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唐山大地震》编剧苏小卫
家在每个活着的人心里
晚报记者 于音 报道
冯小刚导演曾表示,《唐山大地震》如果成功了,编剧有一半的功劳。这个“功臣”就是编剧苏小卫,她也是导演霍建起的老婆,熟悉苏小卫的圈内人都赞她为人低调、随和。
记者拨通苏小卫电话时,谦和的她一再表示“自己不太会说,怕说得不好”,希望看到采访提纲,仔细想想如何回答。最终,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苏小卫,看得出来每个问题都是经过精心准备回答的。
导演对编剧的意见很重视
记者:(以下简称记)冯导接受采访时说此前曾找过不少人改编,但大家都摸不着脉,后来找到你觉得找对人了,彼此之间怎么就一拍即合了?
苏小卫:(以下简称苏)《唐山大地震》这个选题在我介入的时候已经比较成熟了,华谊兄弟跟唐山市广电局等方面的合作以及选择改编中篇小说《余震》的想法都确定了。我又和王中军先生、冯小刚导演聊了一次,主要的共识有这样几点:一是大家觉得“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是一个文学的起点,也是一个电影的起点,把遭遇地震的母亲和女儿都推向了情感的悬崖,她们活下来了,但她们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生活会怎样继续,这是个悬念。二是汶川,作家在写小说的时候,汶川地震还没有发生,但是电影开始运作的过程中,全国人民又经历了汶川,这个重大的事件在32年间是不能回避的,同时32年间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这两次地震后的情形也可以折射出这种变化。还有一点就是写一部关于感情的温暖的电影,可以说,我是在一个比较清楚的框架下进行创作的。
记:导演说最终的本子都没动过,哪怕有一句话稍许变动都会跟你打电话商量,但因为本子也来回改到第8稿,期间和导演有没有对一些内容细节发生分歧?如何形容和冯导的合作经历?
苏:合作挺顺利的。此前我和冯导确实不是很熟,可能正因为如此,我们之间就比较客气,有不同意见慢慢商量。我在工作中也接触过一些由于交流的方式问题导致合作中止的情况,所以我觉得我和冯导的合作方式挺好的,值得推广。再有就是导演对编剧的意见很重视,正象导演说的,拍摄期间还在修改,虽然他自己也是编剧,但有问题会打电话给我,我觉得这是对编剧的信任和尊重。
温暖故事是创作之初的共识
记:原小说其实有很多残酷的东西,包括女儿被养父性骚扰、被丈夫抛弃等,但影片都删除了这些负面的东西,全都是温暖向上的,如何一致决定选择这样的视角?
苏:写一个温暖的故事是创作之初的共识。主流电影承担着满足广大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使命,你的产品是否洁净,健康,温暖,积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共文化环境,关系到观众的精神和心理健康。这可能是电影和小说传播媒介不同带来的区别,我不是说小说不能那样写,我的意思是小说更个人化一些。电影决定改编一篇小说,不一定是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也可能是因为某个切入点,某个人物,或者某个事件适合影片的需要。《唐山大地震》电影的故事超出了原著的格局,但原著为电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记:小说以女儿为主线,影片则以母亲、女儿、儿子三条线索并行,为什么这样选择?
苏:为了更好地表达影片的主题。这个选题大概包含了三个层面:一个家庭的几个人物因为一场特殊灾难导致最后生活的失衡;他们的感情纠葛,互相抱怨又在思念,不能原谅又彼此牵挂;再就是剧中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同时,它又包含了一个32年变迁的时代话题。这不同于在一个虚拟的历史之下写一段传奇,或是在一个时间点内写一件事情,同时写到时代变迁,人物命运,感情纠葛,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格局。三人并重的叙事视角,和影片格局有关,单一的视角肯定满足不了叙事的需要。
记:对于母女之间的心结和纠葛是如何把握的,选择汶川大地震作为母女相认的契机是正好赶上这样一个节点吗,还会有更好的相认由头吗?
苏:选择汶川相认有这样几个理由,一是唐山人民对汶川地震的感同身受,大力支援感动了全国人民;二是我们铺垫了双胞胎在行为意识上某种奇特的趋同;三是我们总要设计一个契机使得姐姐找到回家的路母女之间在生离死别之后没有相交的纠葛了,她们各自内心的伤痛是从她们各自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震后母亲其实可以过得更好,但是她以“自虐”的方式自责,同时也是自救。女儿小时候有过记恨,但长大以后她记恨自己的记恨,无法解脱,说明她内心始终柔软。这两个人始终都面向对方,只是回家的路过于艰难和漫长。
思考亲情比谈论票房还重要
记:全片以家庭和亲情为核心,你是如何诠释和理解这一主题的?
苏:中国人最注重家庭的情感。灾难给人带来的隐痛,使得经历它的人们有着深刻的记忆。这一对母女的特殊性是有过放弃与被放弃的瞬间,我们试图理解和化解这种纠结。每次地震都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想说的是,家其实还在,在每个活着的人心里,不管离开多远,我们每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
记:导演说如果这片子成功了,有一半功劳都是编剧你的,你怎么看?
苏:谢谢导演这么客气。编剧只是电影生产的一个环节,我觉得《唐山大地震》已经超出了一部电影,它成为今天的一个事件,我们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我们通过这个事件,思考关于亲情,生命,理解,感情的话题,我觉得这比谈论票房还要重要。
徐帆倾情诠释地震中的母爱
两难选择,32年的心灵煎熬
晚报记者 于音 报道
短短的23秒地震,让世界为之崩塌,让家庭为之毁灭。李元妮,一个年轻的母亲原本拥有深爱她的丈夫和一双可爱的儿女,但地震来袭,丈夫死去,她又要面临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选择题”,两难的选择最终带来的是32年的心灵煎熬。
这便是徐帆在《唐山大地震》中的角色,她用扎实和极具爆发力的演技赢得了一致认可,就连冯小刚都大赞妻子“撑起了整部电影的灵魂”。而徐帆在谈及片中的角色时,仿佛又变成了那个痛苦的母亲,“两个亲生骨肉只能救一个,那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有意识的选择。 ”
“冯小刚对我要求更严了”
冯小刚说过,他在筹备《唐山大地震》之初并没有考虑演员,直到面临选角的时刻,冯小刚也没有想找徐帆来演母亲李元妮,而徐帆当初根本也没想过会接这部戏。据徐帆回忆,冯小刚本来也没打算让她演,但是投资方负责人王中军找到冯小刚说:“这个角色由徐帆来演最合适。 ”王中军的理由是“徐帆身上有女人生活化的一面”,片中的李元妮就是一个学过唱戏、有点儿生活情调、家庭条件比周围人要好很多的女人。
于是,继《手机》后时隔6年,冯小刚和徐帆夫妻俩再度携手。这一次合作,让徐帆感悟最深的就是,冯小刚对她的要求更严了。 “但严格的方式不同,以前的严格,就是要我很迅速地达到他的要求。而现在是让我随意释放,把全部感觉做出来,然后他来调整,选择他想要的那个结果。 ”这样的一种拍摄方式,让徐帆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就像打地基盖房子一样,有了地基,再让我去完成这个角色。 ”
“最大的敌人是电脑特技”
《一声叹息》里,徐帆和丈夫的婚姻遭遇第三者;《手机》里,徐帆是戏剧学院的台词老师;《青衣》里,徐帆是个不折不扣的戏痴。可以说,徐帆以前演的都是女人味很浓的角色,但这次扮演的苦难母亲却不一样了,“影片不允许有这种情调,就算有也不会是主旋律,是为了衬托灾难的残忍和可怕。 ”片中,徐帆饰演的李元妮在地震前是一个纺织女工,有个朴实善良的老公和一对龙凤胎,但地震夺去了丈夫,也让她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也最痛苦的选择。
说起片中的重头地震戏,徐帆至今记忆犹新, “那场戏是在夜间拍摄的,化妆师在演员身上都刷了油,现场有被吹风机吹起的水泥灰和锯末,混合着吹到身上就立刻粘住,这是以前演居家女人时不会经历的事情。 ”而在拍摄震中场景时,徐帆曾不小心摔破膝盖,在长达一个月的拍摄周期中,徐帆的伤口一直无法愈合,至今膝盖两边还留着黑色的伤疤。 23秒地震是短暂的,李元妮这个角色却要从30岁演到60岁,可谓挑战不小,但徐帆眼里最大的“敌人”却是电脑特技。因为在电脑特效完成前,徐帆要尝试无实物表演, “最初表演时一度担心拿捏不好尺度,害怕表现过度,但片中的双胞胎儿女却成了我的榜样,他们总是表现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每次我都提醒自己不要演,会克制住自己。 ”
“爆发式表演最催泪”
影片的年代跨度从1976年开始,1986年、1995年和2008年又是三大时段。徐帆扮演的李元妮在不同阶段的年龄层次感十足,每一阶段的造型和演绎都抓人眼球。比如地震前,梳着两个辫子的徐帆一身裙装,骑着自行车回家,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地震发生时,是徐帆演技大爆发的第一阶段,她先是失去丈夫,而后又面临痛苦的抉择,所有表情都非常到位,一场场哭戏更是哭到了人心里。母女相认时,徐帆跪地道歉,含着泪跟女儿说话,那种陌生和欣喜感让人感觉很揪心。
李晨扮演的方达多年在外闯荡,打拼出成绩后回到唐山决定接妈妈到杭州生活,并准备给妈妈买大房子住。方达和妻子带着妈妈一起吃火锅,无论儿子怎么劝,徐帆席间都不肯顺从,那股子拧巴劲都表现在台词里: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哪个男的能用命对我好啊”等一句句台词,在徐帆嘴里说出都有力而感人。
“地震把母爱推向拷问台”
《唐山大地震》中,徐帆本是拥有一双儿女的幸福母亲,但却不得不经历骨肉分离的痛苦,因为在地震废墟中,她只能选择救一个、放弃一个。对此,徐帆也深深感悟到了抉择的痛,“任何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无差别的那种,但是在影片中,一场地震把这种爱推向了拷问台,一块水泥板两边压住了两个孩子,应该救哪个?救一个就意味着得放弃另一个,这是多么难的抉择啊,没有哪个母亲愿意这么选择,但还是必须选择。 ”但李元妮为什么选择救弟弟,放弃救姐姐?徐帆坦言:“两个亲生骨肉只能救一个,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母亲比孩子还无助,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有意识的选择。 ”
但就是这个无意识的选择,却让李元妮背负了几十年的自责。 “获救的儿子失去一条手臂,也像受到了致命打击一样久久没能恢复。女儿在黑暗中只听见妈妈喊弟弟的名字,然后自己努力从废墟中爬出来却看不到一个人,这种被遗弃的痛苦伴随了她整个青少年时期。 ”徐帆不止一次地表示,这是一个“把自己掏空了的角色”,影片也彻底释放了她对母亲的感受,“母亲只要有孩子就会献出一切,活着也是为了孩子。都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母爱,虽然父爱也很重要,但跟母爱比起来还要差一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