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余少群:一鸣惊人的“小梅兰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07:41  解放日报

余少群:一鸣惊人的“小梅兰芳”(图)
余少群

  在前作《无极》(blog)饱受恶评后,以《梅兰芳》再度接受观众检验的陈凯歌,压力不可谓不大。好在影片上映近两个月,票房轻松过亿,口碑虽有褒有贬,大多数观众还是认可《梅兰芳》是一部诚意之作。而被公认为片中最出彩的演员不是黎明(听歌)章子怡(余少群:一鸣惊人的“小梅兰芳”(图))等大牌,却是首度亮相大银幕的青年越剧小生余少群(听歌 blog)——扮演青年梅兰芳的他在片中的戏份几乎独占一半,举手投足间浑然天成的气质、神韵令不少观众为之折服。

  本周末,《梅兰芳》剧组即将启程前往柏林,作为唯一华语片代表竞逐“金熊”,已有电视剧戏约在身的余少群遗憾无法成行。但在“青年梅兰芳”形象亮相大银幕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就签下知名影视公司,录制了一首单曲、接下多部片约的他,无疑已经开启了自己的明星之路。余少群说,他感谢这个起点、这段经历,能令自己学以致用,走进一个更大、更宽广的世界。

  一鸣惊人固然可喜,未来的路依旧很长。

  无心插柳“梅兰芳”

  或许是对戏曲天生的灵气,余少群的从艺之路可谓一路平坦。本是一名越剧小生的他,在《梅兰芳》里转行演起了京剧花旦,这样的转行对他来说也已不是第一次。

  武汉人余少群最早学的是汉剧,14岁进入武汉艺术学校,师从汉剧大师陈伯华,23岁就在武汉举办了个人戏曲专场。2005年,他被上海越剧院相中,转行唱起越剧。为何转行学越剧?余少群说,“我觉得越剧很美,也希望自己的观众能更多,学越剧丰富艺术修养,也丰富人生阅历。”2006年,余少群进了浙江越剧团。进团一年多,他不仅演起专场,更首次“触电”在越剧电视剧《杨乃武平冤记》中出演杨乃武一角。

  如果不是“半路杀出个陈凯歌”,余少群的明星之路很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展开。因为从小对《红楼梦》有一份情结,2006年,他报名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红楼梦中人”选拔,杀入上海赛区“宝玉组”前五强,被评委看好为出演宝玉的理想人选。但“有心栽花”的宝玉最终未能开花,无心插柳之举却成就了一个出彩的青年梅兰芳。

  “《梅兰芳》剧组南下杭州选演员时,我其实是负责接待的一名人员,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选上。”余少群回忆,来参加剧组选拔的人特别多,基本都是戏剧学院的学生,“我只会唱戏,其他人还有各种才艺表演,长得特别帅的也有好多。”但就在一个月后,余少群接到了《梅兰芳》剧组的电话,有了第一次与导演陈凯歌面对面的机会。“我挺紧张,出了一脑门汗,左擦右擦,副导演开我玩笑:‘今天化妆来的吧?’还是陈导帮我打的圆场:‘少群肯定没化妆,不然早抹成花脸了。’”

  事后,余少群从陈凯歌口中得知,之所以能被挑中,正是因为他身上这份简单、干净的气质,“像白纸一样,又有灵气,适合演青少年时期的梅兰芳”。

  梅兰芳?还是贾宝玉?一个是摆在眼前的机会,一个是多年的情结。谈及自己的选择,余少群说,“当时没有人商量,也没料到《红楼梦》后来会是那样一个结果,本以为选完马上就要开工了。我的确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我想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红楼梦中人’只是一场选秀活动,而在《梅兰芳》里我能够得到切实的锻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