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下电影教父吕建民 从独立影人到商业电影(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19:23  三联生活周刊
地下电影教父吕建民从独立影人到商业电影(图)(3)

吕建民

  这些地下电影音像发行的最好时期,是2002到2005年。因为随着电影政策的宽松,很多过去的“地下电影”,都获得了走上大银幕的机会;而随着市场作用的增强,2005年之后,“地下电影”这个名词逐渐转换为“独立电影”。

  吕建民自己观察到,这些年,这些“地下电影”音像制品的销路,慢慢变得不好了:“从开始的40万张,到后来的十几万张,5万张,后来都固定1万张,到现在就是一万张几千张。”他的解释是,“大家可能是刚刚接触这种地下电影,觉得很神秘,慢慢你看多了以后,觉得也就这么回事。包装成情色片这种招数,老百姓也看多了”。

  从2006年开始,吕建民开始致力于一些小成本的商业电影的制作和发行,尝试之作是雪村(听歌 blog)导演的《新街口》。这部电影的质量粗糙,但他认为,自己这条路的方向是对的,因为这是“时势”的需要。

  吕建民相信,个人的成功和失败是离不开时代的。2002年来到北京之前,他在福建曾经有过暴富又破产的经商经历。

  1985年进入作家班,1986年结业,之后,他在福州“漂”了6年。1993年,凭借过去6年里积攒下来的在媒体的资源,他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

  那时在福州,广告业还是没开发的行业,福州有钱的小公司已经不少。吕建民公司里有个英国设计师,当时全福州的老外加起来不到5个,吕建民带着英国人到处跑,所有的有钱人都被震住了,觉得他的公司实力雄厚。于是吕建民的业务好做得不得了:“我什么都不懂,就觉得这个钱怎么就这么好赚。”

  1996年,福州房地产市场起步,吕建民从广告转行地产,在市中心一气开发了6万多平方米的小区,走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对于那一段时期的状态,吕建民形容是“张狂”。结果1997年赶上国家的宏观调控,银行贷款无法到账,为了套现,房子赔本卖掉了。吕建民瞬间破产:“卖了车卖了房,最后连女儿的学费都交不起了。”吕建民记得,那一次送女儿回姥姥家去,他身上只有10块钱,全给了女儿,自己只能步行回家。

  那一年,吕建民33岁。1997到2000年,整整3年,他足不出户,在家反省,反省的结果是:他的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那时候经济形势非常好,傻瓜都能赚钱,后来失败是必然的,因为我的性格不是一个商人的性格。反思之前赚到的钱,那不过是借着很好的经济形势耍耍小聪明,后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那3年,日子过得无比灰暗。吕建民说,那种生活状态,是主流电影里从来没反映过的,所以来到北京后,他看那些地下电影,一下子起了共鸣。

  38岁,吕建民冲着一个朋友的邀请重闯北京,寻找自己下半生的事业和生活:“特别简单,两件衣服、两条内裤就来了,还有一堆的书。”他强调他的书,“什么都没拿,就拿编织袋带来一堆的书,跟逃荒的民工一样”。

  吕建民说,在发行地下电影、和这些电影人交往的时候,他始终被一种矛盾所困扰:他喜欢自己发行的那些电影,觉得其中有一些是非常优秀的影片,比如盲井(
地下电影教父吕建民从独立影人到商业电影(图)(3))》。但是他也看到,“这些电影赚不到钱,经常赔钱。我也不能永远赔钱,毕竟是在做生意”。这状态也不能满足他小小的虚荣心:“受众太小,你说你是做电影的,可说了人家也都不知道。我觉得这也是我和第6代导演之间共同面临的一个事,挺郁闷的,毕竟你做一个东西还是想让老百姓看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