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青年:怒火街头 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22:47  新浪娱乐
新青年:怒火街头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怒火街头 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香港时装动作片遭遇严重人才危机,吴宇森、黄志强、成龙、李连杰、元奎一批幕前幕后动作高手远渡好莱坞,林岭东、洪金宝等则半退休状态,使得本地制作变得举步维艰。这期间,陈木胜借一部《冲锋队怒火街头》脱颖而出,往后每年几乎都为华语电影贡献一部动作佳作,其紧张刺激的街头飞车、令人窒息的凌厉打斗都成为他风格化的标志。

  如今的陈木胜能够在个人风格与商业市场的碰撞中找到平衡,影片屡获成功,新作《全城戒备》又倍受影迷期待,追根溯源,自要归结于他从未间断的挑战与变化——

新青年:怒火街头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陈木胜与新浪娱乐魏君子交谈中

 

  壹:初出茅庐群星拱照 电视导演挑战大银幕

  1.《天若有情》:送给王天林的退休礼物

  陈木胜年轻热衷飙摩托车,加上小时曾迷恋张彻、李小龙的功夫片,在电视台又拍惯古装武侠,故对动作打斗亦是情有独钟。然而,那时的陈木胜已经电视台的小作坊道具制作非常厌倦,“我在电视台拍剧集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文武戏都是单机去拍,结果当时电视台就觉得我很麻烦,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四台机器拍,效率高。当时我觉得拍电视也要拍好一点的动作,可惜为了赶戏,很多效果就达不到。所以我就觉得:只有电影才能给我属于我的追求吧!”

新青年:怒火街头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天若有情》海报,陈木胜起步不可谓不高

  机会终于来临,1990年,不到30岁的陈木胜初涉影坛,岂料竟得三位大导——王晶、杜琪峰与林岭东撑腰,兼且题材自选,更肩负“送给王天林的退休礼物”的重要意义,执导了处女作《天若有情》。当时正值都市迷情动作片盛行,加上有刘德华这一天皇巨星助阵,《天若有情》最终取得了1200万港元的票房,这一数字足以让其他新锐导演望尘莫及,其后,陈木胜也渐成诸多片商眼中的抢手货。

  2.《欢乐时光》:跳入喜剧世界

  《天若有情》后,陈木胜以每年1~2部的产量拍出多部题材各异的作品,类型涵盖古装武侠(《新仙鹤神针》)、黑帮枪战(《旺角的天空》)、时装武打(《哗!英雄》)、亡命爱情(《天若有情2天长地久》)而至家庭温情(《带子洪郎》)等,共通之处皆是以动作为主的同时穿插男女爱情,严格来说不过是将各种通俗元素拼凑而成的商业片。然而,此时的陈木胜虽为老板赚到钱自己有外快而不得不拍一些雇佣之作,但对他本人而言,更重要的则是在寻找符合自身风格的类型后适时而变……

  1995年,他构思了第一个全无动作的剧本《欢乐时光》,没有电单车、没有功夫、没有枪林弹雨,甚至没有轰轰烈烈的生死爱恋,反而玩起三个死党与女子一夜情之后在法律面前遭遇友情变故的人性荒诞题材,连卡士(张智霖、陈小春、许志安)相比过往的巨星阵容都是小巫见大巫!“本来我这个故事是跟杜琪峰拍的。他觉得这个题材普通,最后他不拍了,陈可辛就看剧本,每一个人看每一件事情都会不同的,他就觉得还蛮过瘾,三个男孩子有这个事情发生,他就要我来UFO拍了,好啊,所以之前是杜琪峰公司,他可能觉得应该还要拍《天若有情》之类的。”

  《欢乐时光》票房虽是差强人意,但总算给了陈木胜另一个尝试的机会。

  贰:冲锋队实现大转折 感谢伯乐何冠昌提携

新青年:怒火街头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怒过街头》改变了陈木胜

  3.《冲锋队》:明确动作风格

  1995年,陈木胜求变的感觉已愈发强烈,所幸机遇总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他等到了《冲锋队怒火街头》的剧本!“这部片成本其实不高,也就几百万而已,前后拍了两个多月。”但正有刘青云、陈小春、吴镇宇,邪有黄秋生、于荣光,这一放在今日都是弥足经典的组合揉入层出不穷的火爆枪战中对陈木胜而言却成了不小的挑战——“我还记得我们在拍的时候,真是每一个角色都想细拍,而且我是习惯也喜欢去处理多演员、多性格的题材,比如《冲锋队》一队人五个,每个都要处理,不能只有青云或者是只有陈小春,其他的不管了。”

  看过《冲锋队怒火街头》的观众影迷,皆会对片中冲锋队在悍匪洗劫警署后上演的一轮警车PK轿车的追逐戏,相比过往的摩托车竞速,这无疑又标榜着陈木胜风格的确立。“从《冲锋队》开始,我拍飞车戏更多是取决于灵感,每次飞车戏都不同,我来主导。作为一部动作片的导演,这样做能够更让我明确自己的风格。”

  4.《我是谁》:得到成龙信任

  至今仍被盛赞为“港产警匪片典范之作”的《冲锋队怒火街头》为陈木胜从此立起一块金漆招牌,也实现了他从影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一次转变:得到另一位伯乐何冠昌的支持。

  谈及此事,陈木胜仍旧充满感激之情。“我要感何冠昌先生。当时拍完《冲锋队》之后他就提议让我去拍成龙的电影,我立即说我不行,但他说:‘我已经看过你拍的《冲锋队》,所以我知道你一定能够胜任’就这样鼓励我。”

  由《冲锋队》的赏识至1997年逝世,何冠昌一路都在为陈木胜安排电影计划,让他得到跟成龙或其他大牌影星合作的机会,藉此将他定位在动作导演的角色上。然而对陈木胜而言,更重要的却是何冠昌生前给予他的信念。“何先生对我说:‘在香港这么多导演里面你应该拍动作片,因为你有自己的风格,所以一定要从这个方向去发展自己!’”

  在何冠昌的促成下,陈木胜与成龙合作了《我是谁》,这也是他从影以来拍摄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一开始我有一点怕,毕竟他是大哥,而且《我是谁》的故事是他想出来的,十几年前就构思好了,现在交给我拍,压力当然有些大。”开镜后,陈木胜一路跟成龙辗转南非和荷兰鹿特丹拍片,直至杀青仍不免战战兢兢,“虽然你是导演,但你拍的是他的故事,而且他的故事十几年来一定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情节你都不能随便动,我只是帮他把这个中心思想拍出来。当时就是我拍A组、他拍B组,两个人对版,最后他看了表现才慢慢相信我。”

  今日看来,《我是谁》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陈木胜作品”,但却让他学到诸多制作高成本国际大片的步骤和经验,比起早期以中低规模的本土作品为主而言,如今陈木胜在《男儿本色》、《保持通话》直至《全城戒备》皆能够灵活添加好莱坞元素甚至翻拍西片叫板,与《我是谁》的拍摄经验自是密不可分,当然更称得上是陈木胜风格演变的催化剂!

新青年:怒火街头陈木胜15年挑战动作片极限
《特警新人类》

  5.《特警新人类》:花几千万拍新人

  《我是谁》亦为陈木胜赢得与成龙之间的信任。“开始的时候我没有交流,因为大家默契还没到,到后来整个完成,而且他也知道我工作是什么态度,开始大家互相信任来了,到了拍《宝贝计划》的时候他基本上都是听我的。”翌年,在寰亚电影公司投资下,陈木胜执导了人生中另一部重要作品《特警新人类》:事实上这是他的一篇自选作文,热血奔放的青春男儿、火爆刺激的警匪对决、惊天动地的国际阴谋、各司其职的群体作战……怎么都像是将其过往作品融合而成的经典大荟萃。

  事实上,《特警新人类》为陈木胜赢得的是奠定全新领域的信心。“《特警新人类》就是想找几个年轻人,后来《男儿本色》我也是这么想的。当时要找年轻人是因为他们的力量很大很大,那种一下子一班新人冒出来一起拼蛮过瘾的,而且他们会给你一些很新鲜的角度,你自己想不到。”而能够让他建立起确定新方向的功臣,则是寰亚电影的老板钟再思。“《特警新人类》是成龙跟合作投资的,钟再思他支持我拍这个题材。当时《特警新人类》的投资很高,去新加坡等很多地方拍,结果比正常的制作多花了一倍的钱,别人拍新人最多用几百万,我们却用了三千万,所以当时很多人跟我说:‘拍一群新人你居然要用上几千万,你有没有搞错?’”

  叁:冲锋陷阵孜孜不倦 失意后再掀动作高峰

  6.《特警新人类2》:停工反省两年

  2000年陈木胜再接再厉执导了《特警新人类2机动任务》,台前幕后起用原班人马上阵,惟独男主角由谢霆锋换成了陈冠希。相比去年,续集的制作费已涨至5000万元港币,又专程从美国订了一个由十多名专人“服侍”回港的机器人,称得上是陈氏野心之作。

  然而对陈木胜而言,《特2》却是一次滑铁卢:“我自己不太喜欢第二集,对我来讲是一个警号,有警醒意义的一部片。”追根溯源,竟是机器人作祟所致,“我控制不大,因为那个题材是有机器人,在美国请了一家特技公司来画那个机器人,也做了一个真的机器人来香港,但拍的时候因为我们对科技还没有控制好,还没有完全了解应该怎么去拍这个题材。”

  技术的失衡导致导演权力被弱化自属一环,但更重要的却是失去了明确的创作方向,“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向给他,而且我们的钱可能对他们来讲不够,可是对我们来讲是很多钱,对他们来讲是很少钱,所以做出来对他们来讲可能我们要求是A他们可能给我们的是B,那个级量低一点的。所以这个片子十几年来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你没有把握的话,就要特别的小心去处理。”

  《特警新人类2》让陈木胜一度“卧薪尝胆”两年,反思自己。“我为什么浪费了这个题材,对我来讲是蛮大的教训吧!”其后,陈木胜休息了整整两年,监制两部电影(《愿望树》、《贱精先生》)票房不佳,计划拍“科幻版《水浒》”的《一百零八将》又因投资不够而搁浅,这对一心希望“不再重蹈《特警新人类2》覆辙”的陈木胜而言,不得不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低潮…。

  7.《双雄》:痛定思痛重夺动作市场

  2003年,陈木胜终于振作,重执导筒拍了一部《双雄》。“《双雄》就回归基本功,重新把自己的定位慢慢一步一步的信心再拿回来。”然而《双雄》的出山对陈木胜而言又意味着新的挑战,毕竟它既非天王巨星独挑大梁,亦非多人物多性格的群力协作,而是沿袭《无间道》式的双雄对决强调不角色的心理刻画,相比《冲锋队怒火街头》和《特警新人类》明星眼花缭乱的年代,陈木胜又一次选择了转向。

  《双雄》上映后票房口碑都获得成功,非但让陈木胜获提名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也让影片的风格延续至后期的一系列作品中,从而积累了更多拍摄成功动作片的经验。“我觉得自己这时期的变化是经验更多了,比如对动作场面的要求和拍摄这类动作的空间。给你的也都是很大的挑战,这一时期我的转变就在于对经验的平衡和把握。”

  然而,陈木胜的转变不仅是一厢情愿的挑战,更是风格与市场权衡下的折中之举。“相比《冲锋队怒火街头》和《特警新人类》,现在我个人的压力也更大了,因为现在更要配合国内的市场。以前我们想都没有想过要让国内市场的观众接受很多香港类型的电影,但现在市场已经趋向这个主流,我们就要慢慢地去学会平衡两地之间的口味。”

  虽面临诸多市场观念的挑战,却仍旧难掩近年陈木胜作为一线动作导演在商业及艺术上赢得的双重成功:《新警察故事》非但刷新合拍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纪录,更与《三岔口》先后将成龙和郭富城送上金鸡奖和金马奖的领奖台,而他本人更三度提名金像导演,风头一时无两!“虽然压力大,但拍出成功的动作片对我来讲是比较轻松,因为动作片很容易让观众接受,不管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观众看动作片往往会比文艺片更容易看得兴奋、看得开心,所以动作片的接受范围比较广,获得成功也更容易。”

  在《宝贝计划》、《男儿本色》、《保持通话》三支猛药之后,2010年的陈木胜又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了《全城戒备》。此前,陈木胜对枪战、爆破、飞车皆已做到了华语动作片的极致,若一味再拍走现实路线的警匪枪械或人肉追逐,即便拍到天花乱坠也必将难逃“墨守成规”之矣;然而,原则不变,元素却不惧天马行空、无拘无束,陈木胜遂想到了科幻,继而想到生化危机、变种人、城市灾难,加上杂糅中国功夫与现代枪战,终于催生出一部别开生面科幻警匪大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