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小帅刘威葳:当感情和理性角力时(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16:49  时尚女仕健康
对话王小帅刘威葳:当感情和理性角力时(图)(3)

王小帅和刘威葳

对话王小帅刘威葳:当感情和理性角力时(图)(3)

王小帅

  任何一个社会,美国,西欧,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这一段,他们都在慢慢往回找。人的正面的精神、伦理、情感是永远也不可能消亡的,不可能退居于人的生活舞台之后的。

  TH:我也觉得大家普遍都是接受这种方式的,但是就这个事情本身而言,你们觉得对于那个为此诞生的小孩来说,公平吗?他的出生是工具化了的,他的父母以后如何面对他,抚养他?

  王:是啊,这是电影之外的故事,也是电影好的地方,它给出了这种可能性,让每个观众都像你这样有无限联想。电影最后一场戏比较精彩,女主角自己一直认定要这么走,可是最后愿望达成后,你会在这最后一刻发现,她突然之间有一丝迷惑,一种强烈的迷茫,未来怎么办。这个结尾对很多人都会是重重的一棒。

  刘: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是不公平的。人其实很自私,从来不会去考虑小孩的感受。不过倒过来,如果我是那个小孩,也许我长大后,又会觉得,我的存在拯救了自己的姐姐,那我的存在就有意义的。我演了这个角色,我就没法变得很客观了。

  TH:前一阵子看王朔的《致女儿书》,他写到,一个小孩被诞生出来,带给父母的快乐那是任何财富都无法衡量的,所以父母已经应该知足。可是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却又要被赋予更多的角色和责任,比如说回头还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等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就是自私的。现实中很多故事也是一样,这种无私和自私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刘:其实这个无私就是自私,可以划等号。

  王:这个戏最后的结果已经脱离了故事本身了,引导到外面来想,肯定只有一个选择,但是其麻烦程度,造成的困境,肯定是双重的。我的理解中,父母生出一个小孩,爱其实是无私的。最开始小孩很无辜、很被动,就是需要一点点被养育起来的,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至于赡养父母,这个形态在中国比较典型一点,它确实可以是一种国家义务。

  TH:故事中触及到了价值观的几个方面:爱,责任,忠诚、生命,你自己怎样排序?

  王:首先是生命,这是存在的价值,然后是爱与责任,这两项几乎是并存的,是并列关系,缺一不可。忠诚在里面担当的只是形容词的角色,当忠诚变成动词的时候,便是考验人性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故事的开始。

  非机械化电影创作

  TH:在《左右》之前,你的作品多的是青春和怀旧。这一次似乎有着两种意义上的转型:一是转入了真正的现实题材;二是开始关注中年人群。可以这样理解吗?

  王:其实我之前的作品也是现实题材啊,关注中年人群,应该说我是从人物中找到更接近我的年龄的故事,这次想要尝试一下去诠释中年人那种困顿的感觉。谈不上转型,如果转型的话,应该是大的类型的变化,从喜剧转为悲剧,或者儿童题材转变。如果我现在突然去做一个上亿的商业片,或者非常直接地走喜剧路线,才能算是转型。

  TH:感觉上第六代导演的电影都偏文艺和深度一些,是在用电影来表达思想和态度,像顾长卫《立春》,你的《左右》,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在创作态度和速度上都和一般商业片很不一样。这是刻意为之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刘威吧】 【王小帅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