想得太多,就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阳”的结构很明白,前三段是1976年的春夏秋,第四段是1958年。如果把倒叙改成正叙,可以排成4123或4213,因为第一段的结尾(也就是第三段的开头)在时间上发生于第二段之后。主人公有6个,各个清楚。“疯妈”疯吗?不比其他人疯。她无非是18年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爬到树上大喊“阿辽莎别害怕”就像昨天刚在铁道上生了他的儿子,等不到这“最可爱的人”回来就跑到林子里建一个卵石屋,点上蜡烛摆上照片当作精神圣殿,最后从一双鞋的失而复归跟命运和解,笑着说“好了”,其实咽下眼泪跟生活告别。

  她的儿子,小队长,当然是被唐叔一枪打死了。因为这个不经世事的少年天真到和唐叔的妻子演绎父亲“阿辽莎”的风流,而且像搜寻物证一般找到一条天鹅绒锦旗,对准备原谅他的唐叔说:“可是你老婆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很不幸,“你的肚子像天鹅绒”是18年前唐叔对唐婶说的惟一一句海誓山盟,那两颗向太阳宣泄幸福的子弹注定要在多年后打穿这个亵渎神圣的少年的头颅。

  还有梁老师,唱《美丽的梭罗河》的那个华侨,当然也死了。用他最珍爱的枪带自缢于学校大门。前一个镜头还是他和唐叔、林大夫关起门来弹弹唱唱,然后镜头一转,他在笑声中选择了死亡。原因没有讲,也不必讲,疯妈已经唱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当然,姜文也不老实,忍不住戏谑的地方还是玩起了双关。比如唐叔从北京回来,让山里的孩子们表演戴口罩,还说这是“现在北京最流行的”。

  这个场面引发的联想可以无限延伸,但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发生过13次特大沙尘暴,戴口罩有什么奇怪呢?还有《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她的照片和小队长的照片摆在一起,像结婚照。后来又有一个山里的小女孩怯生生站在小队长身后,对唐妻说她想像她(唐妻)一样漂亮,然后辫子一甩,说“我会唱李铁梅”。紧接着唐妻就用勾引式的口吻问小队长“你懂吗?”这里的性意味太明显了,一个崇拜中性革命女将(“铁梅”)的小女孩同样对美(甚至男女之事)有了最初的向往,这就像《小红帽》的现代解读一样--“大灰狼”是男人,那童话讲的就是性觉醒啊!

  1976年和1958年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导演把一些现在看来多义的符号放进影片中当然可以丰富观众对文本的理解,但如果以此出发,带着乌云压境的心情去当一个破译密码的侦探,认为是隐喻全面压倒故事,那么就只好向自由说再见了。否则,《教父》是不是一套全面揭批资本主义堕落的电影?《黑暗的心》又是不是反映了康拉德的殖民主义倾向?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