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访《五颗子弹》导演:当导演所必备的素质(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11:17 新浪娱乐
萧锋:他们都说,如果你把这些幕后的东西拍成一部纪录片可能会更好看。以前我也拍过一些过程相对悲壮的电影,比如《孙文少年行》,但是远远比不上这部电影。现在的这个体制和创作环境,决定了创作者只能在这中间挪腾。我试图在主流电影的商业化方面做一些努力,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就必须艰难地在这里面左挪右挪,庆幸的是我终于爬上了岸。其实,我们每个做导演的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拍摄中很少有心想事成的,常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或者是不可避免的困难等着你,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是很难在极端困难的境况中完成影片的。导演在拍摄中一个最实际的工作目标就是排除万难,把影片拍摄过程中的种种损耗降到最低。也就是说,面对困难要千方百计在影片的质量方面少打折扣。 应变力、判断力及控制力 大众电影:记得导演谢晋说过一句话,意思大概是——拍电影就像双手掬着水走路,你所能做的就是力争让从指缝露掉的水越少越好。 萧锋:我觉得中国导演有两个素质是亟待提高的。一个是应变能力,在困难的情况下能随时应变,把电影完成。一个是导演如何把演员的创作潜能激发出来。如能在这方面做好,那么在创作条件困难的情况下,演员的创作潜能就会丰富这个剧本。姜武演的这个人物就是这样子。原来的剧本里三个犯人中姜武的戏份最少,但是恰恰影片里的很多细节,比如姜武撞脑袋等等,都是现场即兴发展出来的。还有那五枪该怎么打,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想了几十种打法,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但真正完成的时候,只有第四枪是剧本里有的,其余都是临时编的。第五颗子弹原剧本写的是刘佩琦紧紧攥在手里,但是我觉得这种安排不奇特,后来刘佩琦临时想到了一个新方案。这一下把原有思路都打乱了,但因为有应变能力,所以我当即决定按照他说的拍。为此,还回头围绕这个调整改了其它几场戏。 大众电影:这就是倒过去创作。 萧锋:所以我就觉得中国电影导演在生存环境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应该培养自己的一种应变能力。我是分两阶段拍的,中间停了半年。这半年我对前面的拍摄进行思考,又发现很多问题,所以我第二阶段拍了一个多月,又把前一阶段拍的去掉了三分之一。五颗子弹有四颗子弹的打法是现场即兴发挥的,这就需要勇气。 大众电影:第二种素质呢? 萧锋:第二就是判断力。我现在经常跟年轻导演讲,判断力是一个导演很重要的能力。当摄影、特技、演员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该如何选择。这时候脑子就得转起来,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就损失不少。这种情况会高度培养一个人的能力。很多东西只有直观了才知道,剧本里写的那几十种打法就需要判断,到底用哪一个。如果一个错了那后面的接着都会错。选这种打法人物关系会这么走,选那种打法人物关系会那么走。这是判断力。。 大众电影:第三种素质呢? 萧锋:再就是控制力——现在拍片越来越受到限制,演员的档期问题、资金问题等等。你要控制住这个局面,才能完成拍摄,这往往比判断力更重要。导演对演员状态和情绪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受的教育中对人的控制力的训练不够。我这部影片五个好演员机会均等,每个人的表演风格不同,如何保持好他们的状态,把他们有机结合到一起?如果都按部就班做是不行的,始终要用一种激情给演员信任感,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坚持的信念。对剧本及拍摄的控制也很重要,这个片子里曹颖( blog)和姜武饰演的山村女教师和死刑犯的感情戏就必须控制好。另外就是特技的东西能不能反过来帮助电影的叙事。还是那句话,控制力和判断力是我感受最深的。这部电影我有很多创作上的感受,因为尝试把主流电影类型化商业化在创作上对导演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但对我来说,感受最大的锻炼是控制能力。如何在受到很多限制,有很多困难的情况下,使你的电影具有张力,这就要看你的控制力了。
【五颗子弹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