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南焱
随着情人节电影小高潮的结束,长达3个月的贺岁档也进入了尾声。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2月初正式拉开序幕的贺岁档持续至今,共有40余部影片陆续上映,总票房应在30亿元左右。与上一年不同的是,今年贺岁档堪称国产片的大狂欢,接连创造票房纪录。
然而,观众不难发现,银幕上来回出现的就是那么一拨明星,最受关注导演也仍然是冯小刚、陈凯歌、姜文。贺岁档越来越成为少数大牌演员、大导演相互PK的游戏。
反复露脸的就那几个人
今年贺岁档存在一个突出现象,大牌演员在银幕上反复露脸。葛优一人独揽三部大片,贺岁档变成“葛优档”,葛优也成为国内第一位进入“10亿票房俱乐部”男演员。另外,贺岁档还出现了两个“刘德华”、两个“古天乐”、两个“刘嘉玲”、两个“姚晨”、两个“闫妮”。比如刘德华主演了《新少林寺》、《我知女人心》,古天乐主演了《最强喜喜事》和《神奇侠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红演员被过度消费似乎也成了当下电影市场的“规律”。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看葛优,现在陪着孩子去影院,看的还是葛优!”这是一名70后观众的玩笑话,却也是一句真话。又如刘德华、甄子丹、古天乐也被“疯狂过度消费”,这些人主演的影片贯穿一年之中的贺岁档、暑期档、国庆档,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就连56岁的周润发也在玩命接戏,今年有6部新戏在等他出演。过度依赖少数几位大腕演员的现状,致使观众在贺岁档大银幕上看到的总是那几张熟脸。
“大部分观众进电影院就是为了看明星,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商业规则。投资方讨论一个项目,也要看明星是哪些人。”导演赵宁宇认为,电影投资对明星的需求量扩大,但明星实际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能挑大梁的还是那些久已成名的明星。
再牛也离不开大导演助力
其实,大牌明星主演的贺岁片能取得好票房,跟导演分不开。葛优主演的三部贺岁片之所以大卖,与这三部电影的导演陈凯歌、姜文、冯小刚息息相关。如今,贺岁档既是大牌演员之间的角逐,也是大导演垄断市场的游戏。这三位导演的影片档期,基本确定了整个贺岁档的厮杀格局。倘若葛优离开这三位大导演,跟前年暑期档一样和年轻导演合作,主演《气喘吁吁》之类的烂片,其票房和口碑可想而知。
刘德华也如是,他主演的动作片《新少林寺》票房突破两亿元,这部影片固然有成龙、谢霆锋等演员加盟,也仰仗了“少林寺”这块品牌,但著名导演陈木胜更劳苦功高。陈木胜擅长拍摄追车动作、爆破戏,这给影片增加了不少看点。相比之下,刘德华主演的喜剧片《我知女人心》就没有达到票房预期,跟导演陈大明缺乏知名度,不能说没有关系。当然,这也暴露出一个弊端,大导演长期垄断电影市场,其他年轻导演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使贺岁档明显呈现不平衡的状态。
好故事比明星更能赢观众
大腕明星不是票房“万灵药”,需要大导演的帮衬之外,还离不开新颖的题材。贺岁档票房节节攀升,与影片类型多样化分不开。葛优主演的三部影片《赵氏孤儿》、《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的题材、风格各异,不断激起观众的观影兴趣,因此能各取高票房。
刘德华、古天乐则遭遇两重天,他们分别主演的《新少林寺》、《最强喜喜事》获得好票房,而《我知女人心》、《神奇侠侣》的票房却不见起色。因为1月下旬后上映的贺岁片,都是一批同类型的喜剧片,题材过于雷同。《我知女人心》、《神奇侠侣》、《戒烟不戒酒》等喜剧的明星阵容尽管都不弱,但故事题材陈旧,难以引起观众兴趣。
事实上,明星曝光率过高,观众容易审美疲劳,必然降低明星的票房号召力。票房不错的《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表示,“明星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明星,故事一塌糊涂,反而会伤害观众。”看来,好电影的根基更在于有一个好故事。