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第五代导演何平的新作《麦田》近日正式上映,并迅速成为继《建国大业》后,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这部汇集了黄觉、范冰冰、王志文、王学圻等众多明星的影片以“长平之战”为背景,演绎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战国寓言。
不少观众和影评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何平的上一部作品《天地英雄》相比,《麦田》不仅更好看,而且也更耐人寻味。
导演说
电影风格受凡高名作影响
《麦田》完全可以起一个类似于《战国风云》之类的商业化名字,对此,何平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偶然,让我了解到‘长平之战’,当看到四十万赵人被坑杀,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试想在农业社会,那么多男人死去了,他们背后的女人怎么办?如何耕种和生活?但史书上对于这些都没有记载。于是我便以此为背景,创作了《麦田》。电影风格也受到凡高名作《麦田与收割者》的影响。我不想为这部电影起一个很商业的片名。”
他说,电影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秦国是个战争机器,倾国之力作战。黄觉饰演的是一个士兵,又是一个农民。他的生活就是等到丰收时就回家收庄稼,收完再回去打仗。故事就是因为他要回家收麦子才引起的。”
范冰冰不是女主角首选
从《双旗镇刀客》开始一直到《天地英雄》,何平的电影作品习惯以男性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但是《麦田》却是从赵国女城主骊的视角来讲述。何平透露,范冰冰并非这个角色的首选,“开始拟定的有郝蕾、周迅等。记得冰冰第一次打电话跟我说,‘何爷听说你有个剧本,我想试试。’我们约了时间,她一个人来了办公室。整个过程中,她一直在仔细的听,一线女星能够如此谦逊,给我的感觉很好。最后一试妆,很合适,就这么定了。”
何平感叹拍摄中让范冰冰受了不少委屈,“我记得有一晚她被我骂哭了,她说,‘导演,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并不否定这点,我只是觉得她还有空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拍出一部想拍的电影,一切都在拍摄的过程中得以释怀。其实,冰冰有多委屈,我都知道。据我所知她平均三天就要参加一个活动,但她在《麦田》剧组一待就是100天,推掉了多少个活动。她是真的喜欢这个戏,所以才牺牲这么多。”
主演说
黄觉自认本色出演
向来以文艺青年形象在银幕亮相的黄觉这次在《麦田》中出演一个秦国逃兵“暇”,这个角色外形不修边幅,性情桀骜不驯,颠覆了黄觉以往的银幕形象。黄觉对这个角色非常得意,“我很感谢导演给我这个机会,‘暇’是我演过的戏中最洒脱、最不受拘束的角色。在我看来,这是我的一次本色出演。生活中我就是个不修边幅的人。至于影片中衣不蔽体的形象,并没有哗众取宠的意思,完全符合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性格。”
《梅兰芳》制片人杜家毅这次摇身一变出演秦国逃兵“辄”。他表示,“影片故事很新奇,拍的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黄觉、范冰冰和我,三个人就是一台戏,而且是千年荒诞戏。”
“丈夫”夸范冰冰敬业
提起自己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范冰冰感叹道:“我在生活里就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女孩子,大家有的情绪我都会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骊’其实是一个理想化了的角色,她有一点完美到不现实。我和骊的性格如果有一点相像的话,就是我们都是不爱诉苦的人,也可能都是比较能吃苦,会把一些苦默默埋在心里的人。我知道媒体有很多关于我的传闻,但很多都是无中生有的事情,我不会去解释。我一直相信这些东西只是时间问题,时间长了,真相是什么样,大家自然会知道。”
王学圻这次在《麦田》中出演骊的丈夫剧葱,他对范冰冰赞不绝口,“她非常尊重我,我们合作得很好。我和冰冰拍新婚的一场戏,我把她放在床上,然后一拽她腰带,她就需要一骨碌过去。木板多硬呀,就这么骨碌过去,要人胖点还成,她又那么瘦,你说这得多疼。就这么一条戏,拍了七八遍,冰冰就骨碌了七八遍。后来我问她青了没有,她说青了,可是她没有一句抱怨,这一点就值得佩服。”
众人说
观众赞誉“最美华语片”
《麦田》自9月28日上映之后引起了一轮观影热潮,不少观众都大赞《麦田》优美漂亮的画面和独特的影像风格,当之无愧成为“最美华语片”之一。一名观众在接受采访时感叹,《麦田》中运用的那种纯净自然的金黄色,意味着在战国乱世中,对人性中淳朴善良本质追寻和礼赞,同影片传达的思想内涵十分契合。
黄觉、杜家毅、范冰冰在银幕上颠覆性的演出也让观众印象深刻。一名观众对于范冰冰的表现感叹道:“那种悲哀得让人心碎以及坚强的人物性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王志文白色长发的造型也引来不少观众的关注。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石川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麦田》是一部延续了内地第五代导演经典风格的作品,“从《双旗镇刀客》开始,何平带来的都是个性化比较强烈的作品,画面风格朴实,叙事细腻,不是商业类型片的路子。和张艺谋向市场靠拢的策略不同,何平仍旧保持了第五代导演在精神上的那种优越感。与《双旗镇刀客》等作品相比,《麦田》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更容易去接受何平在影片中一直坚持和追求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第五代导演真正值得大家去关注的对电影的思考。”
热映引发争议不断
《麦田》热映也引发了观众热议。部分观众认为影片里有太多黑泽明电影的影子。但也有人认为,《麦田》的确在人物造型等方面有向黑泽明致敬的痕迹,但核心故事以及导演对于故事的处理方式却相当本土化。还有些观众质疑战国时期怎么会出现土豆、玉米这些战国后才出现的农作物。对此,有观众认为《麦田》只是一个借古喻今的寓言故事,影片的重点是故事本身,而不是这些细节上的东西。
对于种种质疑,片方表示这一切都很正常,“一个电影有正反两方的声音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边倒的声音才是不正常的。相信随着《麦田》的热映,会有更多的声音、视角和观点。”新报记者|吴轶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