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宗江:我眼中的梅兰芳(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15:32  新民周刊

  苏联剧艺大师梅耶荷德当年在莫斯科观看了梅兰芳的表演后,出语惊人,说:“看到了梅的表演、梅的手势,感到苏联演员的手都可以砍去。”虽然夸张,却是极有艺术见地,参透了“梅学”。我记得在少年时候,在齐如山等创办的国剧学会,北京绒线胡同的展览室里看到过梅兰芳的几十幅指法图,过目难忘,深受其艺术之道的感染与点拨。后来出版的梅兰芳画传中有收入这些指法图,现在梅兰芳纪念馆也还收藏着。

  说梅

  因为我跟梅家比较熟,更是研究戏曲的,所以很多人找我来写梅兰芳的剧本,我一直不想多插入其中。我搞过一个电视单本剧,叫《寻梅》,我写的剧本,我和陈小艺一起演的。我演一个华侨从海外归来,陈小艺演一个现代中国女孩,只知道“猫王”,根本不知道梅兰芳是谁,我就带着她一起看戏、寻找梅兰芳。这是纪念梅兰芳百年时我写的一个戏。后来前两年,丁荫楠想拍梅兰芳,也来找我写剧本,我就写了《人间天上梅兰芳》的电影剧本。梅兰芳抗日战争的时候蓄须不演戏、反抗日本人,那是真不容易啊,我的剧本就是从这个事情开始写起的。这一段比较好写,也能反映梅这个人。不过这个电影后来没有拍成。

  现在陈凯歌在拍《梅兰芳》,他是很有才华的,但这两年走了弯路,比较糟糕,所以能拍成怎样不好说。还有,这次电影拍了孟小冬,这是第一次在梅兰芳的传记片中涉及。她与梅兰芳不仅同居,还举行过仪式。后来梅兰芳1949年后去香港,马少波(中国京剧院党组书记)也去了,梅兰芳跟他说要见一个人,就是孟小冬,马少波就安排他们俩见面。但孟小冬一直是禁区,不能写。

  梅兰芳在解放初遭遇到一个“劫难”,他提出的“移步不换形”遭到批判,有人上纲上线说他在宣传改良主义,阻碍京剧的彻底改革。其实梅兰芳说得没错,京剧你既然要保留它,就要了解它的特性,不能把它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东西。从我自己来说,我既赞成“移步不换形”,我也赞成“跃步而变形”,这要看具体题材,还有你主观能动的处理,两者可以各显神通的。这里面没有绝对真理,更没有革命与反革命的问题。那时候“极左”,今天就比较宽容了,京剧就是要姓“京”么,我说对啊,是应该姓“京”,可是它可以改架子呀。京剧现代剧后来也搞得不错么。

  吴祖光曾告诉我,当年“反右”批判他时,开大会,程砚秋虎着个脸,一言不发,会没开完就走了;梅兰芳是发言的,撇着京腔说:“祖光啊,你这么说就不对了,那对党就不好了。”还是他唱戏那个调调。

  “文革”时候,梅兰芳早已去世了,梅家被保护起来,但马连良、尚小云等文艺界人士都受到批斗、冲击。梅太太有义气,对他们家人都很照顾,后来她把马连良太太都接到了家里,马连良就葬在梅家的坟地。口述·黄宗江 整理·钱亦蕉(记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陈凯歌作品《梅兰芳》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