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影时尚》特刊之《天安门》十年一觉天安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06:12  新浪娱乐
《影时尚》特刊之《天安门》十年一觉天安梦

《影时尚》特刊之电影《天安门》

  十年一觉天安梦

  ——《天安门》故事简析

  《天安门》的故事在导演叶大鹰心中荡漾了十年,从灵光乍现到酝酿成型,期间的经历足可以编成一本“剧本创编教材”。究竟,一个貌似不着边际的片名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样打动人心的素材?能让一个从前叱咤风云的大导演甘心放弃电影导筒十年,从国庆五十年一直等到了建国六十岁,也许,一切等待都是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圆满,让《天安门》的剧本更充实,当然,每个创作者都在人生的磨砺之下更加睿智,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个万事俱备的日子。

  创作天安门的剧本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负责故事创意的叶大鹰本人和执笔剧本的编剧王兵在浩瀚的素材中披沙拣金。“天安门”是一个梦,这梦里无所不有:惊心动魄的爱情,坎坷艰辛的生活,风云激变的政治,喧天震撼的战争,意气风发的信仰……单是主题这一项,够选择的就不胜枚举。叶大鹰渐渐将散漫宽广的思绪收缩到了最关键的一个点上——“天安门本身”,最初“天安门”是一个爱情故事,一对献身革命的情侣怎样在大时代中悲欢离合,最后相聚在天安门上,和这座城楼、乃至整个祖国共同迎来了新生。这个创意尽管戏味十足、跌宕起伏,但跨越时间较长,包含的内容也多,而且和天安门的关系不够集中。现在这个爱情剧本已经被改为电视剧(暂名《解放》),这也许是叶大鹰之后要拍的故事。

  既然不是情爱纠葛,不是开国大典,更不是思想汇报,叶大鹰和王兵在反复推敲之后,确立了现在剧本的框架:以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华北军区舞美队员奉命在短期内装修布置天安门城楼,28天内完成一项超高难任务为故事主线,在此期间发生的种种波折和困难,以及每个舞美队员的生活和际遇成为戏肉,最后在时间长河的末端,红颜白发,物是人非,迄今天安门矗立60年,依然大体按照当时舞美队的设计留在人们的记忆与合影之中,壮阔苍然之感油然而生。

  基本结构确立之后,剧本还经过三次大的改动,小的改动更是不计其数,第一稿比较偏重文艺的,以一个主人公的主观视角写起,手法简单直白,对话很少,人物和情节也没有很强烈的冲突,完全是非主流艺术片的特点。第二稿很多解密,情节上相当细致,大面积解说的旁白,但由于太过繁杂,点大于面,不够集中,更像是一个筹备开国大典的故事,叶大鹰和王兵认为不够饱满,直到最后慢慢发展成现在的故事。

  人物是任何一个剧本的根本,在“天安门”这个梦里有无数大人物,也有更多的小人物,对于叶大鹰来说,风云时代的普通群众是他喜欢的视角,之前他的两部著名作品《红樱桃》和《红色恋人》尽管冠之以“红色”,但都是从时代夹缝中的个体展现大情怀与大爱。《天安门》依然如此,没有冠冕堂皇,没有高高在上……只有一个个鲜活的小老百姓在责任与信仰面前,懵懵然、颤巍巍、委委屈屈地做出了始料未及的伟大篇章,泽被后人。主人公舞美队队长的原型苏凡今年已经年过古稀,他和妻子——深受喜爱的老表演艺术家田华的恋爱经历就是最初剧本的爱情故事。苏凡老人看过试片大加赞赏,故事基本还原当时真正的历史情况,并艺术化地提取了精彩的片段缀结成篇,自始至终情感充沛,堪称“大爱无垠”。

  天安门故事梗概

  1949年9月初的一天夜里,一名军官跑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的驻地,通知舞美队队长田震英立即赶往军委会接受紧急任务。

  来到军委会后,这里异常繁忙的景象让田震英一脸迷茫,随后政治部张部长将田震英带到荒废已久的天安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下达了紧急任务:命令田震英的舞美队在28天内,将荒废的天安门城楼布置成开国大典的主席台。

  翌日,田震英、上野、小马列、双喜、老郭等舞美队成员在初次勘查城楼情况后,感到任务艰巨。在跳蚤市场采购施工用品过程中,双喜意外地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一名拉手风琴的漂亮女孩,并被优美的琴声深深吸引。很快,众人在购买装饰用的红布时遇到了困难,舞美队紧急赶往天津的染料厂,并假借首长名义紧急调用了一批染料,方才解决问题,但事后差点受到军中的严重处分。

  田震英听到了群众对城楼装饰后的批评,遂向专家学者讨教,并欣然接受了意见,决定修改装饰方案,拆掉繁杂的装饰物。但其他队员们对此做法很不理解,队员之间产生了矛盾,田震英因事故受了重伤,装饰进度也进入了停滞状态。舞美队员外出征求民众的建议,终于设计出了新的装饰方案,并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认可。新方案的设计亮点是要在城楼上悬挂八盏大红灯笼,当田震英向张部长报喜的同时,舞美队员们发现城楼的灯笼明显做小了。田队长按照灯铺掌柜提供的线索,在老澡堂找到了原皇宫造办处的灯笼匠蔺老师傅。蔺老爷子被舞美队员的真挚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感动了,在克服掉重重困难之后,大红灯笼终于扎好。

  开国大典前夜,所有的布置工作终于完成,那个漂亮女孩又带着孩子们为广场的工人们唱歌。正在广场检查灯光效果的双喜再一次发现了她,在双喜的邀请下,漂亮姑娘答应带领孩子们登上粉饰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参观并为那里的舞美队员唱歌祝贺,大家伴着琴声一同庆祝,就连第一次见到这女孩的田震英也沉醉在她那甜美的微笑里。

  所有施工单位接到上级命令开始撤离天安门广场,这时上野交给了田震英一封信——一封要他尽快回国的信,归乡心切的上野强忍着泪水离开了共事多年的战友,离开了重现光辉的天安门。随后舞美队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奋斗28天的阵地,返回抗敌剧社的驻地,慢慢睡去。

  深夜,士官再一次匆匆赶来,给舞美队带来了坏消息,舞美队在城楼上安装的五星背景出了问题,上级要求立即拆掉,忙碌一夜后,舞美队员们在城楼上接受了张部长的检阅和慰问,受到了张部长的肯定,任务胜利完成。张部长要求田震英以工作人员身份参加开国大典,以保障主席台在典礼进行时不出意外。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主席在万人的欢呼声中步上天安门城楼,亲切地与城楼上的人民代表握手致意,此时正在城楼上执勤的田震英也梦一般地见到了毛主席,当毛主席走到田震英面前时,他却不知所措,满含着激动的泪水望着敬爱的毛主席与自己擦肩而去。

  2009年的一天,年过古稀的田震英默然站在天安门前,凝视着面前的城楼,往事历历在目,随着一声“爷爷”的喊声,田震英才从幸福的回忆中回过神来,转身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孙子要给自己和老伴拍照合影。一个白发老太太走来,依稀可以从她娇美的面容中看出她是当年的那个拉琴女孩,60年前他们在天安门相识,60年后又在天安门前拍下了这张满含深情的照片。

  红灯记

  ——《天安门》故事的真实历史

  北平解放时,天安门一派破败凄凉的景象。朱红的墙皮一片片脱落,斑斑驳驳,犹如溃烂的皮肤,令人目不忍睹。城楼砖残瓦缺,琉璃瓦顶上杂草丛生,雕花门窗破烂不堪,东倒西歪。金水河成了臭水沟,满是淤泥黑水。

  为了迎接开国大典,1948年8月9日至14日召开的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作出了整修天安门的决定。市人民政府责成市建设局研究提出整修天安门的工程计划,并要求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整修工程任务艰巨:要在天安门前东西三座门之间,包括中华路全段在内,清除所有路面障碍物,开辟至少能容纳16万人的广场;修缮天安门城楼,使它能够成为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安装一座电力控制的高大旗杆;修补沥青石渣路面1626平方米。还要进行植树、栽种花草等绿化美化工作。任务重,工期短。从领袖到普通百姓,对这项工程都很关注。整个工程必须于9月底前完工。在市建设局工人和成千上万群众挥洒汗水之后,工程迅速向前推进。 路障被清除了。城楼上的杂草被拔掉了。残砖缺瓦被镶补好了。皮癣般的城墙被油漆一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