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葆玖:梅兰芳不要八面玲珑 黎明木讷不是坏事(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03:47  都市快报

  记:京剧当年那么兴盛,现在虽说是国粹,总不像当年那么普及了,您心中会有遗憾吗?

  梅:京剧绝对是亡不了,而且将来它可以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但是我的想法是要求它精,而不在多。过去老一辈哪个角带班,都有他的艺术标志、艺术气质、风范,你看他的戏就是过瘾,所以剧团要存在就要出角、出好角,这跟电影一样,要有名角带出来是一个道理。通过这次这个电影,你说京剧有观众没观众?今年拍一部《梅兰芳》大家都会来看,用不着送片、用不着请人,人家自动就排队去了,所以我觉得京剧要振兴必须要出好角、出好戏。

  【他眼中的父亲梅兰芳

  我父亲把

京剧推向世界、推向国外,应该说这是他做的贡献,这不是很简单的。他不保守,他革新,走创新道路,而且他说,“我的艺术永远是要大家都喜欢、永远让大家觉得是有艺术内涵的”,他继承了老一辈的,还往前发展,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文化,你说布莱希特也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好,还有泰戈尔,还有日本的歌舞伎,那都是他的宝,不分国内国外,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开放的艺术家,拿现在来说很与时俱进的一个艺术家。

  当时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去看奥斯卡影片。我父亲带着我们看电影,都得偷偷进电影院,等到灯灭了,主题一出来才敢进去,因为灯亮一进场,大家就喊“梅兰芳来了”,找他签名照相。他带着我们,电影院的经理也都熟,说等灯暗了以后你们再进去,坐在哪一排哪个位子,然后等到快完了,灯亮以前赶快再出来,要不然观众一发现梅兰芳来了又都围上了,就是这么个情景。当时好的片子几乎都看,只看好的文艺片。

  我的兴趣一直特别广泛,是因为我受父亲的影响很大。他本身就不保守,他要保守的话不会排出那么多新戏,他英语很好,国画很好,舞也跳得很好,整个大文化这一块他都知道。从小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长大,也就有了我们这一代人对艺术全方位的认识。

  【他眼中的母亲福芝芳

  我母亲是旗人,是满人,她那种大度不是一般家庭妇女能够达到的,过去清朝满人男的都是跑马射箭的,所以她本身有一半的男人性格,很爽朗,待客、交朋友都很爽朗,但是很严格。我们小时候见了什么人得鞠什么躬,见了长辈,该叫大爷叫大爷、该叫叔叔叫叔叔、该叫爷爷叫爷爷,一个字都不能错,大人吃饭小孩不能随便点菜,给你哪个你就吃哪个,不许越位,规矩多着呢。

  我母亲比我父亲规矩多,我父亲他那人很随和而且很开放,还好幸亏有我母亲。两人性格是互补的。生活中,我母亲也很大度,对学生、对家庭都很大度,那么多客人在家里她都很大度,她不像有的家庭妇女今儿花多少钱、明儿花多少钱,她说“算账该多少钱就多少钱”,马上就给了,当然我父亲收入也多,家庭也不在乎这俩钱,但是从来没有看过她斤斤计较。本报驻北京记者 韩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梅兰芳 陈凯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