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余少群:一鸣惊人的“小梅兰芳”(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07:41  解放日报

  千锤百炼方出彩

  虽然余少群戏曲功底扎实,但要演出梅兰芳的气质神韵仍十分不容易。“梅派京剧演出时行云流水,但其实需要高超的技巧,在手势、眼神、抬头、回眸之间,就和别的京剧门派大有区别。”余少群这样总结。

  2006年12月,余少群来到北京,开始离群索居的生活。上午,他跟着梅兰芳的弟子李玉芙学京剧;下午则到中戏学表演,老师是章子怡当年的班主任常莉;剩下的时间,他翻阅所有关于梅兰芳的资料,还得完成陈凯歌布置的“家庭作业”———看奥斯卡(余少群:一鸣惊人的“小梅兰芳”(图)(2))经典名片,写学习体会。“一个人孤独地学习了八个月。导演说,你一定得安静下来,我就看你能不能熬住,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因为梅兰芳出身并不好,自身学戏的条件也不好,他背负很多压力,但他必须忍受这一切。你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就一定要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状态下花心思琢磨戏,琢磨他。”

  从小生转向旦角,从汉剧改行京剧,余少群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差异。“我自认演男旦没问题,但演下来之后,老师批评我说:你脑袋瞎晃什么,你以为晃了就像女的吗?他说,梅先生演的是大家闺秀,一定要表现出大家风范。”

  由于排练场地有限,余少群每天跟随老师去地坛公园练戏,演旦角的他常常在围观人群的注视下倍感羞怯。“关键是我表演的动作,特别是兰花指一出,穿戏服还好,便服就显得很别扭。后来老师严厉训斥我:‘你怕什么?记住你现在就是演员。’”

  更辛苦的是减肥。“导演规定我每天吃了什么东西都要记下来,交给专人检查。刚开始十几天,我都写得很清楚。但我食欲太好,而且宁愿多运动,也不愿意少吃,后来就不如实汇报了,吃了一碗饭,就写喝了一碗汤。”即便如此,《梅兰芳》开机时,余少群还是瘦了整整8斤。对于本来就不胖的他来说,很不容易。

  电影开机前“磨”了8个月,正式开机后,余少群受的锤炼也没有少。开拍第一天头一场戏就是拍青年梅兰芳在台上唱戏,自认为已经找到感觉的余少群演了一遍又一遍,可导演一直没有喊过,“那个镜头拍了28遍,后来导演告诉我,这是希望第一次拍电影的我能够认识到拍戏是‘简单又有难度的事,要把握好正确的心态’。”

  想拍越剧《红楼梦》

  电影《梅兰芳》中,小梅兰芳为了赶场演出,脚板踩上了铁钉,鲜血直流,但戏班管事却笑着对他说:“畹华,你红了。”电影之外,在旁人眼中,余少群无疑也在迅速窜红。以千万身价签约知名影视公司,片约接连不断,甚至还发了个人单曲,但余少群却认为自己“没有红”。“我没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明星,我只是一个演员而已。明星会受到各种约束,但我走在路上,还没有多少人能把我认出来。”余少群说,他喜欢现在自己这种状态,“做演员最重要的是磨练演技,我以做一名好演员、艺术家的标准要求自己”。

  如今,余少群的工作已经排满了2009年,三部电视剧确定他为第一男主角,电影也在洽谈之中,“都是比较纯净的角色”。但第一部电影作品就是备受关注的《梅兰芳》,如此高的起点是否反倒会成为自己演艺路上的束缚?对此,余少群肯定地表示,“绝对不会。我能拍《梅兰芳》是一桩很幸运的事情,也算是演艺事业中的一页辉煌。但这页总要翻过去的。陈凯歌导演曾经跟我说,‘我带你走上了这条路,希望你珍惜羽毛’。我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不辜负那么多看好我的人的希望。”

  正式踏入影视圈,又有名导演和名经纪的提携,余少群的影视之路徐徐展开,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他仍不忘强调:“戏,还是要唱的。”虽然签约海润影视公司,但余少群的组织关系还在浙江越剧团。“人不可以忘本。我的根在戏曲舞台上,不可能离开。”他说,现在多演一些电影、电视剧,是为了给自己多点经历和磨练。“我拍影视剧是为了长见识,也为了好好赚钱。等赚足了钱,就可以拍自己想演的戏了。比如,越剧《红楼梦》。”

  本报记者施晨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