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武》十年回顾 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03:26  新浪娱乐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贾樟柯观看《小武》 贾樟柯陈丹青对话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赵涛出席并发言 录音指导张阳 文学策划顾峥 “小武”王宏伟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小武》十年回顾贾樟柯陈丹青对谈火花四射


贾樟柯陈丹青对谈 贾樟柯陈丹青对谈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实录:《小武》十周年纪念 贾樟柯对谈陈丹青

  新浪娱乐讯 11月23日晚,电影《小武》十周年纪念活动和“贾樟柯对话陈丹青(blog)——回望《小武》十年”对谈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贾樟柯的《小武》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曾分别为中国的电影界和美术界划下历史性的一笔,而他们在当晚的精彩发言更让全场观众大开眼界,不少学生在提问环节把自身对时代对理想的困惑抛向两位“大腕”,并纷纷争抢麦克风提问,热烈程度可谓少见。

  贾樟柯:感谢让这种电影生存

  1998年,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blog)的毕业作品《小武》横空出世,并被认为是我国首部反映个体生存现实的电影。十年过去,贾樟柯经历从地下到地上的艰苦历程,而更重要的是,从《小武》开始,观众开始接受电影原来有这样一种“私化”与“诗化”的表达方式,“要说我这十年,很简单。十年前,我是一个想拍电影的学生,十年后,我是一个电影工作者。这十年,电影从没有离开过我,很感谢影迷接纳了小武和我,让这种电影表达得以存在。”贾樟柯回想当年买完胶卷后口袋里只剩下几块钱的往事不胜唏嘘,“《小武》虽然是我的处女作,但它也凝聚了所有一起工作的朋友们的热情与努力,是一部以命相托的电影。”

  经典对白赢得全场掌声

  当晚的门票在数日前已经售光,观众不仅是冲着贾樟柯和陈丹青对话,也是为了能够在大银幕上观看一次《小武》。由于不少影迷以前都只是通过DVD观看《小武》,能在银幕上再次欣赏这部电影,相信对不少人来说都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当“小武”的身影出现在银幕里,观众马上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不过,要说到影片里最让大家难忘的片断,就是当女主角梅梅问小武是干什么的时候,小武一句含糊的回答:“我就是个手艺人”。无论是第一次观看还是前来重温影片的观众,听到这句经典台词时都忍不住发出会心的笑声并大声鼓掌。

  陈丹青贾樟柯对话“火花四射”

  贾樟柯的感性发言与陈丹青的犀利言论为现场观众带来异常精彩的一晚。两人从不同的视野出发,回顾了《小武》这十年对自身以及大环境的意义。陈丹青更把贾樟柯比作电影界的“刘小东”,坦言当年在美国虽然听了很多关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美誉,但即使是陈凯歌的《黄土地》也让他非常失望,直到贾樟柯的《小武》出现,中国电影才首次把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砸向”了观众。而与贾樟柯陈丹青对谈同样精彩的则是观众的提问,小武对生活的憧憬与焦躁不安同样体现在了观众提出的问题里面,连续几位观众向贾陈两位提出了“我们这一代如何自救”等困惑,还有观众向两人咨询电影教育的疑问,而当提问环节快结束时,观众更纷纷争抢麦克风提问,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啷啷/文 郑福德/图 张大伟/视频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贾樟柯 陈丹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