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于音 实习生 沈丹报道
国产大片一直是 “盗版”重灾区,而本月上档的贺岁大片,盗版愈发猖獗,《赵氏孤儿》、《大笑江湖》上映后相继遭遇高清盗版,票房一路飘红的《让子弹飞》上映3天,网上就出现了6.4G的高清DVD版本,目前清晰版DVD也已开始在市场上叫卖。
在中国电影票房冲击100亿之际,如此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令人发指,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试图揭开影片拷贝流通中出现的漏洞。
盗版出炉:处处都可能有问题
一部电影从成片到影院放映,其拷贝会经历多种环节。首先就是送审,一种是内容审查,就是画面定鉴,声效和动画都是临时配的,这种是政审,过了画面就不能再改;一种是技术审查,看技术拷贝、曝光等是否符合影院的放映标准。但送审的拷贝上都有记号,业内人士称,“接连几部遭遇高清盗版的大片,都不是送审版,因为没有任何记号。 ”
通过了审查,就进入了拷贝批量制作的环节。以《让子弹飞》为例,高清盗版普通话、粤语、英语三语版本齐出,甚至还有川话版。据知情人分析,“该片不可能是胶片拷贝转数字的,一定是数字拷贝外流。 ”在中国,像这样的数字拷贝制作公司只有一家,别无分号。而拷贝制作完成后,发行方则将其送往各大院线。业内人士同时透露,没有加密的数字拷贝只要在放映的时候连根线,就能拷出来,非常方便。
某影院老总表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出高清盗版,肯定有“内鬼”,“一般人拿不到拷贝,拿到了也来不及制作。 ”如果说“枪版”盗版商类似于民营个体户的话,那么能够做出高清盗版的盗版商一定是团队作案,机构严密。有院线老总分析:“一部电影从送审到影院放映,环节太多,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 ”最极端甚至可能出现片方“贼喊捉贼”的情况, “反正都是要被盗版的,与其被别人盗自己什么都拿不到,还不如自己先卖一笔钱。 ”
盗版猖獗:利润高得像毒品
“一个盗版数字拷贝二十万人民币,以后建议片方拿出五十万,给那个公司高管,算作买路钱,给电影腾两周时间出来,仁至义尽! ”惨遭盗版折磨的编剧宁财神的一条微博将 “二十万”这个数字推到了大家面前。某影院老总接受采访时称,盗版商为了买通 “内鬼”,给拷贝的出价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有些一次性付清,甚至还有连续性的,比如让其参与分成。
据说,某导演就接到过盗版商的电话,声称准备盗版导演拍摄的某部影片,如果导演能够提供清晰版的话就能得到4万元的“好处”,不提供的话,盗版商也不会收手,导演就一分钱“好处费”都拿不到。
“盗版利润太高,就像毒品一样,有暴利所以才有人去做。 ”某影院老总表示。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数字拷贝有两种格式,给1.3K机用的和给2K机用的,2K的是好莱坞的片子,带密钥的,所以盗版很少这么快出现;而国产片是1.3K机用的,连密钥都不需要花费人力去破解。花几十万买断拷贝后,光盘进价5毛,卖出去一张5元,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行业内,为了这“盗版”二字,也滋生了很多“潜规则”。以前某著名制片人还拿出上百万给一些影响比较大的盗版商,意思是,我知道是你们在做,你们拿这笔钱,但给我们一段时间收票房。也有“从良”了的盗版商在做正版音像制品的生意时,花钱宴请之前的同伙,给他们一点钱,用以保证多少天之内不出盗版。
盗版难防:追查到个人很困难
在盗版行业猖獗的情况下,“反盗版”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处罚不严,“没有人因为做盗版被判刑,或者罚几亿,如果有人被这样处罚,那么就没有人敢做。”另一方面,目前电影业已进入数字拷贝时代,这让防盗版难度更高。以前胶片拷贝,一份拷贝往往由5、6盘胶片带组成,为防盗版,出现过影院当天才能拿全所有胶片带的情况。但数字胶片,一个硬盘就能全部搞定,盗版更容易了。某电影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给影院放映的拷贝上都有记号,如果是影院泄露的拷贝就能查到,但只能具体到影院,不能具体到个人。如果要判定、要取证,那就更困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