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青
香港鬼才导演彭浩翔(blog)几年前曾在深圳物质生活书吧讲他的起步史。一直寻找拍电影机会的他看到有一个电影作品竞赛,就把所有的钱搜罗起来有十多万,打算拍一部电影参赛。在拍什么、怎么拍上他动了点脑筋,因为这么少的钱如果拍长片根本不够,但如果拍十几分钟的短片的话就很充足。后来他的作品打动了导演谷德昭,因为谷德昭的推荐,他获得了拍摄处女作《买凶拍人》的机会。不过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打动谷德昭的并不是他的短片拍得有多好,而是谷德昭从他孤注一掷的举动中发现了他的勇气和对电影的热爱。
很多人都知道刚刚拿到金马奖年度杰出电影工作者的台湾导演魏德圣在拍《海角七号》时举债3000万新台币的故事。但很多人不知道,早在2003年,魏德圣便开始筹备一部描写台湾原住民“雾社事件”的影片《赛德克巴莱》。这是一部投资超过2亿新台币的大制作影片,不用说在当时,就算现在也是一个比较疯狂的构想。但更疯狂的是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凑足500万拍了一段只有5分钟的《赛德克巴莱》的电影预告片放在网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看到这部影片的创意,吸引投资。结果五年来有如空谷稀音,无有回响。《海角七号》大热后,据说这5分钟的短片在网上受到热捧,有望筹资开拍。
在彭浩翔和魏德圣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电影人的热爱、执着和勇气。反观内地的电影人,类似的“电影疯子”微乎其微,倒是职业色彩越来越浓。远的不说,单以今年的贺岁片来论。今年有十几部电影争先上映,但最具杀伤力的应该是陈凯歌、冯小刚和徐克的三部大片。
香港资深影人文隽在评价陈凯歌的《梅兰芳》时用了八个字“江湖愈老,胆子愈小”。他觉得陈凯歌磨灭了当年的胆识和勇气,这回奉上的像一部“保命”之作,真是一语中的。在冯小刚的眼里,凯歌在电影圈里是应该供起来的人物,可惜兴兴头头的《无极》(blog)遭遇“馒头”事件后,凯歌也被拉下神坛,众口挞伐。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挽回失地,只有亦步亦趋,谨慎从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从这部电影中你看不到新意,更没有什么高峰。导演对电影的热情和理想早就挥洒一空,在这部电影里你很难找到打动你的东西,有的只是精确的商业算计。
冯小刚一直在耐心培育着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一点一滴地引领着观众前行。直到去年他才敢奋力转身,从贺岁片喜剧片转身向战争片突进,而且交上来的答卷不仅让观众满意,也为男主角张涵予( blog)连擒金鸡、金马两个影帝。最成功的是他让以前习惯跟着他笑的观众也享受跟着他难受掉泪的过程,证明冯小刚的转型是成功的,为他拓展新路注入了无限可能。但冯小刚并没有走多远,今年又快手快脚回到了喜剧贺岁的老路上。《非诚勿扰》用的还是老程式,搭档依然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换成了舒淇()。范伟()算是新元素,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傅彪的替身。从目前曝光的剧情看,很容易让你想到《不见不散()》,只不过这次地点不在美国而在日本,也许有的地方还跟《甲方乙方()》类似。没办法,冯小刚式贺岁片,血缘相关,相似很正常。他的套路和模式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保证票房成功,但对自身的创造力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深度磨损。
香港导演徐老怪徐克近年工作重心转到内地,今年的贺岁片也按内地档期出牌,今年他奉上的是贺岁片《女人不坏》,徐老怪近年作品不断,但少有动人心者。这部新作虽然起用了两岸三地的当红女演员,讲的也是现代的时尚故事,但老徐从开始就没有避讳这是翻拍自己当年的经典之作《刀马旦》。而且还以此为招牌,一开始就诚实坦白,创新创不动了,只好吃老本儿了。旧瓶装新酒不是不可以,但这样的故事让人担心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创造力失去、自信心全无的时候,就不免吃老本,回到老路上:陈凯歌的保命之作,冯小刚的重掌喜剧之勺、徐克大张旗鼓地翻拍,都是一样的路径。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几乎是一致的:这些打造贺岁片的大牌导演的创作力和自信心在渐渐流失,他们当年对电影的勇气和热情也许早就让位给票房和市场了。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